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 | 正確使用細紗膠輥穩定成紗質量

2022-04-27     中國紗線網

原標題:技術 | 正確使用細紗膠輥穩定成紗質量

我公司是一個建廠50多年的老紡織企業,細紗車間使用設備全部是2006年安裝的老設備,牽伸主要部件磨損、衰退嚴重,且公司面臨多品種、小批量、改紡頻繁等問題,對膠輥的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達到膠輥狀態良好,紗線質量穩定,膠輥選型是關鍵,膠輥製作、表面處理是核心,膠輥使用維護是保證。

細紗膠輥的狀態對細紗工序的生活狀態、成紗質量及生產成本的影響舉足輕重。其好的狀態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紗線條幹均勻、成紗質量好。膠輥不纏不繞,生產狀況好。膠輥耐壓、耐磨性能好,具有較長的復磨周期,同時隨著膠輥直徑減小膠輥各項指標穩定性好。

一、加強膠輥的選型,

穩定成紗質量

1.1 膠輥硬度的選擇

前膠輥硬度的選擇主要根據紗線號數和纖維的性能、搖架壓力工藝等綜合確定。一般純棉品種硬度低一點,化纖品種硬度高一點;細號紗硬度低一點,粗號紗硬度高一點;化纖與棉混紡紗化纖比例高硬度高一點,棉比例高硬度低一點。我公司根據多年膠輥使用經驗,紡純棉使用邵爾硬度為65度的軟膠管,化纖選用75度的膠管。後膠輥硬度的選擇一般邵爾硬度比前膠輥大5度左右。不同硬度前膠輥紡紗質量對比,見表。

1.2 膠輥結構的選擇

膠輥結構的選擇,一般根據成紗質量要求、加壓量大小、成本等因素綜合考慮。膠輥結構一般有單層(現在已經淘汰)、雙層、鋁襯管三種。在選用過程中,成紗質量要求高時使用鋁襯管,其餘使用雙層;耐壓要求高時使用鋁襯管,耐壓要求低則使用雙層。二者相比鋁襯管膠輥的耐壓性、穩定性和製作的簡便性等都要優於雙層膠輥,但價格則比雙層膠輥高一些,鑒於我公司設備老化的實際情況,為保證成紗質量,我們前後膠輥都使用鋁襯管膠輥。

1.3 膠輥直徑選擇

膠輥直徑的選擇,主要根據成紗質量的要求及搖架工藝的設定確定。在現有工藝及設備條件下,一般前膠輥直徑在28.0mm~30.5mm,後膠輥直徑要求比前膠輥小0mm~1.2mm。因為過小直徑的膠輥,橡膠容易失去彈性,導致硬度加大,對纖維握持能力變差、條幹惡化。但對直徑超過30.5mm的膠輥在現有搖架結構條件下易造成中區失壓,牽伸效率極不穩定,條幹、紗疵明顯惡化。另外橡膠膠輥有一個自然老化期,一般約2年,即使在未使用的情況下,其彈性和硬度也會發生變化,導致成紗CVb值嚴重增大。因此我公司根據現有設備老化、搖架彈簧衰退的具體情況,前膠輥直徑選擇在29.4mm-30.0mm,後膠輥直徑選擇在29.20mm-29.8mm,且純棉及混紡紗線棉比例高品種前後膠輥直徑差異小於0.6mm,化纖及混紡紗線化纖比例高品種前後皮輥直徑差異大於0.6mm。前後膠輥直徑差異對質量的影響,見表二。

