《天書奇譚4K紀念版》定檔海報
《天書奇譚 4K 紀念版》前些日子宣布了定檔 11 月 5 日,今天正式上映,在這部作品面世的 38 年後,我們將有幸在大熒幕上感受到獨屬於中國動畫的無窮魅力。在這張定檔海報里,青山浮雲之上,小蛋生循著天書自在奔向天際,追逐光與希望。袁公立於雲夢山之上,目送徒弟遠行,三隻狐狸隱藏在海報右下角的雲霧之中。工筆畫對人物的細膩刻畫與山水寫意意象,搭配黃綠質感的配色,東方式的幽玄情緒不時涌動,復古又現代的精緻摩登感呼之欲出。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2018 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全面啟動《天書奇譚》修復項目,開始漫長的整體修復和數字化過程,膠片修復、掃描、調色,力求每一幀畫面的色彩都做到高清修復,同時也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原始動畫的筆觸和顆粒感,即「修舊如舊」。並製作 5.1 聲效,保證觀眾體驗到最原汁原味的童年回憶。
但遺憾的是,許多當年參與製作這部動畫的主創成員,藝術家前輩們已經不在人世,不能共同見證影片上映的珍貴瞬間。是老一輩動畫人心中的責任感,和超高的技巧成就了這一部中國動畫史上的經典里程碑式的作品,向前輩們致敬!
《天書奇譚》是 1983 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出品的第三部動畫長片,改編自明代羅貫中、馮夢龍編寫的長篇神魔小說《平妖傳》中的部分章節。由王樹忱、錢運達導演,包蕾、王樹忱編劇,柯明擔任造型設計,丁建華、畢克等配音。在當年播出後被評價為 「大膽創新,前所未有」。稱得上是繼《大鬧天宮》和《哪吒鬧海》之後,中國動畫的第三座高峰。
王樹忱(左)和錢運達(中)等人
研究《天書奇譚》的鏡頭
在當年由柯明(畫家吳樾人)設計的海報中
能看到玩具華容道和傳統木版年畫的影子
看守 「天書」 的袁公將天書帶下凡間,想造福眾生,卻被天庭降罪,永遠守護石壁天書,劇情隨即展開。在輕快的配樂,濃濃的中國風,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的包圍下,動畫刻畫了從袁公、蛋生,到玉皇大帝、和尚師徒、府尹縣令、狐妖三人、平民百姓等一系列惟妙惟肖的眾生相。其中蘊含的尖銳諷刺意義,深厚的內涵,也讓《天書奇譚》成為一部魔幻現實主義題材的動畫電影,幾代人的童年經典。
《天書奇譚》片長 89 分鐘,每一幀都是純手繪完成,全片手稿多達 12 萬張,創作時間長達 3 年。把每部動畫,都當成是一次藝術創作。當時上美廠流行一句話:「現在苦一點,東西出來你心裡就甜了。現在甜了,東西出來永遠是個遺憾。」 精益求精的態度由此可見一斑。
《天書奇譚》分鏡頭台本手稿
片中的人物的造型設計與場景營造大量借鑑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繪畫、雕塑、戲曲等藝術元素,人物塑造極富神采,韻味十足,吸收了各種藝術類型的精髓,玩具、門畫、年畫、連環畫,不一而足。人物造型線條簡潔流暢、靈巧生動,看似無意卻頗具匠心。
蛋生、袁公、三隻狐狸的以及劇中人物的造型都借鑑了戲曲臉譜元素,生旦凈末丑俱全;影片中的山林仙境、宮殿亭台、庭院山水,則遵循 「吳門畫派」 風格,「用工筆重彩描繪人文景觀,用淡雅水墨繪製自然景觀」,與影片畫風配合的天衣無縫,創造了一幅如詩如畫的古代江南圖景。因此,《天書奇譚》也有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集大成者」的美譽。
上海電影美術製片廠,自 1957 年成立以來,用一部部封神之作,為幾代中國人的童年編織出了回味無窮的精彩夢幻,出品了無數經典國產動畫片,創造了無數中國動畫史上的第一。
參與製作這些經典動畫的有不少是當時的國學大師、工筆畫大家,說上海電影製片廠是中國的吉卜力與迪士尼夢工廠並不為過。
1961 年《大鬧天宮》橫空出世,法國《世界報》評論道:「《大鬧天宮》不但具有一般美國迪士尼作品的美感,而造型藝術又是美國迪士尼作品所做不到的,他完全表達了中國的傳統藝術風格。「
1961年《大鬧天宮》
在動畫導演,《天書奇譚》的導演之一錢運達看來,「動畫片就是三個字,奇、趣、美。」
與上海電影美術製片廠的口號 「不模仿別人,不重複自己」 相呼應。在如此的精神滋養下,才出產了一大批流傳後世的經典動畫作品。
鐵扇公主
《鐵扇公主》啟發手塚治虫走上動漫之路,宮崎駿和高畑勛都對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驚嘆不已,高畑勛在《輝夜姬物語》等作品的創作中,也大量運用了水墨留白手法。
小蝌蚪找媽媽
沒有對白,完全依照音樂和人物動作表情來推動故事情節的短篇動畫電影《三個和尚》,木偶逐幀動畫電影《阿凡提的故事》,國內外獲獎無數的《哪吒鬧海》、《九色鹿》,90 後心中的白月光《寶蓮燈》,動畫劇集《葫蘆兄弟》、《黑貓警長》……都在不斷提醒著我們那一段傳奇巔峰的歷史。
三個和尚
阿凡提
哪吒鬧海
九色鹿
寶蓮燈
葫蘆兄弟
黑貓警長
即將於 2022 年舉辦的北京冬奧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舉辦冬季奧運會。上海電影美術製片廠也在這個特別的紀念時刻,發布了一部 2022 年冬奧會特別宣傳片。
2022年冬奧會特別宣傳片
在一分半鐘的短片里孫悟空、葫蘆娃、哪吒、敖丙、雪孩子、蛋生、二郎神、九色鹿……一系列承載了幾代國人童年記憶的經典動畫形象紛紛亮相,也是中國童話聯盟聚得最齊的一次。一句「俺老孫來也」不知喚醒了多少人的童年。
這次跨界造勢的成功,以及評論中無數的 「爺青回」 再次印證了這一批經典國漫在人們心中毋庸置疑的影響力,所帶來的回憶與感動也是我們彼此連接的重要羈絆。
欣賞優秀動畫作品的意義當然不只是看個樂子,將經典用心修復,重於大熒幕綻放魅力,也不是一些人評價的吃老本行為。藝術家們將對世界的觀察轉換成動畫視角的表達,擴展了動畫作品內涵的寬度,廣度和深度,從而完成了對於優秀動畫作品的思考和定義。也是對於《天書奇譚》應表之意的再次肯定,將這樣一部動畫作品中傳遞的啟發與萌芽的種子埋在更多新一代國人的夢裡,讓他們的未來有信仰,有追求。
也期待有更多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國產動畫作品誕生,眾人拾柴,重現當年輝煌。
你會去看《天書奇譚》嗎?
聊聊你關於國產動畫的童年記憶~
TW
編輯 | 安汀
視覺 | 張三矛
統籌 | 設計青年
你也許還想看,點擊圖片查閱
《中國鄉土裡藏著什麼最酷的民間真實?這部片子借藝術家之眼找答案》
《老字號怎麼包裝出新味道?今年的金點設計獎看好這些設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499447133_745001-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