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集歷代家訓之大成,取歷代家訓之精華,凝結著歷代家庭教育的經驗,匯聚著數千年來家教的至理名言。它是歷代家長智慧的結晶,是現代家庭教育的寶鑑。這些家訓,在歷史上曾培養了無數志士名人、英雄豪傑,在今天,必能為哺育一代新人做出有益的貢獻。
1、孝順父母、尊敬長上、教訓子孫、和睦鄉里、各安生路、毋作非為。 ——《龍崗卜氏族譜》
2、要孝,父母面前無違拗;要悌,兄長面前無使氣;要忠,寶貴貧賤本相同;要信,一諾千金人所敬;要禮,循規蹈矩無粗鄙;要義,事大遇幼無不及;要廉,百般有命只由天;要恥,好漢原來一張紙。 ——《陳氏族譜》
3、重修族譜、崇祀祖宗、孝敬父母、友愛兄弟、訓誨子侄、篤厚宗族、和睦鄉里、尊敬長輩、憐恤孤寡,濟困扶危,應盡能力之負也。 ─《張氏桃源族譜》
4、崇孝悌、和鄉鄰、端士品、敬宗祖、戒爭訟、戒異端、畏法律、尚節儉、戒賭博、戒輕譜。
——《梅南鎮江氏淵源》
5、宗聖公訓: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三省誠身、道傳一貫;
祖訓十則:孝父母、睦兄弟、和夫婦、序長幼、尊宗親、嚴內外、訓子孫、鄞職業、明義利、慎官守。 ——《宗聖重光》
6、奉祖先、孝父母、和兄弟、睦宗族、和鄉鄰、教子弟、戒習染、獎名節、慎婚嫁、急賦稅。 ——《蔡氏大宗族譜》
7、敦孝悌、睦宗族、和鄉鄰、明禮讓、務本業、端本品、隆士品、隆師道、修墳墓、戒犯諱、戒爭訟、戒非為、戒犯上、戒異端、畏法律、戒輕譜。 ─《黃氏石潭公族譜》
8、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三省誠身、道傳一貫。
——《武城曾氏重修族譜》
9、孝父母、友兄弟、敬長上、和鄉里、鄞本業、莫非為、擇婚配、慎祭掃。 ——《吳氏玉新公族譜》
10、敦孝悌、睦宗族、和鄉里、明禮讓、務本業、端士品、隆師道、修墳墓、戒犯諱、戒爭訟、戒賭博、戒淫惡、戒犯上、戒輕譜。 ——《劉氏家訓》
11、順父母、睦兄弟、和宗族、完國賦、務勤儉、鄞耕讀、謹喪祭、肅閨門慎嫁娶、安本分、禁非為、守公法、記銘言。 ——《楊氏族譜》
12、尊祖敬宗、孝順父母、友愛兄弟、慈恤孤幼、宜我家人、睦我族人、表正子孫、忠順事上、誠信待友、親我三族。 ——《李氏族譜》
13、三不因果報鄞修德,豈為功名始讀書?慎言宜守三緘訓,處事常懸百忍圖。 ——《范陽盧氏梅縣族譜》
14、孝、弟、慈、清、鄞、儉、恭、敬、忍、和。
——《南谷春秋鄒氏家訓》
15、欽德行、尊齒高、敦禮讓、尚和睦、獎賢孝、誘英俊、掖貧懦、勸驕吝、安名分、警輕浮、戒躁率、禁強暴、闡賢淑、懲淫卻。 ——《潘氏族譜》
16、立決烈志,奮剛大氣;鄞勉力學,奮志讀書;存正心,走正道,行義事。 ——《洪氏源流志》
17、愛國愛鄉,敦親睦族;朴誠好善,廣施惜福;嚴於律己,慎於接物;孝親尊師,心服口服;兄友弟恭,力行慎獨;將心比心,勿加不欲;各行各業,勤學勤讀;榮祖歸根,相扶相續。
——平遠葉氏家訓
18、地瘦栽松柏,家貧子讀書。 ——王大寶
19、栽種思想,成就行為;栽種行為,成就習慣;栽種習慣,成就性格;栽種性格,成就命運。
——李嘉誠
20、事業成功在於努力,人生價值在於奉獻。
——陳偉南
21、富亦不夸,貴亦不夸,人生富貴總虛華。草上霜,夕陽斜,白駒過隙徒咨嗟。自古英雄今何在,封侯落業數人家。有否有泰,天道無差。貧不須憂,賤不須憂,愛惜光陰是田疇。鋤凶暴,養雪仇,細看剛強不如柔。積善之家有餘慶,兒孫永保百年秋。浪跡易過,海水長流。學必用精,藝必用精,安貧樂業度終身。勤易富,懶易貧,淫慾失教受善身。落泊雖清人不識,英雄遭難莫求親,但求自己,莫求他人。仁不可輕,義不可輕,但有仁義是公平。休巧計,勿橫行,半夜敲門我不驚。想罷一心從正道,何愁萬事做不成。叮嚀告誡各自分明。
