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第37個教師節臨近,今天,教育部公布了2021年度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名單,涉及高教、職教、中小學、幼教、特教等各級各類教育,共計10人。
據中共中央宣傳部宣傳教育局副局長冷志明介紹,這10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涵蓋了高教、職教、中小學、幼教、特教等各級各類教育,同時兼顧了地域、民族、性別、年齡等因素,既有高校勇攀科研高峰的領軍拔尖人才,也有在鄉村默默奉獻的一線教師,他們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堅決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模範踐行「四有好老師」標準,努力當好「四個引路人」,始終堅守「四個相統一」,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示範,貢獻突出,事跡感人。
據悉,十位獲獎人經由各地推薦,在64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前期經過公示展示,通過分組推選、大會評定、無記名投票等環節,選舉產生。名單如下
這10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涵蓋了高教、職教、中小學、幼教、特教等各級各類教育,同時兼顧了地域、民族、性別、年齡等因素,既有高校勇攀科研高峰的領軍拔尖人才,也有在鄉村默默奉獻的一線教師。
一起來看他們的故事
李紅霞
河北省石家莊外國語學校教師
李紅霞,女,漢族,1972年10月生,中共黨員,河北省石家莊外國語學校黨總支副書記、教師。從教27年來,她始終堅守在思政課堂第一線,創新思政教學方式,以黨建帶團建、帶隊建,打造了幼小初高「四階梯」育人理念、課程體系、活動體系銜接的「三銜接」思政教育模式。她實施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形成了「四自主·四環節」新模式。她傾情教育扶貧,7年來堅持深入山區送教,帶領團隊累計送教送培17.75萬課時,惠及6縣31鄉鎮5萬多個家庭,學校因此獲評「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她熱心慈善,將第三屆明遠教育獎的10萬元獎金全部捐給山區學校。曾獲河北省五一勞動獎章、河北省三八紅旗手、河北省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先進工作者等榮譽。
張萬波
遼寧省本溪市本溪滿族自治縣
第五中學教師
張萬波,男,滿族,1973年2月生,中共黨員,遼寧省本溪市本溪滿族自治縣第五中學教師。他紮根鄉村教育24年,在艱苦的條件下,堅持教書育人,用耐心和愛心教會農村孩子學習知識、學會做人。2009年晉升高級職稱後,一直從事著畢業班的數學教學和教務主任的工作,多年擔任班主任工作。他熱愛學生,視生如子,潛心鑽研業務,課堂上關注每一個學生,不放棄每一個學生,深受學生和家長的喜愛和尊敬。他多次擔任師德報告團、專家型班主任論壇主講人,積極分享紮根鄉村的教育教學做法。曾獲全國優秀教師等榮譽。
(左3為王丹鳳)
王丹鳳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
職業教育中心學校教師
王丹鳳,女,漢族,1966年10月生,中共黨員,黑龍江省牡丹江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教師。工作31年來,她始終紮根在教育教學第一線,致力於教學改革,承擔了現代學徒制改革、校企合作基地、實訓室建設等大量工作。近10年,她擔任酒店專業省級技能大賽指導教師,經常輔導學生到深夜,不計報酬,培養的學生多次獲得省市獎勵。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她創新開展線上教學,課例獲學生點贊1萬多次,獲評省級優秀課例。她注重培養年輕教師,在全省職教活動周、中小學職業啟蒙、勞動實踐教育、禮儀操的創編等工作中,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年輕教師。曾獲黑龍江省模範教師、黑龍江省教學名師等榮譽。
葉海輝
浙江省台州市玉環市
坎門海都小學教師
葉海輝,男,漢族,1971年11月生,中共黨員,浙江省玉環市坎門海都小學體育教師。他紮根海島教育27年,愛教樂學,勇於創新,為邊遠海島教育默默奉獻。他創編體育遊戲近2000例,製作80餘種4200多件體育器材,讓學生愛上體育課。他主持省市兩級名師工作室,開設公開課及講座300餘場,受益1.5萬餘人。他多次赴西藏、青海等地參與鄉村支教,助力西部地區教師發展。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製作40多節中小學生居家體育鍛鍊指南課程,打造6節「居家鍛鍊、戰疫必勝」課程,其課程在學習強國上推廣,點擊量高達700多萬次。曾獲全國優秀教師、浙江省特級教師等榮譽。
周義朋
東華理工大學教授
周義朋,男,漢族,1974年9月生,中共黨員,東華理工大學核資源與環境工程技術中心教授。他堅持把論文寫在中國大地上,離家萬里紮根新疆戈壁荒漠十五載,克服40攝氏度以上高溫和零下30攝氏度嚴寒,每年在野外工作9個月以上,默默奉獻核軍工教育科研事業。他和團隊攻堅克難,建成我國首個生物地浸采鈾基地,為鈾礦綠色開發做出重要貢獻。他把課堂搬進礦山一線,培養了一大批本科生、研究生和企業技術人才,很多畢業生已經成為核能領域的技術骨幹。曾獲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江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感動江西教育年度人物等榮譽。
