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餃子湯,勝似開藥方」,冬至到了,餃子調餡要牢記3放3不放

2023-12-21   鏟子愛廚房

原標題:「吃了餃子湯,勝似開藥方」,冬至到了,餃子調餡要牢記3放3不放

冬至在古代有多受重視冬至,作為中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之一,自古以來就備受重視。在古代,冬至不僅是一個重要的節氣,更是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日子,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民間習俗。本文將從歷史、文化、民俗等方面,探討古代冬至的受重視程度。

冬至在古代具有極高的地位。據《史記》記載,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就已經有了明確的冬至節氣。到了漢代,冬至被正式納入曆法體系,成為了一個具有法定地位的節日。在唐代,冬至更是被認為是「亞歲」,與春節、端午、中秋並稱為「四大節」。這些都充分說明了古代人們對於冬至的重視程度。

這還表現在古代文人墨客的詩詞歌賦中,冬至便是一個常見的題材。如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邯鄲冬至夜思家》中寫道:「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這些詩篇傳頌千古,展現了古代文人對於冬至的獨特情感。此外,冬至還是儒家祭祀的重要日子,古人認為在這一天祭祖祈福,可以得到神靈的庇佑,保佑家人平安吉祥。

冬至吃餃子冬至吃餃子,是中國北方地區的一種傳統習俗。在每年的冬至這一天,人們都會聚在一起包餃子,以此來慶祝這個重要的節日。

那麼,在製作餃子的過程中,餃子調餡要牢記「3放3不放」,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首先,我們來說說「3放」。

1. 放蔬菜:在餃子餡中加入適量的蔬菜,如韭菜、菠菜、白菜等,可以增加纖維素的攝入,有助於消化和預防便秘。同時,蔬菜中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也有助於提高免疫力,抵抗寒冷天氣帶來的不適。

2. 放豆腐:豆腐是一種富含優質蛋白質、鈣、磷、鐵等多種營養成分的食物,適量加入餃子餡中,既可以增加口感的豐富度,又可以提高餃子的營養價值。特別是對於老人和兒童來說,豆腐更是一道理想的補品。

3. 放雞蛋:雞蛋中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成分,是餃子餡的理想原料之一。此外,雞蛋還具有滋陰潤燥、養血安神的功效,對於身體虛弱、氣血不足的人來說,尤為適宜。

接下來,我們來說說「3不放」。

1. 不放肥肉:肥肉雖然含有較高的脂肪,但過多的脂肪攝入會增加腸胃負擔,導致消化不良。而且,肥肉中的膽固醇含量較高,長期食用還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在製作餃子餡時,應儘量減少肥肉的使用。

2. 不放鹽過多:過多的鹽分會導致人體水分滯留,容易引起水腫。此外,高鹽飲食還會加重高血壓、冠心病等慢性病的病情。因此,在製作餃子餡時,應控制好鹽的用量,避免過多攝入。

3. 不放味精:味精雖然可以增加餃子的鮮味,但是卻失去了菜品原汁原味的香,反之,變得香氣不自然。因此,在製作餃子餡時,最好選擇自然的調料,如醬油、生抽、料酒等,以保持餃子的營養均衡。

總之,在冬至這一天吃餃子,既可以品嘗到美味佳肴,又能起到養生保健的作用。只要我們在製作餃子餡時遵循「3放3不放」的原則,就可以讓家人享受到健康、美味的佳肴。讓我們在這個冬至節氣里,一起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享受家庭的溫馨與團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