——林大欽
22、尊祖 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本培其根,枝葉盛茂。水養其源,河海納吐。比人禽獸,誰不震怒。惟豺與獺,生知報哺。亦有狐狸,死首邱顧。何以為人,不念爾祖。時祀匪懈,受天之佑。
敬宗 惟祖有功,惟宗有德。亦有積德,以衍今日。宗之有祖,惟爾之食。宗之有類,惟爾之錫。胎孫其謀,子以燕翼。敷時繹思,寢成斯變。雨露時降,悽慘怵惕。人不敬宗,是謂伐德。
事親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不離於里,不屬於毛。饑寒衣哺,疾痛抑搔。子路負米,雖貧亦多。溫裾一絕,痛恨如何。亦有慈鳥,守林夜號。報德罔極,棘人伊蒿。哀我人斯,三復蓼莪。
睦 族 惟吾氏族,人百其身。惟吾氏族,其初一人。一木而分,一氣而陳。陳陳相因,是以百身。身有其分,亦一其心。大小相恤,禮義相成。患難相扶,疾病相臨,爾族既睦,受天之慶。
——郭氏祖訓
23、一要孝,父母面前無違拗,在生不見子承歡,死後念經有何效?爾子在旁看爾樣,忤逆之人忤逆報,當為孝。 二要悌,兄長面前無使氣,手足痛癢本相關,爾爭我妒終何益?有酒有肉朋友多,打虎還是親兄弟,當知悌。三要忠,富貴貧賤本相同,譬如替人謀一事,能盡其心便是忠,一點欺心天不依,弄得錢來轉眼空,當知忠。四要信,一諾千金人所敬,譬如約人到午時,不到未時終是信,若是一事不踐言,下次說來人不信,當知信。五要禮,循規蹈鉅無粗鄙,先生長者當尤尊,子弟輕狂人不敢,況我侮人人侮我,到底那個饒了你,當知禮。六要義,事大遇幼無不及,譬如一事本當為,有才也要留餘地,又如好事不向前,懦弱何無男子氣,當知義。七要廉,百般有命只由天,口渴莫飲盜泉水,家貧休要昧心錢,巧人詐得痴人谷,痴人終買巧人田,當知廉。八要恥,好漢原來一張紙,含羞忍辱騙得來,那知背後有人指,寄語男兒當自強,甘居人下何無恥,當知恥。
——李侗
24、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林則徐
25、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林則徐
26、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林則徐
27、一、存心不善,風水無益。二、父母不孝,奉神無益。三、兄弟不和,交友無益。四、行止不端,讀書無益。五、做事乖張,聰明無益。六、心高氣傲,博學無益。七、時運不濟,妄求無益。 八、妄取人財,布施無益。九、不惜元氣,醫藥無益。十、淫惡肆欲,陰騭無益。
─林則徐
28、心田美 無論處境如何,都應保持勤勞儉樸,除私心實無愆,一生到老人稱羨。 品行正 人有人品、文品、事品,光明俊偉子孫昌,切勿胡作非為。孝雙親 烏鴉尚知反哺,人後應念逮存,終身報答父母,盡人子之責。重友愛 兄弟妯娌宜團結一心 ,百忍千秋佳話,莫為小事喋喋不休睦鄉鄰 提倡移風易俗,和族睦鄰,莫恃豪富欺貧,有事相問相助。待朋親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朋友六親相處宜誠,往來宜儉。教子孫 雕琢方可成佳器,嚴教始能成才。教子須如竇十郎,育才要有馬援工,同心同德獎掖後學。憐鰥寡 殘疾孤寡翁嫗最宜照顧周全,凡雛母苦貧賤最堪憐。寒則予舊絮,飢則受余。約婚喪 婚喪喜慶從儉莫從奢,勿好大排場而負債,莫迷信莫貪婪。志遠大 勤勞立業奮志芸窗,揮汗荷鋤索典披圖。數伏數九,櫛風沐雨。鮮花不插懶人頭,刻苦便成人中人。 ——馬氏千七郎
