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銀行急需「補血」迫於壓力下調定增規模,表外信用減值準備大增171.66%

2023-07-06     全球財說

原標題:杭州銀行急需「補血」迫於壓力下調定增規模,表外信用減值準備大增171.66%

作者:王莉

出品:全球財說

定增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近日杭州銀行定增計劃的「朝令夕改」充分體現了這一點。

6月26日,杭州銀行披露,經董事會審議通過,該行計劃向不超過35名投資者,最多發行9億股股份,募集資金不超過125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全部用於補充核心一級資本。

但不過一天,轉天早上該行又發布公告稱,擬將定增融資規模調減至80億元。

其在27日公告中稱,為更好發揮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支持作用,並結合自身實際和行業情況,擬將此次定增募集的資金上限,調減至不超過80億元。

綜合媒體採訪消息來看,該行聲稱的主要意思是,26日方案披露後,市場認為發行規模過大,攤薄了每股凈資產和收益,調整是為了順應市場和投資者的呼聲。有市場人士分析認為應該是機構投資者施加了壓力。

結合杭州銀行財報情況及過往融資情況來看,杭州銀行已到很缺錢,迫切需要融資的時刻。

急需融資

實際上,無論是相較於每股凈資產,還是二級市場股價,杭州銀行此次定增發行價都有較大幅度的折價。

按照調整前的125億元募資上限測算,杭州銀行此次定增最高價格約為13.89/股,較26日11.7元的收盤價溢價14%,但與3月底14.49元的每股凈資產相比,調整規模前的發行價折價約4.5%。

而將募資規模調整至80億元後,杭州銀行發行價約為8.89元/股,比最新收盤價低了2.89元。不考慮分紅的情況,相當於折價率超過23%。而相較於3月底的每股凈資產14.49元,折價率則達到43%左右。

有投資人士分析,能夠影響到銀行朝令夕改的力量主要有三:一為監管機構,二為持股機構,三為計劃參與定增機構,通常而言,在發出定增公告前,監管機構一定是已經溝通過的,因此可以基本排除,參與定增的機構大機率事先也會進行過摸底,因此持股機構的反對力量成為最大可能。

折價也得定增,從一定程度上反應出銀行的資金饑渴。

官網介紹,杭州銀行成立於1996年9月,總部位於杭州,目前全行擁有200餘家分支機構,網點覆蓋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等發達經濟圈。2016年10月,成功登陸上交所。

該行自上市後,就如同打通融資「任督二脈」,除卻2018年,幾乎年年有融資。

過去資料顯示,2017年8月,杭州銀行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二級資本債80億元,同年12月非公開發行不超過1億股優先股,募集資金總額為100億元,用於補充其他一級資本。2019年5月,該行發行100億元二級資本債。2020年1月,該行發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70億元,用於補充其他一級資本;當年4月再次非公開發行不超過8億股人民幣普通股(A股),募資不超過72億元,用於補充核心一級資本。2021年,發行150億元可轉換債券。2022年,發行100億元二級資本債,用於補充資本。

即便如此,該行資本仍然偏緊,尤其是核心一級資本。截至2023年1季度末,杭州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8.10%、一級資本充足率為9.71%、資本充足率為12.74%。其中該行核心一級資本水平基本處於同期上市城商行的最後一梯隊。

《全球財說》還注意到,該行2021年發行的可轉債目前轉股情況不甚理想。7月3日晚,杭州銀行發布公告稱,截至6月30日,累計共有109.00萬元「杭銀轉債」轉換成杭州銀行A股普通股股票,累計轉股數為83676股,占「杭銀轉債」轉股前公司已發行A股普通股股份總額的0.0014%。

公告還顯示,截至6月30日,尚未轉股的「杭銀轉債」金額約為149.99億元,占「杭銀轉債」發行總量的比例為99.9927%。

資料顯示,「杭銀轉債」轉股開始日為2021年10月8日,在將近兩年時間裡,也就不到1%的比例進行了轉股。不過距離轉股結束日還有三年多的時間,中間或會有變化,《全球財說》將持續跟蹤該轉債的轉股情況。