1.4.膠輥軸承選擇

膠輥軸承的選用原則,主要是根據膠輥的結構差別選用不同規格的軸承,不能混用。雙層膠輥和鋁襯管膠輥選用不同規格的軸承,主要是由其結構差異及不同的套制原理決定的。雙層膠輥的內層是橡膠,其與軸承的結合是採用1.0mm-1.5mm的套差過盈配合而成,所以要求軸承的游隙要小。鋁襯管膠輥是由鋁合金管表面塗膠粘劑覆蓋丁腈膠管,然後經硫化而成,製成後利用鋁的延展性和彈性與軸承芯殼緊配合套裝成軸承膠輥,其套差幾乎為零,因此需要的軸承游隙要大一些。因此不同結構的膠輥需搭配不同規格的膠輥軸承,特別是重複使用的舊膠輥軸承千萬不要混用,否則將會引起紗線質量波動,影響紗線cvb值合格率。

1.5 膠輥軸承潤滑油脂的選擇

膠輥軸承潤滑油的選用原則主要是加強潤滑效果,防止油脂在運行中溢出或者高溫熔化,以致污染棉紗或者軸承在缺少潤滑條件下運行,出現隱性機械波、軸承加速磨損等問題。由於紡紗廠特殊的生產條件,膠輥軸承潤滑油一定要選擇能耐高溫的極壓鋰基脂,而不能選擇不耐高溫、極易熔化的普通鋰基脂。由於油脂熔化後在橡膠內的滲透性極強,與橡膠反應後導致膠輥硬度、彈性發生變化同時表面產生大量的靜電,從而出現膠輥纏花問題,導致生活難做、紗疵增加,錠間差異增大。

二、加強膠輥的管理,

提高成紗質量

細紗膠輥在加壓情況下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轉,將會出現偏心、中凹、損傷、摩擦係數增大等現象,造成膠輥纏花、粘帶纖維,降低成紗強力,紗疵和斷頭率增高,對產品質量和運轉操作帶來諸多不利影響,必須通過對膠輥進行周期性磨礪,消除上述現象,才能保證細紗生產的正常進行和成紗質量的穩定。

2.1 膠輥軸承、膠管的檢查

(1)新膠輥軸承重點檢查膠輥軸承徑向、軸向間隙及轉動靈活、穩定。舊的膠輥軸承在使用過程中由於受到各種因素影響容易造成軸承晃動(徑向間隙大)、緊軋(轉動不靈活)等情況,使得紗線錠間差異加大,影響紗線質量的穩定。膠輥軸承的檢查一般以手感檢查為主,手感檢查時最好以膠輥軸承不含油脂為準。

(2)膠管的檢查包括膠管型號、內外徑、硬度、顏色及外觀質量,檢查過程中發現鋁襯不良、硬度差異大及膠管表面不良膠管要及時挑出剔除。

2.2 膠輥軸承鐵殼表面清洗

新膠輥軸承在除盡軸承內的防鏽油後,用120#溶劑汽油浸泡12小時以上,再用細布擦乾淨後晾乾。舊膠輥軸承首先清除軸承表面溝槽中的灰塵、膠屑、雜質,擦凈殘油,然後用120#溶劑汽油浸泡清洗乾淨,最後用細布擦凈晾乾。其重點是徹底清潔膠輥軸承表面溝槽。

2.3 膠輥的套制

由於我公司全部使用鋁襯套膠輥,因此已淘汰原先的臥式套管機改用進口立式氣動套管機。其關鍵是要求膠輥軸承、鐵芯、導向頭、膠管四軸同心,套管機壓入墊片要平整,保證膠管套制時壓力均勻,防止膠管鋁襯損傷,影響成紗質量。

2.4膠輥的磨礪

細紗膠輥在使用一段時間後,由於老化、磨損、變形及表面污染等原因導致握持力下降影響紗線質量穩定,因此需對膠輥進行周期性磨礪,恢復膠輥良好的紡紗性能。現在出廠的膠管一般情況下已經倒好角,對於鋁襯套膠輥來說,只要選好外徑尺寸,直接細磨就可以了,省去了壓圓、倒角、粗磨等工藝流程。

