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都是「懶」出來的!三件事,比吃糖還危險

2020-03-16   從頭到腳談養生

最新研究結果顯示:我國18歲及以上成人樣本中,根據國際最新臨床診斷標準進行診斷的糖尿病估測患病率為11.6%。



社會發展太快,胚胎和童年營養不良、後期營養過剩、運動不足相結合,造成糖尿病加速蔓延。專家稱Ⅱ型糖尿病本質上是人體內能量過剩,「管住嘴、邁開腿」,運動干預可以顯著降低糖尿病發病,延緩糖尿病發展,減少併發症。

4個徵兆,不容忽視,警惕糖尿病找上你!

1.無來由的體重驟降情形



也許減重聽起來好像是大家都想要的,但如果是短時間內沒有特殊原因,突然減了4.5公斤以上的體重,就有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

2.視線模糊情形

常見的糖尿病症狀就是視線模糊或有飛蚊症。視線模糊是折射問題,當血液中血糖高,就會改變晶狀體與眼睛。視線模糊其實是2型糖尿病的早期警訊,別發現自己視線扭曲怪異就自動忽略,覺得一切都沒事。尤其是出現這個症狀時,發現還伴有其他徵兆,就真的該去看看醫生了!

3.越來越明顯的飢餓感



無來由、又不斷增進的胃口也是另一個怪異卻常見的糖尿病症狀。胰島素在肌肉、脂肪與其他組織中會有運作不太順暢的狀況,於是你的胰臟就會釋放更多胰島素。這樣的高量胰島素水平會刺激頭腦,讓你感到飢餓。當然,飢餓本身並不是值得令人擔心的,但是一種漸進式的飢餓感,配上不斷減下的體重就是個警訊。

4.瘡或傷口難癒合

當你的身體在跟糖尿病對抗,瘡或是傷口就會花比較久的時間癒合。高血糖會影響血流,造成神經損傷,身體的傷口就比較難癒合。

糖尿病都是「懶」出來的!三件事,比吃糖還危險

1、任性吃喝

有些沒注意控制飲食的人,就在不知不覺中得了糖尿病。當胡吃海喝、營養過剩時,進入血液中的糖分過多,超出了人體的運化能力,就離災難一步之遙了。



改變方法:吃飯要注意吃一些血糖升高不快(升糖指數低)的粗糧、蔬果及肉、蛋、奶類。在糧食方面,如藜麥、燕麥、蕎麥麵、糙米、青稞、黑米的升糖指數就較低。尤其是藜麥(全名:努卡西藜麥),升糖指數僅為GI:35,以它代替大米(GI:84)作為主食,血糖會得到很好的控制。

2、情緒波動大

放任情緒,喜怒無常,對血糖的影響很大,緊張、焦慮、煩惱、大喜大悲、過度興奮等情緒變化會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升糖激素(如兒茶酚胺等)分泌增加,胰島素分泌下降,致使血糖升高。



改變方法:學會控制和調整自己的情緒十分重要,做一個每天開開心心的糖尿病人,病情也一定會日漸好轉,有人成功了,就看你信不信!

3、長期熬夜



有多少「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輕人/上班族,長期熬夜,結果「熬」出了糖尿病。長期失眠或熬夜會導致交感神經過度興奮,抑制胰島素分泌,使腎上腺素等升糖激素分泌增加,從而使血糖升高。

改變方法:糖友每天需要保證6—8小時的睡眠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