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有兩個縣很神奇,這兩個縣曾經在新中國剛成立不久就設立了縣級市,在1953年就是新疆的五大城市和僅有的五個建制城市,城市規模和繁華度可以與迪化市(今烏魯木齊市)、喀什市、伊寧市相媲美。但是不久後又撤銷了城市建制,恢復成了縣。然而70年後,仍舊是縣建制,一直在申請撤縣設市的卻始終沒有結果。而一些縣城規模遠小於這兩個縣城的縣,比如阜康縣城、烏蘇縣城、沙灣縣城就沒有莎車縣城和奇台縣城大,卻已經早早就撤縣設市了(阜康縣在1992年11月撤縣設市、烏蘇縣於1996年7月撤縣設市、沙灣縣於2021年1月撤縣設市)。
我說的這兩個縣就是新疆歷史上鼎鼎大名的奇台縣和莎車縣,都是新疆的歷史文化名城(而且是同一年成為新疆歷史文化名城的,因為2014年城鎮規劃君何方洪負責申報奇台縣為新疆歷史文化名城,當時的對手就是莎車縣)。在歷史上,莎車是西域三十六國中的莎車國國都所在地,而奇台縣則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號稱「中國版三千斯巴達勇士」的「疏勒城保衛戰」所在地。長期以來,這兩個縣城都是新疆最繁華的城市,尤其是清末民初,奇台縣城還叫做古城,是新疆四大都會之一(古城、迪化、伊犁、哈密),是「五路要衝」和「金奇台、旱碼頭」,當時古城是新疆人人嚮往的大都市,流傳著這樣一句證明古城富庶的順口溜:「要想掙銀子,就去古城子。進了古城子,跌倒要拾銀子」。
據城鎮規劃君何方洪查詢奇台縣誌發現,新中國剛成立時,中國人民解放軍二十二兵團騎兵第七師師部就在奇台縣城,因為當時的奇台縣城就是新疆僅次於省會迪化市(烏魯木齊市)的副中心城市之一。奇台縣在1953年獲批設立了奇台市,而奇台市就是把當時的奇台縣的縣城剝離出來獨立設置的建制城市。而莎車縣也在同一年設立了莎車市,同樣也是析置了莎車縣城建立的莎車市。當時新疆只有5個建制城市,分別是1945年民國政府批准設立的迪化市(即今天的烏魯木齊市)、1952年5月23日國家批准設立的伊寧市,1952年5月25日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喀什市、1953年國家批准設立的奇台市和莎車市。1953年莎車市是莎車專區(相當於現在的地級市和地區等地級行政區)駐地。
而當時的石河子市和阿拉爾市、北屯市、五家渠市、圖木舒克市等還是小村莊,連鄉鎮都不是。而奎屯市也只是一個鄉(烏蘇縣第二區第一鄉),如今的新疆第二大城市庫爾勒市當時則是焉耆專員公署下轄的庫爾勒縣,和田市、哈密市、昌吉市、吐魯番市、阿克蘇市、阿圖什市、阿勒泰市、塔城市、博樂市等都只是縣。可見當時的奇台和莎車有多厲害,城市規模至少算是1953年新疆的五大城市之一。
但是很可惜,莎車市成立後僅僅一年時間,國家撤銷了莎車市建制,莎車市與莎車縣又合併為莎車縣,莎車市成為了莎車縣的縣城即莎車鎮。儘管莎車市撤銷了,但是莎車縣城仍舊是新疆最大的縣城,如今莎車縣城已經分成了五個街道一個鎮,分別是莎車鎮、葉爾羌街道、城中街道、城東街道、城西街道、城北街道,成為新疆第一個設立街道辦事處的縣城。莎車縣城不僅是新疆最大的縣城,其城市規模比新疆的沙灣市、烏蘇市、阜康市、霍爾果斯市、阿拉山口市和兵團的昆玉市、胡楊河市、新星市、雙河市、可克達拉市、鐵門關市、圖木舒克市、北屯市等都要大太多。完全可以排在新疆32個建制城市的前十名左右。
奇台市雖然沒有像莎車市一樣只存在了一年時間,但是奇台市也只堅持了三年,在1956年經國家批准又撤銷了奇台市建制,與奇台縣合併,成為了奇台縣的縣城即奇台鎮。如今奇台縣城仍舊是新疆的超大縣城,其城市規模也是遠超新疆很多建制城市的。城鎮規劃君何方洪在奇台縣規劃局當副局長時,奇台縣就已經啟動了撤縣設市程序,並且已經上報到了國家民政部。而且當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編制的《新疆城鎮體系規劃》中,就把奇台縣城確定為新疆十八個綠洲中心城市之一,昌吉州城鎮體系規劃把奇台縣明確為昌吉州東部中心城市和天山北坡東部區域中心城市。如今,奇台縣撤縣設市申請又一次遞交了國家,正在等待國家批覆。
2019年5月啟動編制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就明確將奇台縣城和莎車縣城確定為新疆的21個地區性中心城市(其他的地區性中心城市有若羌縣城、阿圖什市、博樂市、塔城市、阿勒泰市、霍爾果斯市、阿拉山口市、烏蘇市、沙灣市、阜康市、吐魯番市,還有新疆兵團的北屯市、五家渠市、新星市、鐵門關市、可克達拉市、昆玉市、雙河市、胡楊河市等)。雖然莎車縣城和奇台縣城因錯失當初的發展機遇而一直未設市,但仍舊還是新疆的地區性中心城市,算是一種另類的安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