29、一誡遊手好閒 二誡賭博浪蕩
三誡吵口毆打 四誡製造事端
五誡偷盜搶劫 六誡酗酒鬧事
七誡符法傳妖 八誡鯨吞掠奪
九誡打罵父母 十誡不學無術
─馬氏千七郎
30、慎勿談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長。勿損人而利己,勿妒賢而嫉能。勿稱忿而報橫逆,勿非禮而害物命。見不義之財勿取,遇合理之事則從。詩書不可不讀,禮義不可不知。子孫不可不教,僮僕不可不恤。斯文不可不敬,患難不可不扶。
─朱熹
31、(一) 古之君子,其行至慎。 取予之擇,必合於天道。
(二)鑑古觀今事罕同,浮生歷歷踵寰中。能存正直神維佑,尚務凶邪法不容。為士為農須盡孝,學文學武要成忠。我行雖未光宗譜,記述前賢大造功。
(三)基業相傳幾果如,兒孫須早教讀書,囊螢映雪追賢士,鑿壁斷機贊大儒。學不專心空企仰,行非正道枉奔趨。親賢似入芝蘭室,彼此何人思丈夫。 ——王姓
32、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 ——孔姓
33、文明進化,詩書農桑。各執一業,毋怠毋荒。矢勤矢儉,力圖自強。百行之本,首在倫常。孝親事長,必敬必莊。姻睦任恤,誠信是將。行之有恆,物望孕鄉。禮義廉恥,立身大防。張此四維,榮逾冠裳。國猶家也,為棟為梁。扶危定傾,美濟忠良。遐邇宗族,一本南陽。互相親愛,視同一堂。
——葉姓
34、忠君國,敬祖宗,孝雙親,和兄弟,睦友鄰,務正業,嚴教子,篤詩書,修祠墓,惠貧困,禁賭博,禁淫亂。 ——古姓
35、敦孝弟以重人倫,篤宗族以昭雍睦。
和鄉親以息爭論,重農桑以足衣食。
高節儉以異財用,隆學校以端士習。
點異端以崇正學,講法律以懲愚頑。
明禮讓以厚風俗,務正業以定民志。
訓子弟以禁非為,息誣告以全善良。
誠匿逃以免連株,完銀糧以省催科。
聯鄰居以弭盜賊,解仇忿以重身命。
——李姓
36、敬祖宗,孝父母,和兄弟,睦親鄰,勤耕讀。
講信義,禁非為,守法紀,忠國家,愛家庭。
——伍姓
37、(一) 人非父母不生,生而教養成人,其恩罔極 。故為人子,必常則左右就養,過則從容勸諫,病則伏侍湯藥,死則經營葬祭。聖人之德,本於人倫;堯舜之道,不外孝悌。能為孝子悌弟,則在野為循良之民,在國為忠義之士,其效豈不巨哉!同鄉共井,相見比鄰,雖不敵家人骨肉之親,然亦當和睦以相向,故必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有無相濟。
(二) 厚倫理,尊王法,救急難,和鄉里,勤本業,莫非為,周貧乏,謹祭祀。 ——吳姓
38、(一) 忠國愛家園,敬祖盡孝道。
立身德為首,禮義誠信高。
昭穆倫序定,同宗手足情。
立志創大業,勤儉致富經。
崇文嚴課子,向學益長智。
(二) 忠邦國,孝父母, 仁侍悌,義待人,
禮交往,信於誠, 智安身,廉立命,
勤尚業,睦宗親, 嚴課子,福鄉里。
——鄒姓
39、敦孝悌以重人倫,訓子孫以端士習,積烝嘗以隆追報,篤宗族以昭雍睦,勤農桑以資衣食,務節儉以備荒,善處事以息爭訟,廣積德以貽子孫,周婚喪以濟緩急,恤孤寡以免饑寒。 ——巫姓
40、讀書明理通孝義,上尊下友應分詳;
九族五倫綱常禮,切莫怠慢應謹記。
父母雙親恩情深,骨肉相依心連心;
莫受他人來擺誘,終生養老要盡孝。
平生至重守道德,仁義禮智信為本;
錢財乃為身外物,利益往來義要明。