膠輥的磨礪是確保膠輥表面質量及膠輥適紡性和穩定性的關鍵,必須認真對待,高度重視。新膠輥磨礪及舊膠輥復磨應注意以下幾點來保證膠輥的磨礪質量。

(1)控制膠輥磨礪範圍:一般情況下新膠輥一次精磨在0.15mm-0.2mm,回磨膠輥在0.20mm-0.3mm。

(2)膠輥的磨礪次數與表面粗糙度有密切關係,應根據膠管硬度、紡紗品種、質量要求及生產情況決定膠輥磨礪往複次數。一般膠輥磨礪次數以2~4個往復為宜,這樣可改善表面粗糙均勻度,減小紗線錠間差異。

(3)根據所紡紗線品種質量要求合理調節磨床砂輪速度、羅拉速度及膠輥橫動速度,確保膠輥表面粗糙度Ra值在0.4-0.8μm之間,達到紗線質量與適紡性能兼顧。

(4)砂輪是磨礪的基礎,應選用至少80粒/25.4mm大氣孔砂輪,每磨礪2000套膠輥抄一次砂輪,保證砂輪的鋒利度、圓整度。膠輥磨礪質量對紗線質量的影響,見表三。

2.5 膠輥的表面處理

膠輥表面處理的目的是減少膠輥纏繞增強膠輥適紡性能,改善成紗質量,保證車間正常生產及延長膠輥使用壽命。膠輥進行表面處理的核心是保證膠輥表面具有合適的摩擦因數,使膠輥既具有對纖維合適的牽伸力與控制力,同時又生活順暢,不纏不繞,使用周期達標。目前細紗膠輥普遍使用的表面處理方法有化學塗料處理法、紫外線光照處理法及二者結合的混合處理法。

(1)根據膠輥硬度、紡紗品種、上車適紡性能及客戶對成紗質量的要求選擇塗料配比及塗料方法。塗料配比一般可在1:3-1:20(重量比)間選擇,塗料方法根據車間紡紗實際情況一般前膠輥用筆塗,後膠輥和緊密紡導紗膠輥用板塗。

(2)根據膠輥硬度及所紡紗線質量要求確定紫外線燈管與膠輥間距離和光照時間。燈管距離一般在5-8cm,光照時間一般在1-3min。

(3)對於純化纖或以化纖為主的混紡品種一般採用塗料處理後再進行光照處理的方法,減少膠輥纏花,提高膠輥的適紡性能,但塗料配比及光照時間、燈管距離應做相應調整。

(4)生產過程中具體使用哪一種膠輥處理方法應根據紡紗具體情況及質量要求來確定。我公司純棉品種及棉比例高的混紡品種使用光照處理膠輥,純化纖或化纖比例高的混紡品種使用塗料處理膠輥,並根據膠輥上車適紡情況當膠輥纏花多難紡時選擇塗料加光照混合處理方式。

三、正確使用維護膠輥,

保證成紗質量的穩定

膠輥在運轉過程中必須一直保持良好狀態,才能穩定和提高紡紗質量,因此除了對膠輥進行優選和採用合理的製作工藝保證膠輥製作質量外,還應對膠輥進行系統性的維護保養,保證膠輥狀態在整個使用期內保持一致,這是穩定紗線質量的關鍵。

3.1 根據紗線質量及適紡情況合理制訂膠輥使用周期

根據紗線質量及適紡情況制訂合理的膠輥磨礪周期、報廢周期和調換周期並嚴格執行。一般情況下膠輥磨礪周期前皮輥為2-3個月,後皮輥為8-10個月;膠輥報廢周期前皮輥最小直逕到29.4mm,後皮輥最小直逕到29mm;膠輥調換周期結合揩車進行,一般為15天左右,必要時可根據具體情況適當調整周期。

