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被養老送終的人(原創首發)

2020-03-22     為夢想書寫人生

苦命的老人,天堂沒有病痛,再也不用看任何人的臉色,終於離開這個世界駕鶴西去。雖然一生生了四個兒子,兩個女兒,但並沒有享受到兒女繞膝的天倫之樂。老人的離開,孩子們有一種終於結束了的鬆懈和感慨,從他們的臉上看不到一絲絲痛苦和傷感。

老人年輕的時候,也是富人家的女兒,有文化,又漂亮。嫁給自己喜歡的男人,結婚生子,可惜好景不長,好日子沒幾年,男人因病離世。

後來老人又認識了她的第二個男人,他人長得英俊,帥氣,年紀輕輕在公司已有一席之地。第一次看到老人就被她的美貌所吸引,因為老人有過婚姻,而且還有一個兒子,年紀比男人大幾歲,男人不顧及所有人的反對,追求老人,並娶她為妻。


可婚後的生活並沒有戀愛時那麼甜蜜,以男人的條件,可以找一個門當戶對的年輕姑娘,他們的婚姻沒有得到家人的祝福。男人的父母不喜歡老人更不喜歡她的兒子,就連家裡的妯娌和侄子都欺負她娘兒倆。為了家庭的安定,老人忍氣吞聲,心裡想著,只要男人對她好,就可以忍受所有的委屈。

男人每天早出晚歸,回到家裡,老人從來不會說出自己在家受的委屈。雖然老人在家裡不受家人的歡迎,可是男人對她還是蠻好的。那個年代,一大家子在一起,長輩當家,男人會偷偷的給老人零花錢,不被公公婆婆知道,就這樣老人和公公婆婆還有哥哥嫂子們在一起生活了十幾年。

十幾年裡,老人和男人有了他們自己的孩子,剛開始,頭兩個孩子都是女孩,而且也沒有繼承他們夫妻的優點,從小長得很醜,又黑又胖。公公婆婆重男輕女,老人雖然有兒子,但不是男人的血脈,他們對這個孩子一直是耿耿於懷。再後來,老人又連續生了三個兒子,公公婆婆慢慢對老人的態度有所改變。

老人生活中沒了自我,把所有的精力都給了孩子,盼著孩子長大,盼自己擁有更多的美好。把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孩子們身上。男人一心撲在工作上,事業上乾的風生水起。而老人十幾年如一日,她的生活圈子裡只有她的六個孩子,為了孩子,為了家,她付出了自己的青春,付出自己所有的一切。

在老人心裡,孩子就是她的整個世界。她的臉上早已青春不在,曾經年輕俊美的模樣早已沒了蹤影,臉上留下的是歲月的滄桑。人生中總會有意想不到的事情,有太多的無奈和遺憾。

不知什麼時候,男人開始徹夜不歸,再後來,男人提出離婚 。男人在外另有新歡,男人的身邊多了一位年輕貌美的女助理,每天陪伴他的左右,天長日久,兩個人日久生情。男人和老人沒有了共同語言,感情也是越來越淡。

老人和男人已經是第二次婚姻,而且還有六個孩子,想離婚談何容易。老人為了保住自己的家庭,就帶著子女到單位去找領導,跟領導講訴著自己的不易:「我已經有過一段婚姻,如今我再離婚,我的六個孩子怎麼辦?看在孩子的面上請領導給我做自主,我絕對不會離婚的!為了孩子我也絕對不離!」

男人沒有離婚,而且也受到單位的處分,可是他和老人之間的感情卻再也無法彌補,他們的婚姻名存實亡。男人再也沒有給過老人錢花,公公婆婆看在眼裡,他們開始同情老人,不時的給她點錢花。老人為了孩子,忍受著男人的冷漠。


孩子們眼看著一個個長大,男人憑自己的能力把每個孩子安排好,給他們安排工作,蓋房,娶妻。在外人眼裡,老人年輕時受公公婆婆的氣,中年男人出軌,一輩子為了孩子終於苦盡甘來。

老人的苦難並沒有結束,男人自從被單位處分,很多年都沒有和老人同過房,尤其是退休以後,男人在家裡,經常罵老人,張嘴就是污言穢語,老人從不還口,默默的承受。更傷心的是,孩子們長大後,似乎都喜歡男人,不管是自己的兒女,還是兒媳婦姑爺,包括孫男娣女。

老人在整個家裡被孤立起來,孩子們都成家了,可自己一人仍然辛勤勞作,自食其力。男人每月幾千塊錢的工資都花在兒女身上,孩子們對待老人和男人也有天壤之別。兒媳婦偶爾包個餃子或者蒸包子,都記得給男人送去,老人和男人在同一屋檐下,卻沒有老人的份。老人病了痛了,孩子們和男人一樣從不關心。

唯一對老人好的只有她和前夫的孩子,前夫的孩子很窮,但是很孝順。很多時候,老人生病需要照顧的時候,都是前夫的兒子過來照顧她,關心她。

老人的男人一輩子只疼他們的兒女,可最終病倒在床上時,卻無人問津,孩子們都忙個人的事去了,沒有時間也沒有心去管他,男人明白並感到後悔時已經晚了,在她男人病後的日子裡都是老人自己照顧,直到他死去。男人走了,什麼都沒有給她留下。

男人走後不久,她和前夫的兒子得癌症去世,老人更加孤獨,一個人已經無法生活,幾個孩子商量老人的生活。一開始三個兒子輪流撫養,姑娘只出錢,再後來,三個兒子也不想伺候了,最後決定給老人顧保姆。顧保姆一開始每月兩千,老大發話:「我在家是老大,反正我也是一個人(喪偶),老娘就跟我過吧!你們放心。」

就這樣,每月給老大兩千塊錢,老人跟著老大過了一年,一年後,老大以娶妻為由,不想贍養老人。變著相指望兩個弟弟要給他漲工資,不然就不再贍養。

二兒媳婦提出建議:「如果都不想照顧,就大夥出錢,把老人送到我媽那裡,讓我媽照顧。」總之,就是另找別人也不給老大漲工資。就這樣,老人被兒子送到親家。老人很不願意去,她經常念叨幾個孩子,想他們,想自己含辛茹苦養大的孩子們。

老人年紀大了,寄人籬下,天天期盼著孩子們去看他,盼著把她接回來。有一天,老人身體不適,在家的兩個兒子把老人送往醫院,經醫院檢查,已是癌症晚期。兩個兒子沒有聲張把老人又送回保姆家裡。老人跟兒子說:「我還是回自己家裡吧!萬一我不行了,你們都不在我身邊。」

最終,兒子還是把她送回保姆家。沒有多長時間,傳來老人不好的消息,當孩子們趕回來時,老人已經與世長辭。出殯的那天,葬禮非常的隆重,兒女們都是有頭有臉的人,而且親朋好友,孫男娣女,整個家族人旺,財旺。

當天,看熱鬧的人人山人海,那些蹲牆根的老人們在一起八卦:「她這一輩子,受苦,受累,受氣,就沒過一天好日子。中年喪父,老年喪子,嫁個有錢的男人一輩子沒錢花,孩子們個個都是土豪,卻沒有吃好,穿好,連普通人都趕不上。一輩子沒有享受過天倫之樂。最值得驕傲的就是她的葬禮,無人能夠攀比。十里八村的恐怕沒有人比過他。養一大堆孩子就為死的時候這一會兒威風!悲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3D5vCnEBnkjnB-0zWAb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