為人處世應謙虛,人有教誨要傾聽;
取人之長補己短,集思廣益長才智。
經營交易守信用,莫貪暴利莫苛刻;
買賣運籌把商機,慢慢將成大富翁。
有志入士得功名,宦海茫茫要警省;
人情世故應關心,為公為民方為上。
——蘇姓
41、為官而仁,為民而忠,為父而慈,為子而孝,
為兄而友,為弟而恭,為叔而善,為侄而道,
為夫而義,為妻而貞,為朋而信,為友而誠。
——練姓
42、崇祀以敦孝思,耕讀以務正業,孝悌以隸家風,睦族以念同宗;尊師友以習禮儀,戒爭論以敦和好,擇配偶以選良家,戒賭博以遏遊蕩。 ——鄭姓
43、家規當法,家法當守,耕讀當為,勤儉當務,族義當盡;先祖訓語,嫁娶當慎;教子宜嚴,富而不驕,貧而無諂;遠族當認,祖墳當祭。 ——鍾姓
44、處於家者,守紀守綱;仕於朝者,為忠為良;
居於內者,和親和鄰;旅於外者,愛國愛鄉。
致力仁義,兄弟不爭;遵規守矩,無黨無偏。
——侯姓
45、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不凌尊長,不欺幼小。老者安之,少者懷之,強者抑之,弱者扶之。窮乏則貸周,急患難則維持保全。冠婚齊慶,喪祭齊哀。 ——俞姓
46、完國課以報君恩,敦孝弟以重人倫。
合宗族以昭雍睦,教子弟以保宗祧。
隆嫁娶以肅家風,嚴家訓以除姦宄。
厚祭葬以彰孝養,重焚獻以妥先靈。
崇宗親以聯恩義,賞有能以勵族姓。
——郭姓
47、聖諭當遵,孝悌當先,祠墓當展,族長當尊,宗族當睦,蒙養當豫,閨門當肅,禮節當知,職業當勤,節儉當崇,賦役當供,爭訟當息。 ——袁姓
48、知恩圖報,行俠仗義,思孝奉先,從善積德。
——聶姓
49、祭祖心誠,居安思源,重德重才,勤儉持家,
教子學賢,敬業上進,愛國愛鄉,和睦鄰里。
——夏姓
50、尚節儉以惜財用,隆學校以端士習;
黜異端以崇正學,講法律以警愚頑;
明禮讓以厚風俗,務本業以定民志;
訓子弟以禁非為,息誣告以全良善;
戒窩逃以免株連,完錢糧以省催科;
聯村組以弭盜源,解憂忿以重身命。
——凌姓
51、抒忠藎,報君國;敬祖宗,重本源;孝父母,樂庭幃;循禮讓,和宗族;崇正道,擯異端;篤兄弟,聯友恭;正夫婦,肅家門;勤誦讀,大顯揚;厚蒸嘗,崇祀事;潔祠堂,固墳塋;務農桑,足衣食;擇婚嫁,重匹偶;清國課,免催科;禁械鬥,息事訟;尊文獻,守矩矱;教子弟,革非為;禁下賤,振家聲;慎喪葬,崇古禮;積陰功,貽子孫;黜浮華,尚儉樸。 ——黃姓
52、以積錢財之心積學問,以求功名之心求道德。
以愛妻子之心愛父母,以保爵位之心保國家!
——蕭姓
53、孝父母,睦兄弟,和夫婦,序長幼,尊宗親,嚴內外, 訓子孫,勤職業,明義利,慎官守。 ——曾姓
54、為人修身不忘本,百事首重養育恩。
侍奉父母要孝敬,衣食起居應關心。
農耕商營動腦筋,創業勤儉是根本。
農牧果蠶種養勤,雞鴨魚豬全經營。
商業生意有學問,薄利多銷信息靈。
發家定要靠勤奮,吃喝玩樂是敗根。
滴水穿石持之恆,虛浮飄蕩難學精。
循序漸進莫鬆勁,鐵棒定能磨成針。
做事情緒要穩定,急躁盲行埋錯根。
處理問題下結論,須把是非先弄清。
他人有難樂助困,切勿乘機推火坑。
對其疾苦常過問,幫助解救盡其能。
為官做事身要正,作風高尚無邪行。
多與民眾相親近,甘當公僕勤為民。
保養身體少生病,愛護清潔講衛生。
居室內外勤打整,不讓污物髒地坪。
——傅姓
55、心存俗務,當持恭儉為本;慎行為務,汛愛親賢;維忠維孝,居朝廷克贊其君;貴不僭上,富不驕下,貧不濫取,急無苟免。 ——詹姓
56、源潔水清,身正影直;心中有愛,肩頭有擔;腹中有墨,胸中有識;目中有人,腳下有跡;上敬長老,下扶弱幼;左守孝道,右遵規法;眾助公益,齊心創業。——裴姓
