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6月全面內戰爆發後,東北民主聯軍的處境也更加艱難,隨著杜聿明到任以後,利用手中的國民黨軍精銳,連續幾次作戰,將我軍趕到了松花江以北的地區,為了徹底的結束東北地區的戰事,杜聿明制定出「南攻北守」的戰略計劃,打算先重點解決南滿地區,然後再出兵北上,並在8月間派副司令鄭洞國掃蕩熱河。
在東北的國民黨軍大多數都是美械王牌軍,其中包括新一軍、新六軍這種五大主力部隊,由於我軍在裝備上本身就有劣勢,因此面對這些敵軍,內心多多少少還是充滿了畏懼,雖然新開嶺一戰中,打掉了國民黨軍52軍25師,但是也並未改變戰場上的頹勢,特別是南滿地區在國民黨軍的進攻之下,逐漸的退入長白山地區,天寒地凍,缺衣少食,境況艱難。
1946年年底,杜聿明集中6個師的兵力,向臨江地區發起進攻,南滿地區主力4縱跳轉外線作戰,與3縱內線作戰相互配合,與此同時東北民主聯軍總部也決定,對國民黨軍採取針鋒相對的戰術,1947年1月5日,以一縱、二縱、六縱三個縱隊的主力南下作戰,向吉林、長春以北的國民黨軍發動進攻,配合南滿地區部隊作戰。
當時長春、永吉附近國民黨軍為新一軍,其中新一軍新編38師112團駐紮在烏拉街,而新一軍113團駐紮九台、其塔木一代,德惠守軍為新一軍50師150團。由於兵力過於分散,為我軍分割包圍奠定了基礎,為了戰役的順利推進,東北民主聯軍一縱決心以其塔木113團為主要目標,圍點打援吸引國民黨援軍作戰,伺機殲敵於半途中。
一縱一師在縱隊副司令梁興初的率領下,1月5日度過了松花江,雪夜行軍上百里趕往作戰區域,於6日拂曉前就抵達了焦家嶺,由於連續一個晚上的行軍,部隊十分疲乏,梁興初下令部隊趕緊埋鍋造飯,部隊稍事休息後,梁興初得到了偵察員送來的情報,其塔木的國民黨軍已經打電話向九台的113團主力請求馳援。
這對於梁興初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因為他原本的設想就是要圍點打援,梁興初吩咐偵察員,不要破壞敵人的電話線,看看敵人接下來還有什麼動向,接著梁興初下令,各團埋伏在九台到其塔木的一處必經之地。
不過要說起來,國民黨軍對於接下來的遭遇是一無所知,面對其塔木請求支援的電話,團長王東籬電話里回復,113團下午6時才準備出發,兵分三路進軍,預計明天中午才會趕到,著無形中也給了我軍半途布置埋伏的時間,為了保障進攻順利,梁興初還做了兩套預案,並親自趕赴作戰地點進行實地勘察,做到萬無一失。
113團在盧家屯休息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才大搖大擺地趕往其塔木,一路之上行軍緩慢,結果中途就遭遇東北民主聯軍1師的伏擊,經過一番激烈的交戰,王東籬率領的113團兩個營全軍覆沒,其本人也在作戰中被我軍擊斃,其塔木113團一個營,也被我軍順利拿下,從戰鬥開始到結束,前後只用了3個小時的時間,就消滅了新一軍一個團,無形中為部隊打沒寫王牌部隊增添了信心。
隨後1縱、6縱配合作戰,在焦家林,九台繼續伏擊,引誘德惠國民黨軍出援,於半途中伏擊,殲滅國民黨軍新一軍50師150團以及保安團各一部,與此同時第二縱隊也沿著中長鐵路,伏擊國民黨軍,經過十餘日的激戰,共殲滅國民黨軍5000餘人,由於東北民主聯軍南下作戰,迫使國民黨軍不得不暫緩進攻臨江地區,緊急抽調3個師馳援,等到趕到時,我軍北滿部隊早已經撤回到松花江北,僅在九台等地區留下小股部隊,以監視瀋陽、長春之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