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二難處境:要正義,還是要人道?

2023-11-08     中外概覽

原標題:以色列的二難處境:要正義,還是要人道?

一位網友對以色列當前處境的感言,挺觸動我的。他說:

比哈馬斯10月7日恐怖襲擊更讓我憤怒的是,襲擊之後,全球轟轟烈烈的「反以」運動!太不公平了,太沒有正義了,這是對以色列的第二次襲擊,對所有10月7日恐怖襲擊受害者的第二次傷害。太不公平了!

他這段話是針對一個聲援巴勒斯坦集會視頻的簡短評論,這場集會發生在印尼雅加達國家紀念碑廣場,現場人潮洶湧,場面壯觀,據說有200多萬人參加,下面是一張現場圖片。

印尼倒也罷了,它是伊斯蘭國家,但世界上不僅印尼,在英國、美國也爆發了有白人廣泛參與的挺巴反以遊行。這個世界有時候真的讓人挺絕望的,暗無天日,令人窒息,感覺完全沒有說理的地方(值得慶幸的是,西方主流社會這次堅守住了當有的底線)。

是要正義,還是要人道主義?

在以色列所遭遇的雙重傷害中,一個重大的真理問題和哲學抉擇擺在了我們面前,那就是:當人道主義和正義發生矛盾的時候,我們應該優先考慮哪一個,是追求正義,還是堅持人道主義?

這個問題,本來不是問題,只要看了10月7日哈馬斯與加沙民眾(平民)的所作所為,憑直覺、憑常識、憑第一反應,憑藉其中的任何一點,都能知道應該如何做。但是,很多人卻因為各種人為的原因,失去了基本的理智。完全被他人、被媒體所欺弄和誤導。

好吧,那就討論一下正義和人道的關係。

討論這個問題,一個至關重要的道理必須提出來,那就是耶穌基督所說過的有關的話,他說,要「愛人如己」;他還說,「有人打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他還為殺害他人禱告,「父啊,原諒他們,他們所做的他們不知道",他還特別提倡同情和憐憫,他曾「違背」律法赦免犯了死罪的人,根據耶穌基督這些話語和行為,理當人道至上、憐憫至上。

耶穌是對的嗎?當然是對的,我完全贊同嘆服,沒有絲毫懷疑,但問題是,對於這些話人們應該正確地理解,要有愛,但不能濫愛;要行義,但聖經還說不要行義過分;要拯救和憐憫,但聖經還說不要把珍珠丟到豬前。

因此,對於恐怖分子,對於那些頑固不化的人,必須以牙還牙,甚至要加倍俸還。個人認為,根據那天恐怖分子的行為,以色列不但有權自衛,而且應該可以使用一切方式、一切武器進行報復,以實現正義。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正義要先於人道,正義第一。

有人說,即便可以打擊恐怖分子,但不應該傷及平民,不應該禍及婦女兒童。因為平民傷亡,輿論的譴責鋪天蓋地沖向以色列。這種觀點看似有道理,問題是,以色列該怎麼辦?如果你是受害者,你怎麼辦?恐怖分子的罪惡就此放過嗎,如果放過這滔天的罪惡,那正義在哪裡?

一個更為關鍵的問題是,即使你原諒了他們的這次偷襲,他們也絕不會就此收手,下一次他們還會如法炮製,襲擊後就躲到「平里」裡面,然後還會有第三次、第四次、第無數次,過去幾十年的歷史已經無數次地證明過。正如以色列的建國元老梅厄夫人曾說過那樣:

如果巴勒斯坦放下武器,會迎來和平;如果以色列放下武器,將不再有以色列。

因此,必須要懲治邪惡,而且要除惡務盡。至於說到平民,平民是無辜的嗎?回想一下襲擊當天,無數平民興高采烈,欣喜若狂,這完全是同謀。你或許會說到婦女兒童,說到這個問題,這裡不便深入探討,再者也需要更多的文字,為避免文章太長,我只說一句,正義優先絕對沒有問題,人道主義不應在考慮之列。如果你一時難以明白,先接受它,再慢慢消化。

而且,也不應該忘記,事實上以色列每次空襲,對平民都進行了通報,有時候一個目標通報竟多達五、六次,可謂仁至義盡了。通報再不走,那就是自己的責任了。儘管如此,以色列仍然盡最大可能避免平民傷亡,如果不是如此,現在死亡的人數就不是一萬多人,三、五十萬以上都是正常的。設想一下,如果以色列和哈馬斯角色實力換位,哈馬斯執行對以色列的空襲,那麼死亡人口過百萬都是可能的。內塔尼亞胡說,以色列軍隊可能是世界上最道德的軍隊,我還真差不多相信這句話,我甚至以為,這種白左意識可能正是其遭受今日遭受重創的報應。

總結而言,關於人道和正義,對於正常的人類來說,人道為先,人道優先於正義,提倡憐憫和寬容精神;但對於非正常人類來說,對於恐怖分子和頑固分子,就不應該提人道二個字,不可對邪惡行為有半點縱容,唯有追求正義。通過堅決的行動,確保邪惡付出應有的代價,維護正義的尊嚴與價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2d761aaf363a0dd203346c4ebb2c2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