57、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則民不敢慢,廉則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顏姓
58、修德以孝悌為本,興家以勤儉為本,
讀書以義理為本,律己以信慎為本,
做事以誠敏為本,處世以謙允為本,
待人以敬恕為本,養生以寧靜為本。 ——黎姓
59、耕者以勤儉為本,讀者以勉力為先;修身齊家,以孝事親,以忠事君;尊祖敬宗,敦宗睦族,敬長慈幼;孝友睦鄰,和讓謙遜;嫖賭莫占,偷劫莫為;貴莫嫌貧,賤莫失志;婚嫁則當聚賀,死葬則當盡禮;繼往開來,奮力進取,為國增光,為族添彩。 ——薛姓
60、凡我裔孫,合保嘉祥,愛此身發,不可毀傷。
四維八德,三綱五常,朝夕惕厲,莫敢或忘。
讀書明理,敬業圖強,克勤克儉,毋怠毋荒。
家門雍睦,鄰里讚賞,知過必改,靡恃己長。
福田廣種,善舉畢張,恪崇禮法,務戒囂狂。
願我族姓,怡怡雁行,同茲血脈,共協心腸。
徜違祖訓,神必加殃,輕則受罰,重則滅亡。
兢兢勿替,守此訓章,千秋萬世,永享蒸嘗。
——歐姓
61、「一家有教,一國觀感」,才能興「仁讓」。「居家切要勤儉,不可奢靡。待人宜謙,不可驕傲」、「立身貴高,不可同流合污」、「心存正直,天知神敬。心存欺詐,鬼禍災生」、「忍得一分,受用一分」 ——于氏家訓
62、(一)家不論貧富,子女不論賢愚,首在讀書;讀書則能窮理,窮理能格致,自可明修齊治平之道,非但不至為非作歹,且可為國家造就人才。
(二)幼年讀書,尤須專心一意,務要讀得字字分曉,不得自視他處,手玩他物。須背誦者,尤要熟背,使朗朗上口,可終生不忘。
(三)讀書有十則:靜坐則神清;澄思則理透;好問則識廣;多讀則學博;稿易則文精;功純則德進;勿泫奇而附會;勿穿鑿以聚疑;無臥薪嘗膽之志,則心思不苦;無破釜沉舟之勇,則功夫不深。
(四)人生有限,如奔電逝波;學問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五)讀書在勤勉,在有恆,在能吃苦。且記無怠惰,勿驕滿,勿自持聰明,勿廢於半途,勿安於小成。如此必可致大成,成大器。 ——林氏家訓
63、幼年起,莫嬌慣,學做人,行規範。文明語,多啟發,懂禮貌,人稱讚。 水火電,知安全,講衛生,體魄健。愛勞動,不懶散,喜動腦,多發展。少兒年,花蕊綻,形可塑,姿易展。 書山峻,敢登攀,學海闊,勤是岸。樂誦讀,善攻關,刻苦學,莫畏難! 有益書,要多看,黃賭毒,莫沾邊。 青壯時,放手干,志高遠,宏圖燦。學技術,多流汗,本領足,刮目看。 慎處事,不蠻幹,廣交友,勿貪玩。 力耕種,勿偷懶,尚勤儉,文武全。致富經,多尋探,昧心錢,不去賺。 習禮儀,知榮辱,爭先進,學模範。每日事,巧安排,計劃好,金百萬。教子女,勿比攀,嚴律己,身示範。 ——羅氏家訓
64、孝道當竭力,忠勇表丹誠; 兄弟互相助,慈悲無過境。勤讀聖賢書,尊師如重親; 禮義勿疏狂,遜讓敦睦鄰。
敬長輿懷幼,憐恤孤寡貧;謙恭尚廉潔,絕戒驕傲情。 字紙莫亂廢,須報五轂恩;作事循天理,博愛惜生靈。
處世行八德,修身率祖神;兒孫堅心守,成家種義根。
——范文正公家訓
65、忠君上 孝雙親 篤友愛 重祠墓 敬尊長 肅家門 謹嫁娶 親族屬 睦里黨 訓誦讀 崇勤儉 遵訓迪 慎交遊 戒興訟 戒姦淫 戒賭博 ——黃氏家訓
66、敬祖宗 孝父母 敬長上 友兄弟 教子孫 持節儉 戒好訟 戒唆訟 安生理 禁非為 ——盧氏家訓
文案來源:百度文庫,家訓經典,廣東家訓大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