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年的東京老公園搬到空中,我看到城市公共空間的「近未來」

2021-06-13     一夜美學

原標題:60多年的東京老公園搬到空中,我看到城市公共空間的「近未來」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曾簡單提過日本的「 MIYASHITA PARK(宮下公園)」,這是 一個將免費公園、商業、酒店住宿融為一體的「城市森林」。如今商業空間變得公共化,公共空間也變得商業化,二者界限模糊,交織曖昧起來,城市裡的消費者變得更加敏感,想要打造其中任何一個空間都越來越難。但宮下公園改造完成後,即使東京疫情嚴重,也仍有人不斷前往打卡,宮下公園站在公共和商業的雙重角度為我們揭開了這個時代需要怎樣的 理想公共空間

人們在公園裡度過時

會感到輕鬆

和日本許多改造重生的公園一樣,宮下公園也存儲著記憶,帶來了新鮮。

1930 年,宮下公園就已經誕生在知名的澀谷十字路口附近,是老澀穀人的童年記憶。為了迎接 1964 年的東京奧運會,宮下公園曾經改建過一次,當時猶如漂浮在澀谷川上一樣,是東京第一座空中公園,很是新鮮。巧的是,如今再次改建,依然是為了迎接奧運會而做的規劃。

不過這次改造後,宮下公園的確脫胎換骨, 進入了公園的「更高級形態」。從公園附近路過而被採訪的居民也說:「跟之前的宮下公園相比,完全不一樣,嚇了一跳,但也覺得很棒。」

宮下公園的位置就在 JR 澀谷站和原宿站之間,在這高樓林立的繁華地帶,有一座高四層樓,全長 330 米,被綠植覆蓋的立體公園,無論從高空俯瞰還是在一旁仰望,都很吸睛。

宮下公園的公園、商業、酒店分區

宮下公園從 2017 年開始改建,歷時 3 年。這一次的升級是系統性的,公園大變臉,停車場被改造,新建的 4 層商業、18 層酒店整合得與公園零距離, 這個狹長的區域不知不覺就把休閒、逛街、餐飲、住宿全包圓,你完全可以在城市中心的公園內待一整天。

最矚目的公園部分位於屋頂,看起來像沒有篷布的拱形大棚,這些其實是宮下公園改造特地設計的 「林冠」,和真實的樹冠組成的林冠形狀類似。

由於公園地處空中,為了防止樹木倒塌或傾斜對交通、安全產生影響,這些半隱形狀態的「林冠」悄悄控制著樹木的生長方向。

這種獨特的曲線型設計也成為澀谷的新鮮一景,幫助宮下公園坐上澀谷地標性建築的寶座。同時它營造出氛圍感, 當你身處綠植之中,望著這些拱形「林冠」時,正是它在提醒著:「你已來到宮下公園」。

瓶顆

除了顯而易見的「林冠」, 宮下公園的步行網絡也做了更新,雖然這種改動視覺上比較隱蔽,但確確實實聯通了各種區域, 每個人都可以很方便地從周邊任何地方抵達、進入宮下公園裡

有兩處架設了人行天橋,第 3 層也有橫跨道路的橋樑,底層的商鋪則是開放的,整個宮下公園都呈現出開放的狀態,這是現在的商業空間非常需要的姿態。

商業區域的設計理念比較特別:刺激與舒適完美結合的 4 層公園,聽起來就讓人有些好奇。大部分都是「戶外商場」,餐廳也都設計上「透明化」,讓路過的人很容易看清內里的吸引點。在這些商業空間裡也可以盡情欣賞明治大街上櫸樹林蔭道和「林冠」的蔥蔥鬱郁,室內與室外像是身處同一片自然中。

瓶顆

值得一提的是,戶外的公共空間沒有空調系統,也並不需要,或許公園內的植物將會成為一種天然的降溫工具,坐在樹蔭下納涼,有一種返璞歸真的懷舊感。

這也是一種可持續性的設計,很大可能成為未來的潮流趨勢。身處在疫情時代,這樣寬敞的室外綠色空間更成為了主流。

在開放的頂樓還有兩個亮點。一是付費使用的運動區,包含滑板場、攀岩區和沙場,這或許就是宮下公園設計理念里關於「刺激」的部分。

瓶顆

另一個亮點是 藝術家鈴木康廣創作的八公雕塑「渋谷の方位磁針|ハチの宇宙」,它腳下踩的白色面板是澀谷區的地圖圖形,外圍直徑 6 米的指南針則是一個可以坐下休息的長凳。

瓶顆

在這樣豐富的城市公園裡再建 一座可以俯瞰風景的 sequence MIYASHITA PARK 酒店,非常精妙,充分利用了宮下公園獨有的「公園體驗」。

連接短時間停留的遊客與住宿旅客的中心點是 sequence MIYASHITA PARK 酒店對所有人都開放的咖啡店 VALLEY PARK STAND,逛累了可以來這裡喝杯咖啡,吃點甜品,欣賞宮下公園的綠意。

人們在公園裡度過時會感到輕鬆,sequence 酒店將這種感覺和思維方式稱為「PARK MIND」。

以「東京充滿感性的房間」為概念,6 至 17 層的客房都簡約而有格調,顯而易見房間窗戶很大,把重頭戲留給窗外的風景。

空間上似乎遠離了公園,又好像還住在公園裡,這對於見怪不怪的城市人來說應該還是值得一試的獨特體驗。 站在 18 樓,甚至可以將澀谷市盡收眼底。

新晉青年藝術家 Shinya Higashi 的《Humans》表達了澀谷市的多樣性,這裡聚集了無國界和無性別的人們。

酒店裡還有名為 The Chain Museum 的小型而獨特的博物館,藝術家們將藝術隱藏在日常、休閒的地方,從辦公室和博物館的后街到風車和無人居住的島嶼的尖端……也在酒店的每個角落。

瓶顆

從建築的角度來看,屋頂上的宮下公園經過改建確實是脫胎換骨了。

MIXXXX&MEEEET!