新增逾期大增

儘管杭州銀行再融資略受阻,但從目前經營數據來看,該行業績表現尚佳。

2022年,杭州銀行營收和凈利均實現兩位數增長。該行全年實現營業收入329.32億元,同比增長12.16%,實現歸屬於公司股東凈利潤 116.79億元,同比增長26.11%。不過2023年一季度營收增幅不及2022年全年,今年一季度該行實現營業收入94.31億元,同比增長7.55%;凈利潤42.39億元,同比增長28.11%。

一季度該行利潤能實現兩位數大幅增長,得益於信用減值損失下降拉動營業支出下降。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2022年該行手續費及佣金支出增幅較大,同比增長58.5%,該行解釋稱主要是由於代理業務手續費支出增加導致,這從側面反映出當前由於資本市場行情略冷,代理業務開展不如行情好的階段順利。手續費佣金收入在2022年由於託管及其他受託業務佣金收入增加而推動增長超3成,但在今年一季度,該行手續費及佣金收入比同比下降。

同時,該行凈利差和凈利息收益率仍未止住下跌步伐,2022年末分別同比下降0.12個百分點和0.14個百分點。

在大環境下,該行貸款平均收益率隨行就市,2022年仍表現為下降,其貸款平均利率從2021年的5.11%下降至2022年的4.96%,生息資產整體平均利率也從2021年的4.25%下降至2022年的4.06%。

不過,當前存款利率也在下降通道,而杭州銀行存款成本率在2022年未能實現下降,同比增加了0.05個百分點,說明該行的攬存能力仍存一定短板。

存款成本上升或也與其存款結構有關,該行存款主體是公司存款,2022年該行公司活期存款占存款比重達42.46%,公司定期存款占存款比重達34.44%,二者合計起來占比超7成,也就是說該行在零售存款方面相對較弱。

杭州銀行2022年不良貸款餘額增加,報告期末為 54.20 億元,較上年末增加 3.79 億元。貸款五級分類中的關注類、次級類、可疑類貸款在增長,今年一季度末,次級類、可疑類、損失類貸款也在增長。

重組貸款和逾期貸款也在增長,2022年末該行重組貸款餘額 0.11 億元,較上年末增加 0.03 億元。公司逾期貸款 41.33 億元,較上年末增加 5.14 億元。

放在很多城商行,甚至個別股份制行,這樣的數據水平足夠引起市場擔憂,但從當前投資者反應來看,顯然投資者對杭州銀行資產質量水平還不憂心,主要原因是該行在困難重重的這幾年仍保持了低不良高撥備狀態,給足了投資者信心。2022年末該行不良貸款率 0.77%,較上年末下降 0.09 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565.1%,較上年末下降2.61個百分點。這兩個數據水平在上市行中屬於很優秀了。即便不良貸款餘額上升、逾期和重組在增加,按當前的撥備水平,大機率能覆蓋住,實現保利潤。

尤其是從逾期數據來看,該行中長期逾期下降,雖然新增逾期增長很多,但還未到變為損失消耗撥備的階段,且新增逾期時間段特殊,隨著疫後放開及經濟的進一步恢復,新增逾期數據也或會有改善。

有個數據值得關注,杭州銀行2022年預計負債26.55億元,較上年末大增171.66%,該行解釋稱主要是表外業務減值準備增加。

去年12月,為加強商業銀行表外業務風險管理,銀保監會制定了《商業銀行表外業務風險管理辦法》(下稱《管理辦法》),自2023年1月1日起實施。

人事方面,去年該行董事長、行長先後變更。2022年9月,陳震山辭去杭州銀行董事長職務,12月,杭州銀行迎來新董事長宋劍斌,隨後幾天,該行公告稱,虞利明被聘任為該行行長,6月16日,中國銀保監會浙江監管局公告顯示,核准虞利明杭州銀行副董事長的任職資格。

敬告讀者:本文基於公開資料信息或受訪者提供的相關內容撰寫,全球財說及文章作者不保證相關信息資料的完整性和準確性。無論何種情況下,本文內容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抄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3cb72bb2c622fe3dc7ff16980f1a2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