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煜華:婚後三天丈夫參軍,苦等54年才知丈夫早已犧牲

2023-09-11     文史風雲

原標題:池煜華:婚後三天丈夫參軍,苦等54年才知丈夫早已犧牲

1929年大年初二,池煜華、李才蓮夫婦剛完婚三天,丈夫就不得不上前線參戰。

池煜華依依不捨的送別丈夫,李才蓮則對妻子說:「守好家、多識字,多為紅軍做事。」

妻子池煜華說會一直等著丈夫回來。

殊不知這一等就是54年,原來丈夫22歲時早已犧牲......

青梅竹馬

池煜華出生在江西一個名叫「茶園鄉」的地方,她的父母親人都是貧苦的農民。

可家中人口眾多,僅靠父母賺取到的微薄的薪水,根本養不活這一大家子人。

所以當父母知道李家在找「童養媳」的時候,毫不猶豫就把池煜華送了過去。

舊時江西一帶普遍存在「童養媳」的風俗。

根本原因是因為某些家境貧窮、生活質量低下的老百姓,怕自己的孩子長大後找不到媳婦兒,於是就從一些外來的、家境更加貧困的家庭,將幼女「買回來」,等長大了,就結婚。

可童養媳在成為真正的媳婦之前,在夫家的待遇往往非常差,動輒打罵。

不過,池煜華卻是幸運的。

因為她的「小丈夫」李才蓮,是個非常正直且富有同情心的人。

他會教池煜華識字、幫她幹活、在她想念親人的時候陪伴她……

總之,李才蓮是池煜華有生以來第一個朋友,也是她在那個冰冷的舊社會中遇到的第一抹溫暖。

1929年春節前夕,李家人覺得池煜華已經成年,可以成婚了。

於是,在長輩的主持下,兩人結婚了。

在池煜華看來,她與李才蓮青梅竹馬,對對方知根知底,李才蓮性格敦厚老實,從小到大對她都很好,相信未來他們一定會過上幸福的日子。

然而萬萬沒想到的是,分別來得如此之快。

毅然參軍

原來,上學之後,李才蓮深刻意識到現在國家的狀況,在老師的帶領下,他開始秘密參加革命活動。

15歲那年,他已經在當地共青團中擔任重要職位了。

婚後第三天,李才蓮接到上級部門的指示,需要儘快回到革命隊伍中。

因此,儘管對新婚妻子十分不舍,他還是選擇了離開。

於是,在大年初二的清晨,池煜華沉默著幫李才蓮收拾好行囊,夏冬兩季的衣裳、乾糧、糧食、跌打藥物……

隨後,夫妻倆悄悄走出家門。

池煜華送他到村口,目送他離去,直到他走了很遠很遠,池煜華都不曾離去……

李才蓮離家之後,池煜華想要追上丈夫的步伐,於是便也決定參加革命。

於是,她一邊照顧一家老小,一邊照著丈夫留下的一些書本讀書識字。

在這之外,她還積極參加婦女工作,幫助當地革命軍。

沒過多久,因為工作出色,她被上級部門任命為區蘇維埃婦女部部長。主要的工作就是為紅軍籌集軍糧、為紅軍發掘有生力量,擴充這支紅色的革命隊伍。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幾年中,池煜華也在革命工作中逐漸成長,已經不是當初那個單純無知的農村婦女了。

她知道自己的丈夫,在做著一件非常危險卻又非常光榮的事,她在為丈夫自豪的同時,對他的思念也越來越深。

因此每當遇到從前線上回來的紅軍,她都會問上一句:「同志您好,請問您認識李才蓮嗎?」

時間飛逝,幾年過去,她都沒有尋找到一星半點丈夫的消息。

直到第四次反圍剿獲得勝利,她才知道,原來李才蓮現在就在江西寧都,擔任當地兒童局書記。

久別重逢

得到這個消息後,池煜華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思念,她徒步跋涉五六天,終於找到了朝思暮想的丈夫。

夫妻重聚,池煜華激動地淚流滿面。

而一向波瀾不驚的李才蓮也激動無比,兩夫妻互訴衷情,擁抱在一起傾訴這些年的想念。

不過,國家正值危難之際,無論是池煜華還是李才蓮,都有自己應當完成的事,他們不可能為了自己的兒女情長,拋棄自己的責任。

因此,六天之後,在李才蓮的目送下,池煜華離開寧都,回到了家鄉。

她堅信,等到戰爭結束那天,他們就可以天長地久地在一起了。

可惜池煜華不知道的是,這一別,竟然是一輩子。

1935年,在第五次「反圍剿」戰役中,因為戰略錯誤,我軍「反圍剿」失敗,損失慘重,不得不進行戰略轉移。

而在撤離的過程中,李才蓮率領的第七團遭到了國軍的圍追堵截,因為無法與閩贛省軍區取得聯繫,為了不被「包餃子」,李才蓮兵行險招,準備帶領部隊到瑞金童缽山暫避一下。

沒想到,國軍就是故意把他們逼到童缽山,此時的童缽山就是一個大型陷阱。

在了解情況之後,李才蓮知道他們已經退無可退,於是他帶領部隊與國軍展開了正面戰鬥。

然而敵我力量過於懸殊,加上隊內還有姦細在背後「開黑槍」,一場血戰之後,第七軍團全體成員壯烈犧牲,李才蓮犧牲時年僅22歲。

一生的等待

遠在家鄉的池煜華,並不知道丈夫已經去世。

在那個艱難的戰爭年代裡,她受盡苦難,就連她和丈夫唯一的女兒也在逃亡路上早早夭折。

她的精神有好幾次都在崩潰邊緣徘徊,要不是還有丈夫這個念想,她可能早就倒下了。

然而,一年、兩年、三年……時間在消逝,池煜華在老去,但李才蓮卻始終沒有出現。

當年那個笑靨如花的少女,已經變成了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奶奶。

她守在那個古舊的村子裡,等待那個不知何時才能歸來的良人。

直到1983年,組織上的尋找工作終於有了進展:原來,李才蓮22歲那年就已經犧牲了……

池煜華得知消息後,悲痛不已,她抱著自己這些寫給丈夫的、永遠無法寄出的信箋,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無聲地訴說著對丈夫的思念。

結婚3天、相聚6天,短短9天,便是這對夫妻的一生。

2005年,池煜華老人去世了。也許她在另一個世界,已經與丈夫重逢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2c15fb4458ecca560ecb79a2633cf6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