在宮下公園的官網上,「MIXXXX&MEEEET!」是一行特別醒目的標題,宮下公園也在各種活動里多次提到這行關鍵詞。將「公園」「商業」「酒店」混合在一起,將多元的文化、信息和人聯繫在一起,就這樣遇見更多可能性。

從整個公園的建築規劃,再具體到入駐公園的商業,我們還能發現不少驚喜。

最具吸引力的當然是位於 屋頂公園之中的跨界潮流星巴克,這也是星巴克的第五間公園店。雖然星巴克在日本已經玩出了不少花樣,但這次和潮流教父藤原浩的聯名還是吸引了澀谷的潮流年輕人們紛至沓來。

整個宮下公園狹長的形態在藤原浩看來很像公路,他以此發散靈感,用海外加油站的概念設計了星巴克。「星巴克」和「加油站」這兩個完全不搭邊的建築體組合在一起,產生一種耐人尋味的「違和感」,藤原浩覺得這正是有趣的地方。

こなつmama

在青青草地中,這家星巴克像一個白色的盒子空降在公園中央,沒有太多刻意安排,順其自然地就賣起了咖啡。商店正面和側面的兩個玻璃門完全打開,地板也正好設計成綠色,就像公園裡的綠意慢慢地侵占了人類的建築,身處店內的人則離自然更近了一分。

瓶顆

店內也與往常機器轟鳴、燈光晦暗的木質調星巴克不同,大面積的白色讓空間視覺更簡單,像慢悠悠的加油站,也像貨品稀稀拉拉擺放的潮流買手店。不過這种放緩的步調卻正適合宮下公園。無機的白色與飽滿的綠色融合在一起,既屬於星巴克,也屬於宮下公園。

店內還販售了與藤原浩聯名的星巴克周邊,黑白兩色非常之酷,也是這裡獨有的一份。

底下的商業部分分為南北兩區,約有 90 家品牌來到這裡敞開大門。南區是潮流、青年時尚和熱鬧的美食街區,北區則吸引了一些國際大牌,但國際大牌來到公園也沒有擺架子,因此宮下公園的店鋪都別有特色。

底層最耀眼的金黃色店鋪是 路易威登全球第一家男裝旗艦店,燈火通明的外立面由扭曲的金屬和玻璃製成,路易威登男裝藝術總監 Virgil Abloh 和日本藝術家 NIGO 用建築描繪他們眼中的男裝世界,大約 3 米高的「LV Made」鴨子雕塑是店內最吸睛的地方

Gucci 也不甘示弱,請來 設計師橫尾忠則和插畫家大友克洋之子 大友昇平用插畫裝點外立面,他們將三年前在東京舉辦的著名的 Hanga Jungle 回顧展中的一個主題與 Gucci 的標誌性雙 G 圖案融合在一起,創作出具有浪漫氣息的圖案,與路易威登的店面不相上下。

在南區的三樓還有令人驚喜的 吉卜力的美式休閒品牌 GBL 一號店,這個品牌創立以來,大多以快閃店或網店的形式出現,如今終於開設了第一家常設店。對於吉卜力的粉絲們來說,這又是一個打卡好地方。

世界上首個純白T恤專賣店 #FFFFFFT.zip 也臨時入駐到宮下公園,僅僅 10 平方米的店內展示和銷售著 300 多種不同款式的白T恤,即使不買,沉浸在店鋪內也是很震撼的視覺體驗。

瓶顆

富有昭和風情的澀谷橫丁則是飲食區域競爭力最強的,分享著來自不同區域的鄉土料理,裝潢也是別具一格。

宮下公園導視設計

儘管宮下公園的整體造型和概念已經很矚目,低調的 導視設計也沒有逃過我們的眼睛。

前文我們提過綠色和白色的組合既是星巴克宮下公園店的色彩,也是宮下公園本身所呈現出的色彩形態。因此在導視設計中,綠色和白色成為主角,它們與公園的氛圍融為一體。

字體則由三個線條平行組成,中間一條是綠色為核心,兩側的白色線條加以強調,整個視覺清新明快,也具有了未來感。

從細節處的導視設計,到整體將公園、商業、酒店結合的新城市公園概念,宮下公園每一處都散發著吸引力,即使現在處於疫情期間,社交網絡上仍有很多人去打卡,而它開放的、戶外的形態,也與當下不謀而合。

未來的城市公園、未來的綜合商業體會發展到什麼奇妙的境地,現在雖然不好下定義,但 宮下公園就像整個澀谷區的規劃概念一樣,讓我們看到了「近未來」。

圖片來源:

getnews.jp網站、yucco & komuken、るるぶ&more.編集部、瓶顆、こなつmama、http://fjnews.jp/網站、https://www.miyashita-park.tokyo/ 官網、TVBS新聞、FASHION PRESS

宮下公園是

你喜歡的城市公共空間形態嗎?

你也許還想看,點擊圖片查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471912794_745001-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