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兩個孩子的職場媽媽,曾有多年的教育經驗、心理諮詢師。
上周末我代表我們單位去參加了一場「兒童心理健康繪畫療愈活動」,參加活動的是11名6歲——8歲的孩子。
活動開始是簡單有趣的搶位小遊戲,每個孩子先靜靜的觀察夥伴們的特點,有長頭髮的、有穿粉紅外套的、有穿球鞋的、有穿黑色褲子的……然後老師先做示範主持唱「甜甜圈,圈外里,圈,長頭髮的女孩」,「長頭髮」們和老師就速度離開原位去站到剛挪出來的空位上,如果動作慢了,沒有位子了,就是下一個小主持,重新開啟新的一輪「甜甜圈」遊戲。
所有孩子都有被圈、被搶位、做小持人的機會,在老師的帶動下,嘻嘻哈哈,玩得很開心。
從自信到自卑,我親眼見證了一個媽媽如何毀掉孩子的自信心!
輪到一個小女孩被「圈」做小主持的時候,活動卡住了,站在原位一動不動。
小姑娘的媽媽走上前,先是小聲的說,「去啊,快去,快去!「 ,接著稍用力的推搡,聲帶厲色」去,喊你去!!「,再著用手拍打頭部,帶吼聲」叫你去,這點膽點都沒有啊?沒出息…「小女孩哇哇大哭起來。
老師連忙過來,扶住小女孩肩膀,低頭給小女孩說」沒事,沒事,不想當小主持沒關係「,抬頭對媽媽說:「媽媽是吧?要不,您先出去,活動結束您再來接孩子?您出去看同步直播是一樣的?」
媽媽朝孩子丟了一個嫌棄的白眼,恨恨的出教室了,小女孩在老師和夥伴們的安撫下漸漸平靜下來,繼續參加活動。
接著是自描環節,每個孩子領到一張A4紙、一支彩筆,在紙上畫自己的樣子,可以畫自己喜歡的形狀,可以畫樹、太陽,只要所畫的東西能夠有自己的一些特點就行。畫完以後,孩子們輪流站起給大家介紹自己。
有的畫了一個圓形,給大家介紹「我畫的是球,我喜歡踢球,我跑得也很快,體育老師說我足球小王子…「
有的畫了一片樹葉,說「我畫的是樹葉,現在空氣太差了,我在小區花壇里種了一棵樹,每天澆水,希望小樹可以長出越來越多的綠葉…「
每個孩子都陸陸續續在老師的引導下完成了介紹。
輪到小女孩時,又卡住了,無論老師怎麼溫聲鼓勵,就是不敢。
老師蹲下身,輕聲問到「你畫的畫,老師可不可以看?夥伴們可不可以看?」小女孩猶猶豫豫、遲遲疑疑,最終輕輕點頭,說」好「。
老師拿起來畫眼睛一掃,畫上是非常簡單的塗鴉,但能看出畫的是一個扎著辮子的小女孩。
老師誇張的輕呼「哇,太美了,好美的小女孩,你畫的是你自己嗎?」小女孩羞澀點點頭,老師扶著小女孩走到中間主持位,給孩子們一一展示了畫,然後是一段有趣的對話。
老師輕輕撫摸著小女的兩條辮子,連輕扶邊開心問:「哇,我們一起看看,畫上這長長的、美麗可愛的小辮是不是這位小女孩的辮子呀?」
孩子們大聲回應「是!」
「可不可愛呀?」
「可愛!!」
……
老師帶著孩子們從小女孩畫上的辮子、劉海、說到了紅紅的臉蛋。總之一通「好看」、「可愛「下來,小女孩木木的臉上漸漸有了笑容,眼睛開始晶晶亮。
突然一下子又哭了,小女孩低聲喃喃道「媽媽不喜歡我,一點也不!」
我一下怔住了,內心湧起濃濃的憐憫之心,眼眶濕潤了。老師微笑著的臉也慢慢轉為凝重,哽咽著說「不會的,不會的!」
活動結束後,我和老師特地找到了小女孩的媽媽,本意是想聊聊孩子遊戲中的表現和我們發現的家庭教育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和擔憂。
老師剛一開口「孩子媽媽,孩子在活動中整體參與度是挺高的,就是稍稍有點內向……」話沒說完,這位媽媽腦袋一搖三擺,大嗓門吐槽起來「唉,這娃娃,不知道遺傳了那個,笨得很呀,又膽小,好像隨便那個都要吃了她樣;都二年級了,1+1有時都要寫錯,咋整嘛,打也打了,罵也罵了,補課費也交了…」說著,竟然嚎啕大哭起來了。
老師無奈的轉而去安慰這位媽媽去了。
一時間,我腦補了許多畫面,一位愛深恨切的媽媽的育兒日常:
某個清晨或午後,媽媽抬頭後了一眼小女孩,媽媽就在心裡嘀咕,「我的女兒我是很精心的培育了的,她以後要當教授、警察或老師…」;
某個晚上,亮堂堂的燈光下,檢查作業的媽媽發現一個小數點沒標好,順手拿起桌上的筆頭朝女孩頭上敲去;
某個放學的下午,小女孩出來遲了,媽媽可能等了好一會兒,劈頭問到「咋這麼遲才出來?「 」老師在給我講錯題」,」你說你有啥出息,被老師留堂了哇,老師講也是這是白講,還當老師,你這樣子當得成老師啊,狗屁老師…「
某個無限失望的瞬間,媽媽悲從中來,「怎麼樣樣不行啊,究竟怎麼回事啊?「
……
我心裡一陣心痛,好想和這位媽媽說叨說叨。
剛出世時的小嬰兒,軟軟白白的小個兒,你一點點養育大,無論孩子是什麼樣,她都是你的心肝寶貝,你傾注了很多很多的愛,她應該歡笑、雀躍在陽光下,像小樹苗一起安靜、從容、肆意的成長;
孩子與媽媽的連接是一生,陪伴卻可能只有幾年,等她大一點點,她將有她的遠方,而留給你的只有背影,那個時侯,你希望她是濃濃的不舍還是忙不迭的逃離、是帶著一切準備就序的自信還是張皇失措的恐慌;
這世界風清雲淡,多美,天不會塌、地不會陷,只要孩子勤快,她一定餓不死的,教會她在平凡的生活中如何快樂自洽,才更重要;
所以,
試著讚美她,,讚美會像魔術,解縛孩子的心靈和身體,讓她自在、自由的呼吸和成長;
試著鼓勵她,沒有誰生下來就什麼都會,惟有鼓勵會創造勇氣、力量、興趣讓孩子什麼都學會;
試著學會安靜平和的等,你春天在陽台上種一棵花,你會給它澆水、施肥,也許是一個普通的、不經意的清晨你發現,花,就開了。
作者:等風來
兩個孩子的職場媽媽,左手執筆右手帶娃,喜歡讀書、寫作、畫畫、堅信即便生活一地雞毛,內心也要擁有自己嚮往的詩和遠方,關注我,持續給您提供更多育兒乾貨。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