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5日,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正式啟幕。
今年是蔡司連續第七年赴約進博會,其以「以新提質,共創未來」為主題,亮相4.1號館B3-01展位,並設立「立足中國,連接全球」 、「創新驅動,攜手生態」 和「全面呵護,健康未來」三大展區,展示了來自醫療技術、光學消費品、工業質量與研究、半導體製造技術四大業務領域的近70項創新解決方案。
當日下午,蔡司在進博會展台現場舉辦中國媒體溝通會暨圓桌論壇,與會嘉賓圍繞創新科技與高質量人才如何激發新質生產力、進而帶來社會效益等話題展開了深入探討,並分享了蔡司在創新、人才培養、大健康等領域的成功案例與實踐經驗,強調了蔡司進一步深化本土化戰略的承諾。
蔡司大中華區總裁兼執行長福斯特(Maximilian Foerst)表示:「蔡司嚴謹的科學態度體現在我們通過創新對精準的不懈追求,這讓蔡司在推動中國『新質生產力』和未來技術發展領域具有獨特的優勢。今年,蔡司將藉助進博會舞台,促進全球光學技術創新和信息交流,加快全球創新資源與中國市場緊密結合,為推動行業和社會發展帶來『新動力』,助力實現中國高質量發展目標。」
在圓桌論壇環節,清華-寶馬中國可持續發展與出行創新聯合研究院院長王勇從技術創新角度切入,介紹了他對新質生產力涉及領域及發展核心要素的看法。他認為,蔡司所處的光學和光電行業,是百餘年來技術創新賦能產業發展的主要力量。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黃治國也指出,新質生產力的培育不僅需要發揮企業主體作用,也需要發揮政府引導作用,推進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鍊、人才鏈的深度融合,共同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在於創新,而創新的關鍵在人才。據悉,蔡司已經建成上海創新中心和數字創新中心、蘇州創新中心和廣州科創中心,並聚集了超過200名從事創新工作的「人才大腦」,為蔡司在本土創新和人才培養方面奠定了堅實基礎。
值得關注的是,蔡司正讓新質生產力創新成果落到實處,推動優質資源下沉,流向更多中國用戶和患者,帶來社會效益。當前,醫聯體/醫學專科聯盟已成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創新醫療健康服務模式的重要舉措,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整復外科副主任、重建顯微外科專科中心主任、中國淋巴水腫聯盟主席章一新教授分享了在這一模式下如何利用蔡司手術顯微鏡以及相關的創新技術,遠程輔導偏遠地區進行手術治療的案例,並表示,人工智慧以及更加精準的成像技術,也為疾病治療帶來更多的可能性,使更多基層患者受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4331b6bf8554a349119f4d0f85bee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