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本海默與錢學森、錢偉長曾是同事,與多名中國科學家有交集

2023-09-04   納蘭澤

原標題:奧本海默與錢學森、錢偉長曾是同事,與多名中國科學家有交集

在最新上映的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電影《奧本海默》中,以奧本海默為主角回顧了美國通過曼哈頓計劃製造出原子彈的全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有超過4000名科學家曾在其中進行研發,其中還包括了中國的著名科學家,解決了鈾濃縮和原子彈鏈式反應無法延續問題的吳健雄。

吳健雄被譽為「東方居里夫人」,也被西方譽為「原子彈之母」,曾擔任美國物理學會會長,並獲得過美國物理學最高獎沃爾夫獎和美國國家科學勳章。

他父親曾在洋務派領導人盛宣懷創辦的南洋公學學習,之後回到家鄉創建了明德小學,讓吳健雄得以獲得科學啟蒙。

吳健雄從國立中央大學(今南京大學)畢業後,前往美國加利福利亞大學學習並取得了物理學博士學位。博士畢業後,吳健雄進入了哥倫比亞大學原子彈重點研究實驗室從事研究工作,並因此受邀參加了曼哈頓計劃。

二戰結束後,受麥卡錫主義的影響,她和同為物理學家的丈夫袁家騮一起加入了美國國籍。直至1972年尼克森訪華,中美關係破冰,兩人才得以有機會重回祖國,並為我國的科學事業付出了大量的心血,還把自己的積蓄都捐給了家鄉的教育事業。

在電影中,曼哈頓計劃成功後,奧本海默受到史特勞斯邀請前往普林哈頓高等研究院當院長。但電影沒有交代的後續是,奧本海默不久就邀請了楊振寧和李政道加入團隊。

奧本海默非常喜歡這兩位年輕人,曾表示他最喜歡看到的景象,就是楊振寧、李政道走在普林斯頓的草地上。

在一次對楊振寧的訪談中,他也談到了奧本海默這位良師益友。楊振寧表示,當時受到安全許可審查的奧本海默曾想將院長之位傳給他,但他因為對於行政事務的不喜,喜歡專心從事科研而婉拒。

還有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奧本海默加入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是在1947年。而1945-1947年,奧本海默受邀到加州理工大學任教,一直到他離開去到普林斯頓大學。

在加州理工學院,奧本海默還和兩名中國科學家是同事,那就是中國「兩彈一星」元勛錢學森和錢偉長。

錢學森和錢偉長對於我國科學事業和國家發展的貢獻居功至偉,不用贅述了。

錢學森於1929年9月考入國立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這所大學現在可能很多人都不清楚有多厲害,但可以和大家分享的是,1949年全國解放後,這所大學被一分為五,是西安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台灣交通大學的前身。而國立交通大學前身,正是前述提到的盛宣懷於1896年創建的南洋公學。

1935年,錢學森以清華大學的公費留學生身份留美進入了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學習,之後轉到了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

在加州理工學院,錢學森拜在現代航空學奠基人之一的西奧多·馮·卡門(von Karman)門下,獲得了他的親自指導。馮卡門算得上奧本海默的師兄,於1906年進入哥廷根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師從現代流體力學創始人之一的普朗特。奧本海默則是1926年進入哥廷根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天賦異稟加上接受馮卡門的指導,錢學森的成績和能力突飛猛進,僅僅3年時間,錢學森就拿下了加州理工學院航空工程碩士學位,以及航空、數學博士學位。

1938年畢業後,錢學森留校任教並從事研究工作,直到1955年回國。在1945-1947年期間,恰好和奧本海默成為了同事。

1948年,錢學森退出了美國空軍科學顧問團,並辭去了美軍相關研究職位,醞釀回國。不料美國支持的國軍敗退台灣,新中國成立。緊接著美蘇陣營對立,韓戰爆發。伴隨著麥卡錫主義的興起,錢學森被軟禁,直至5年後在國家的不懈斡旋下最終得以回國。

另一位「兩彈一星」元勛、世界著名物理學家錢偉長於1931-1937年在清華大學物理系學習,並在清華大學物理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

清華大學物理繫於1926年由我國近代物理學奠基人之一的葉企孫建立。

葉企孫出生於1898年。1911年,年僅13歲的葉企孫考進了清華學堂,即如今的清華大學,是清華大學的第一批學生。

在1909-1911年清華大學籌建的三年期間,梅貽琦、胡適、趙元任、竺可楨、胡剛復等人被率先派往留美。梅貽琦後來成為了清華大學的校長,奠定了清華大學的校格。胡剛復則是中國近代物理學的另一位奠基人。

不過,葉企孫就沒有前輩那麼幸運了。剛進入清華學堂不久,中國就爆發了辛亥革命。清政府被推翻,清華學堂也停學了。1913年清華學堂復學,才智過人的葉企孫再次考入。

1918年,葉企孫被派往美國芝加哥大學留學,師從後來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布里奇曼。1920年,畢業後的他進入哈佛大學繼續深造,直到1923年回國。

而奧本海默於1921年進入了哈佛大學。算起來,葉企孫也是奧本海默的師兄。

葉企孫回國後,積極籌建了清華大學物理系,並於後來擔任了西南聯合大學理學院院長,這才有了錢偉長就讀清華大學物理系的前提。

1942年,錢偉長從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應用數學系理學博士畢業,受邀進入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擔任噴射推進研究所研究工程師。

1942-1946年,錢偉長在馮卡門的領導下,和錢學森一起在航空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並在此期間和奧本海默成為加州理工學院的同時。

錢偉長和錢學森一樣歸心似箭,但錢偉長行動的更早一些。

抗日戰爭結束後不久,錢偉長就著手回國。此時,中國處於美國支持的國民政府的領導下,麥卡錫主義也並未興起,錢偉長得以順利回國,並回到了母校清華大學物理系任教。

所以,這個世界就是那么小也那麼奇妙。一個以西方人主導的現代科學世界當中,卻有那麼多中國科學家也融入其中,他們跟隨著巨人的腳步,與巨人一起共事,最終也成為了巨人,影響了世界,也推動了新中國的崛起與發展。

好了,今天就聊到這裡。OVER。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