郭文艷
河南省新鄉市輝縣市 西平羅鄉
中心幼兒園園長、教師
郭文艷,女,漢族,1983年5月生,中共黨員,河南省新鄉市輝縣市西平羅鄉中心幼兒園園長、教師。她積極探索自然教育理念,帶領團隊開荒建立生態種植園,讓孩子們親近大自然,構建出適合孩子發展的園本課程。她注重保教課程創新,帶領團隊開發鄉土課程資源,實施生態教育,引領鄉村學前教育發展。她成立了以幼兒園為依託的鄉村社區大學——川中社區大學,為村民提供社區教育空間,為助力鄉村振興貢獻教育人的力量。曾獲河南省李芳式的好老師、河南省最美教師等榮譽。
李龍梅
重慶市特殊教育中心
校長、教師
李龍梅,女,漢族,1964年12月生,中共黨員,重慶市特殊教育中心校長、教師。她紮根特殊教育20年,勤奮鑽研,開拓創新,無私奉獻,打造出一支團結協作、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幫助一批又一批視障孩子用知識立志,以技能自強,獲得了有尊嚴的生活,320多名視障學生升入高等院校深造。她帶著全校教師堅持家訪10年,累計行程3萬多公里,受訪學生近300人次,覆蓋重慶30多個區縣。她注重特殊兒童全面發展,先後組建「揚帆」師生管樂團、盲人跳繩隊、啦啦操隊等,促進學生身心健康,陶冶他們的情操。曾獲全國三八紅旗手、重慶市教書育人楷模、重慶市道德模範等榮譽。
(左1為李紅波)
李紅波
貴州護理職業技術學院教師
李紅波,女,漢族,1972年4月生,群眾,貴州護理職業技術學院教師。因為一個扶貧的夢想,她放棄在貴陽工作的優渥環境,在癌症術後恢復的艱難時期,主動請纓到偏遠的台江縣中等職業學校扶貧。她傾注了熱血與青春,取得職教脫貧攻堅的突出成績。在她扶貧兩年時間裡,台江職校的護理專業從無到有,從有到精。她積極推進職業教育改革,16名教師和18名學生獲得全國、全省及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各類獎項。她提出了「三進三查三幫」的學生管理制度,即輔導學困生,幫助貧困生,關愛留守生,學生從厭學到主動學習,實現了困難學生零輟學。曾獲全國五一巾幗標兵等榮譽。
強巴次仁
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薩嘎縣
昌果鄉完全小學校長、教師
強巴次仁,男,藏族,1978年9月生,中共黨員,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薩嘎縣昌果鄉完全小學校長、教師。他從拉薩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畢業後,21年來紮根邊疆教書育人崗位,不計得失、任勞任怨、默默奉獻。他堅持以仁愛育人,對學習困難學生,進行無條件耐心細緻的輔導;對家庭困難學生,送醫送鞋送衣,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呵護每一個學生,把愛傳遞給每一個學生。他高度重視教職工思想政治素質提升,堅持每周進行集體學習,不斷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推進全校教師爭做敬業、業精、愛生、自律的優秀教師。曾獲全國模範教師、西藏自治區優秀教師等榮譽。
(右2為郝躍)
郝躍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授
郝躍,男,漢族,1958年3月生,九三學社社員,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微電子學院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他紮根祖國西部四十年如一日,深耕講壇、潛心育人,先後培養碩士、博士畢業生370多名。他創新教育教學理念,構建了「理論課程—實踐能力—創新素質」三位一體集成電路復合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在全國多所高校推廣應用,為我國關鍵技術領域突破培養了大批拔尖創新人才。他先後資助多名困難學生完成學業,將獲得的2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用於設立獎助基金。他注重科研育人,瞄準國家重大需求,帶領團隊推動我國在氮化物第三代半導體電子器件領域步入國際領先行列。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陝西省最高科學技術獎等榮譽。
中國網教育頻道綜合微言教育 | 來源
本公眾號轉載的文章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文章版權及插圖屬於原作者。如果在版權上存在爭議,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處理。
News
往期 推薦
熱點 |面對「雙減」,一線教師該怎麼做?10點做法供老師參考
熱點 |北大兩次發函要求更名,學校和教育局回應了
乾貨 | 警惕「積懶成笨」!新學期,家長請務必抓緊這件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488535179_623197-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