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場全軍覆沒, 11家景區上市公司凈利潤皆虧損

2022-08-30     品橙旅遊

原標題:上半場全軍覆沒, 11家景區上市公司凈利潤皆虧損

【品橙旅遊】2022年上半年收場,景區類上市公司再一次全軍覆沒。依舊逃不出疫情魔咒的旅遊,景區首當其衝。遊客量銳減、營業收入下滑、凈利潤虧損是所有景區不得不面臨的窘境。

愁雲慘澹的半年報

截至8月29日,品橙旅遊根據11家景區類上市公司2022年上半年度報告和半年度業績報告統計整理,11家景區上市公司中,除了張家界凈利潤虧損與去年持平以外,其餘10家凈利潤都出現了下滑情形,皆處於虧損或同比增虧的狀態。

以上表格中顯示,曲江文旅、黃山旅遊、麗江股份凈利潤分別下滑389.3%、599.11%、631.24%;3家公司虧損1億元以上,分別是桂林旅遊、黃山旅遊、張家界。

究其原因,始終圍繞著「疫情」二字。疫情的反覆,導致多家景區不得不間接性閉園。宋城演藝方表示,公司核心項目上半年大多數時間都處於閉園狀態,杭州宋城收入同比下滑達90%;三亞千古情收入同比下滑56%。

景區運營管理業務是曲江文旅的主要營收來源,占總營業收入的71.46%。其所管轄的景區分別於今年1月、3月、4月短暫或階段性閉園,對生產經營帶來直接影響。黃山風景區、峨眉山景區接待遊客量也分別下降了 65.99%、39%。

與此同時,景區成本也是一座繞不過去的大山。九華旅遊財報中指出,除了營收受到疫情影響造成收入與利潤下降,居高不下的重資產運營成本讓其難以擺脫營運壓力。在營業收入下跌51.88%的同時,營業成本僅下跌12.29%。

培育期里的新業態,難有太大貢獻

疫情對景區造成的衝擊毋庸置疑,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文化和旅遊產業研究院副教授吳麗雲認為,除了疫情外,一些傳統旅遊景區由於消費需求的轉變,本身也面臨著發展瓶頸。過去幾年,景區遊客高速增長勢頭越來越弱,很難再有大的突破。與此同時,市場變化過程中帶來的競爭也是不可忽視的關鍵因素。

攝圖網

很多年來,關於如何提高景區復游率、增加二次消費場景都是老生常談的話題。即使在業績差強人意的上半年,多家景區仍在蓄力轉型,2022年出圈的數字藏品、戶外露營等多個熱門領域也出現在了多家上市公司財報中。

數字化轉型一直是黃山旅遊發展的重要方向。上半年,黃山旅遊通過構建數字化生態、推出系列NFT數字化藏品等方式加快了數字化轉型步伐。黃山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章德輝透露,預計今年全年黃山旅遊會發售超過30款數字藏品。

除此以外,黃山旅遊也在構建新媒體矩陣。截至報告期末,黃山旅遊已搭建涵蓋16個黃山總品牌帳號和63個分子品牌官方帳號的新媒體矩陣體系,粉絲總量近600萬。

為了緊抓露營熱潮,曲江文旅先後推出了「綠野帳篷節」「大唐研學游」等系列活動,接待遊客230萬人次。同時曲江文旅還發布了龍抬頭系列、「大唐芙蓉園·芙蓉龍」數字藏品,旗下景區大明宮發售了「〇宇宙」「千宮」系列數字藏品,大唐不夜城發售了不倒翁小姐姐「花開盛世」等數字藏品。

曲江文旅此前表示,目前數字藏品收入在公司年度營收中占比尚不到1%。但財通證券針對曲江文旅半年報點評道,該公司注重數字化發展,智慧旅遊建設與數字藏品業務有望為公司提供第二成長曲線。

桂林旅遊則根據資源優勢選擇在遊船上發力。今年5月,桂林旅遊五星級新能源遊船「桂林旅遊號」首航。該船打破灕江遊覽兩點一線的遊覽方式,核心景觀停靠,可觀漁火、看特色魚鷹表演、沿岸果蔬採摘等。

暑期回暖,下半場會翻盤?

剛剛落幕的暑期為旅遊下半場開了個好頭。6月底,工信部宣布取消通信行程卡「星號」標記消息一經發布,旅遊熱度瞬間暴漲。

攜程《2022年暑期親子游報告》(以下簡稱《暑期報告》)顯示,7月份旅遊訂單總量環比6月提升50%;暑期親子旅遊訂單占整體訂單的三成。其中,雲南暑期旅遊訂單量同比去年反超71%。

攝圖網

《暑期報告》指出,因暑期假期長、學生放假,上半年因疫情積壓的長線旅遊需求在暑期集中爆發,假期里近一半的遊客選擇長途旅行。

暑期熱也直接反應到景區客流上。據黃山市文旅局統計數據顯示,7月份黃山市接待遊客728萬人次,同比增長19%,恢復至2019年的96%。特別是7月30日、31日,黃山風景區、西遞、宏村和古徽州文化旅遊區等5A級景區單日接待量均創今年新高。而之後8月初起的連續兩天,遊客依舊保持高位。

桂林旅遊方也表示,7-9月為傳統旅遊旺季。2022年6月公司遊客接待量較6月之前有所改善,7月公司遊客接待量在6月基礎上繼續增長。

雖然暑期落幕,但集結了中秋節、國慶節、元旦等多個法定假期的旅遊下半場才剛剛開始。吳麗雲認為,儘管各大景區在暑期呈現出回暖跡象,但下半年旅遊市場的走向依舊難以預料。

吳麗雲表示,暑期旅遊熱充分說明了大眾旅遊消費需求仍舊非常旺盛,但能否持續釋放最終還是要取決於疫情走向下疫情防控政策的變化。尤其是在大的政策背景之下,有些地方還層層加碼、過度防疫,也是抑制大眾外出旅遊消費需求的重要原因。加上之前三亞、北海等遊客滯留事件的發生,在某種程度上還是會影響一部分遊客的出遊信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35f6672c752d326a067bf9678de8dc5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