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8年正月,晉王李克用病死太原宮,其子李存勖在靈前繼位為晉王。
李克用臨終時,交給李存勖三支箭,囑咐他要完成三件大事:一是討伐劉仁恭(李克用稱這是他養的一個白眼狼),攻克幽州(今北京一帶);二是征討遼國,解除北方邊境的威脅;三是要消滅世敵朱溫。
李存勖拿著三支箭,反覆掂量,怎麼才能很好地完成父親遺願:占據幽州的劉守光(劉守光是劉仁恭之子,此時的劉仁恭已經被劉守光關在大牢了)相對朱溫來說,實力較弱,如果能把幽州拿下來,既能樹威,又可擴大自己的地盤,一舉兩得。
李存勖打定主意,等待時機,消滅劉守光。
李存勖
劉守光這個人做夢也想當皇帝,他曾身穿赭黃衣服對將吏說:「我穿此衣面南而坐,可以成帝王之事嗎?"部將孫鶴為此力諫,他死活不聽。
911年8月,劉守光在幽州即位,國號大燕。「911年」聯繫到今天的「911」事件,劉守光稱帝伊始就不吉利。
有人評價劉守光昏庸迂腐,從稱帝這件事也看出,他很要面子,畢竟五代十國時期,稱王稱帝的事情常見,劉守光也想風光一番。
劉守光
李存勖得到消息,笑稱:「此等奴才也敢做皇帝!」但是,為了給劉守光一點面子,也為了不打草驚蛇,李存勖派太原少尹李承勛前去通使幽州,行鄰邦之禮。
劉守光非要讓李承勛以臣禮相見。
李承勛當然不從。劉守光覺得他不給自己面子,非常惱火,於是將李承勛扣押起來。過了一段時間又問:「到底稱不稱臣?」李承勛笑道:「燕王如果能打敗河東(李存勖在黃河以東),那我就向大王稱臣。」劉守光大怒,將他殺死。
不給劉守光面子,劉守光就把你的「面」拿下。
河東的實力,劉守光還是清楚的,晉梁並稱大國,他那點家底,在李存勖看來,根本不值一提。
11月,燕軍攻義武軍,義武軍節度使王處直向李存勖告急。
李存勖喜出望外,他等這一天好久了。
912年正月,李存勖派周德威率領三萬人會合鎮州、定州軍攻打劉守光,從祈溝關進入燕境,澶、涿、武、順各州很快被拿下。
劉守光被圍一年多,屢戰屢敗,見大勢已去,這才派客將王遵化送信給晉將周德威說:「我得罪晉王,迷不知返,現在患病,請替我向晉王解釋一下。"
周德威對王遵化說:"大燕皇帝還沒有到南郊祭天,怎麼到這個地步?我受命討伐僭亂的人,其他的事不知道。"
劉守光一看不出點血本不行了,於是,獻出絹千匹、銀千兩、錦百段,派部將周遵業對周德威說:"我王以實情告訴你,富貴成敗,人之常理;記住別人的功勞,寬恕別人的過錯是稱霸者的胸襟。劉守光去年狂妄,妄自稱天子,本意是不願在朱溫之下而已,哪裡料到晉王的大軍來包圍一年多,如今知道自己的過錯,請求晉王能寬免。」
周德威搖搖頭:拿著東西回去吧,這些東西你現在送來是晉王的,不送也是晉王的。
軟的不吃,硬的來不了。劉守光只好向周德威投降,但開出一個條件,「我要親自向晉王投降,晉王不來此,守光寧死不降。」
稱帝可以說虛榮心,要臣禮相見可以說迂腐,在兩次求寬免不得的情況下,不得不投降了,還提這樣的條件。要面子要到這個程度,也真的沒誰了。
好在李存勖不和劉守光計較這些,即使在這樣情況下,劉守光要面子,也給。
11月,李存勖帶著幾位大將來到幽州城外河東軍營。李存勖單槍匹馬到城下,折箭為誓,告訴劉守光:「只要出降,我必保你不死!不信請視此箭!」
劉守光早有了投降的打算,但他手下的李小喜勸他再觀望一段時間,或許還有生機。聽李小喜這麼一說,劉守光也覺得李存勖未必能破城,便不再提出降事宜。
看看,李存勖來給他面子了,他又有想法了:萬一李存勖不能破城,自己還能當皇帝,豈不有更大面子?
但讓劉守光想不到的是,當天晚上,李小喜逃到城外,投降了河東軍,並告訴李存勖:「幽州城空虛,彈盡糧絕,一戰必下。」於是,李存勖一聲令下,河東軍架梯撲城,很快就攻入城內。
劉守光帶著老婆孩子出城逃命,李存勖不費吹灰之力得到了幽州。
劉守光和老婆孩子逃亡滄州,惶恐之間,因為沒有「導航」,不慎迷路,走到燕樂縣境內,幾日都得不到飯食,劉守光派妻子祝氏到農家要飯,農家感到奇怪,詢問情況,祝氏卻以實相告,於是劉守光一行就被擒住送往幽州。
李存勖回到太原,把劉仁恭(入幽州城後捕獲)、劉守光父子捆在一起,獻於晉國太廟。劉守光將死之時,哭著說:"我死了沒有遺憾,然而勸我不投降的人是李小喜,如今罪人不死,我到了地下也不會安生。"
李存勖派人召李小喜,李小喜側目而視、斥責劉守光說:"你囚父殺兄,姦淫父妾,也是李小喜叫你做的嗎?"
這句話很有意思,值得琢磨。
李存勖命令先斬李小喜。
劉守光知道不能免死,大叫道:"晉王要恢復唐室,成就霸業,為什麼不赦免臣,讓我為你效勞?"他兩個妻子在旁罵道:"事已至此、活著還能有什麼作為?我們願意先死!"
可見,劉守光還不如兩婦人。
於是劉仁恭、劉守光及其妻子家人被李存勖所殺。
簫吹明月掩卷長嘆:劉守光「死要面子活受罪」,以致身首異處,何苦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