3.2 做好膠輥的揩洗清潔工作

膠輥上車使用一段時間後,膠輥表面與空氣中棉塵、紡紗原料中油劑等接觸並發生反應導致膠輥表面硬度、摩擦因數等發生變化;而且由於各種不規範操作或車間溫濕度控制不良導致膠輥表面損傷,影響紗線質量的穩定。因此膠輥調換的主要任務是檢查膠輥表面質量,剔除不良膠輥,並做好膠輥表面的清潔工作。同時上車檢查調換後的膠輥,做到靜態檢查與動態檢查相結合,保證膠輥的上機狀態。

3.3 做好膠輥軸承的加油(補油)工作

膠輥一般隨揩車進行周期性的更換,更換下的膠輥除進行正常的揩洗清潔外,還得檢查膠輥的缺油情況,並對缺油膠輥進行補油。膠輥補油的標準要做到既不缺油造成膠輥軸承磨損,又不會在運轉過程中造成膠輥出油污染膠管影響成紗質量。具體補油數量需根據膠輥缺油情況及加油機加油油嘴大小憑經驗確定。

3.4 做好膠輥的上機檢查工作

膠輥經過選型、製作、表面處理及維護保養後根據不同品種上車使用,在使用過程中由於各種不規範操作導致膠輥出現損傷影響紗線質量的穩定,這就需要對膠輥進行上機動態檢查,及時發現不良膠輥及時更換,消除設備隱患。由於不良膠輥出現的不確定性,膠輥的動態檢查必須是全方位、全天候的,這是減少錠間差異,提高紗線質量的前提。

四、細紗膠輥使用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膠輥是細紗機設備上重要的紡紗器材,對成紗質量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無論膠輥選型、製作、表面處理、維護保養及動態檢查,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對成紗質量產生影響。

4.1 膠輥分品種使用

紡制同一品種紗線必須保證膠輥型號、結構、硬度、表面處理方法、膠輥軸承新舊程度相同,同時前膠輥直徑差異控制在0.4mm範圍內,這是改善紗線質量、降低條幹CVb值的基礎條件。

4.2 高度重視膠輥軸承的檢查

膠輥軸承徑向間隙過大過小會影響膠輥的復磨及表面處理質量並最終影響紗線質量,因此無論膠輥的套制、復磨、調換及上機檢查,都要把膠輥軸承的檢查作為一項重點工作,及時剔除不良膠輥軸承,保證成紗質量。

4.3 必須建立膠輥承包責任制

固定機台、固定人員、固定時間,保證每天上車摸一次膠輥,及時剔除損傷、中凹、變形等不良膠輥,減少紗線錠間差異,穩定紗線質量。

4.4 膠輥纏花後由車間安排專人集中處理

膠輥纏花後由車間安排專人集中處理,嚴防處理過程中導致膠輥損傷,嚴禁刀傷膠輥上車使用。

4.5 精細管理膠輥磨礪

膠輥磨礪時合理調整砂輪轉速、膠輥轉速及膠輥橫動速度間的關係,保持砂輪、羅拉及膠輥的良好運轉狀態,保證磨礪後膠輥的合適的粗糙度,減小粗糙度不勻率。

4.6 加強溫濕度控制

根據季節變化、紡紗品種及紡紗生產情況嚴格控制車間溫濕度,不但要注意溫濕度表的變化,更要根據體表感覺注重車間內風力、風向及風溫的變化,以最佳的溫濕度來保證紗線質量的穩定。

五、結 語

膠輥是細紗機上關鍵性紡紗器材,與成紗質量、生產效率密切相關。各紡紗企業應高度重視膠輥的使用管理,結合各企業實際在正確選型的基礎上加強膠輥的製作和維護使用,以充分發揮膠輥的使用效能,提升成紗質量和生產效率。

作者:張洪軍 邢淑霞 德州興德棉織造有限公司

編輯:中國紗線網新媒體團隊

END

向微信後台發送「行情」,獲取最新行情

向微信後台發送「加群」,邀請您加入300個紡織群

向微信後台發送「招聘」,獲取招聘信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3b157252455461abb0edc72c83a6c41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