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酒變現:以後還能喝到嗎?或許真的喝不起

2020-04-26     普濟

茅台有酒商終於扯下了最後一塊遮羞布,不再掩掩藏藏了,我就是不賣,囤積著賺大錢。先前還只是囤積漲價,如今卻又直接變現。如此甚好,立馬抵押變出錢來賺錢,還不耽誤囤積漲價。只是苦了酒民們,先是捨不得喝,往後或許還真的喝不成了,都成了重要資產,更捨不得喝。


「奸商」嘴臉

一、茅台酒變現的事實還原。

茅台酒變現的故事被市場監管部門向媒體披露。2020年4月23日,有投訴一家茅台經銷商,囤酒不賣,還當抵押貸了款。於是開始調查。

這家公司於2019年4月19日中標獲得80噸茅台酒配額,得到酒後一瓶沒賣,是不是坐等漲價搞不清,反正出手就會搶光的茅台酒放庫房囤積著。一年後的2020年3月,這家公司拿這批茅台酒做抵押,向銀行貸款2.3億,期限從2020年3月25日,到2023年3月25日。也就是說,正常情況下,滿3年後,這批酒要在還清銀行貸款條件下解押,然後才可以進入市場售賣。於是,故事內容就不是酒了,而是酒背後的生意經。


二、茅台酒變現的生意經。

東窗事發後,這家公司百般辯解,說我不是抵押,我是受疫情影響,資金周轉發生困難,沒辦法採取這個下策,以救燃眉之急。這裡不管他怎麼說,先不要信他,看他這麼做到底什麼意圖。也就是說,他有什麼偷天換日的本事,能把酒水變成抵押物?我們都知道,只有資產,動產和不動產等實物財富,才可以作為抵押物,酒水算哪門子財產?既然有這個本事,他通過抵押變現能獲得什麼好處?這裡回答三個主要的內容:


去年到手的80噸茅台酒,至今沒賣。算個帳:80噸茅台酒摺合164404瓶,恰是這次抵押數目。那麼,這酒即便按1499元/瓶賣了,也是2.5億。有這個錢,不需要向銀行抵押貸款2.3億,完全多此一舉。何況他根本不會這個價格賣,2000元/瓶都會秒光。按這個價,就是3.3億,瞬間到手,幹嘛還要去貸款啊?所以其中必有蹊蹺。

2.4億白酒能抵押貸款2.3億,銀行實在「大方」。我們知道,即便不動產,抵押貸款也沒這麼大的比例,何況是易耗品的酒水?而且這批酒的抵押價值根本不到2.4億,只能按進貨價計算,969元/瓶,總值為1.6億。拿1.6億易耗品抵押貸出2.3億,這家銀行讓人看不懂,感覺它是這家酒商的銀行似的。

這家酒商很精明,兩頭都在賺。2.3億資金到手,周轉3年,這是一頭賺;164404瓶做抵押物,其實質是取得合法的囤積理由,3年後自然升值,這又是一頭賺。一翻一打,3年後遠不止這麼多錢了。就是苦了喝酒人,眼睜睜看著茅台酒在那裡,就是不能買。再翻過來琢磨,所有經銷商確定一丘之貉,都這套路,配額到手就進庫房,沒有一家利利亮亮拿出來賣的。


茅台酒變現之路何其短

從2010年茅台酒單瓶零售價超過千元起,就開始和房產一起,進入資本領域炒作,具有了資本性質。人們買來不再是主要為了喝,而是收藏,炒作漲價。商家更是通曉其中奧妙,囤積居奇老一套,個個賺翻。

但是,個人收藏沒有商家手段,人家批量處理,左手倒右手,打個時間差,錢都賺來了。個人手上的酒不好出手,看著市場價格蹭蹭上升,就是沒人買,也沒處可賣。根本原因是缺乏變現手段。

譬如我有一件2010年普通茅台酒,11000元買的,12瓶。如今按很低市場價,2000元/瓶,也值到22000元,翻了一番。可是不好賣,也捨不得買,因為年年都在漲。


如今開了這個變現的頭就好辦了。把茅台酒抵押了,一方面用著這酒變出的錢,投資個項目賺錢;一方面酒還在那,繼續增值,天下好事都來彀中,魚和熊掌皆得到。

這個時間也就10年,很快啊。

茅台酒變現之路不會長

如此一來,本來就是買得起喝不起的酒,這下好了,都能買得起,沒必要考慮喝不喝得起。因為根本不需要喝,都成房產一個等級了,甚至比房產還要優質。

但是,市場不會任其發展。很簡單的道理,酒是用來喝的,又是易耗品類,不可能使其具有資產性質。就像當年的汶川地震,劍南春所有庫存老酒毀於一旦,至今也調不出以前的風味,就是因為無價之寶的老酒都沒了。換做黃金白銀,股票債券,就沒這樣損失。


如果把酒水賦予資本性質,那就確定是市場的災害,整個生活秩序亂套。譬如,大蒜辣椒豬肉都可以抵押,水庫的水也應該能抵押。所以這個魔盒別打開,這次變現事件要處理到底。不然的話,旁的不說,茅台美酒還真的喝不到了,都在銀行押著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2xKZt3EBiuFnsJQVgpp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