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孩子「手機難」,家長做到以下三點,輕鬆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

2023-09-05     陪寶寶寫日記

原標題:遇到孩子「手機難」,家長做到以下三點,輕鬆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

意識到孩子有「手機難」的事件起因

前段時間,單位臨時通知加班,同事何姐不得已將自己8歲的孩子帶到了單位。何姐將孩子安置好後,讓他自己做作業,就跟大家一起忙碌工作了。

可是不一會兒,孩子就坐不住了,哭鬧到:「媽媽,我不想寫作業了,我要玩手機!我要看電視!」「我現在正在忙,手機不能給你,乖,先把作業寫完,好不好?」何姐忍不住發飆道。

懼於何姐的母親權威,孩子不敢再鬧騰,繼續埋頭寫著作業,但是肉眼可見的在座位上開始了磨皮擦癢,不停扭動身體,顯得十分不安分,很明顯,對於不讓玩手機,只能做作業這件事,他非常的不情不願。

後來,我專門問了何姐,孩子明明才8歲,這麼小的年紀,怎麼「手機癮」就這麼大了呢?何姐無奈地搖搖頭:「這都怪他爺爺,孩子小時候經常又哭又鬧,很不聽話,他每次看到孩子一鬧就給他玩手機,還很得意的說孩子一玩手機就不鬧了,聽話多了。後來時間久了,孩子就上癮了。」

「唉!」何姐顯得十分無奈,她繼續說:「現在玩手機的後遺症全跑出來了,孩子的專注力非常差,在學校還好一點,一回到家,根本靜不下心來,做什麼事情都三心二意,心心念念的想玩手機,不給就鬧騰」

仔細思考給孩子玩手機真有這麼大的「殺傷力」嗎?

同為媽媽的我,也非常擔心孩子今後也變成這樣,這並不是現在某一個小家庭的個例,已經成為了現在很多人擔心的一個社會問題。

國外有研究表明,幼兒玩手機時間過長,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存在極大的危害。我國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也提到了,過量使用電子產品,可能對幼兒語言、智力、心理等方面產生不可逆的影響。

相關科研人員也指出,當前科技產品尤其是手機畫面的頻閃速度非常快,甚至遠超過電視機,孩子發育不夠完全,大腦根本沒辦法完全的對手機畫面進行「理解」,整個大腦時刻處於被動接受信息的狀態,這就導致了,玩手機的時間越長,孩子的大腦運行就會時刻處於疲憊狀態。而大腦在運作中,會不斷釋放出腦電波,長時間玩手機,會導致釋放腦電波的這個狀態發生異常的變化——負責思考的β波會減弱,負責催眠的α腦波會增強。

因此,對孩子而言,玩手機僅僅只是眼睛對信息的一個過濾,孩子一直在被動接受手機傳達的各種信息,這種被動的輸入方式,孩子根本沒有辦法全部的消化各種信息內容,讓孩子逐步喪失了主動思考的意識。久而久之,也就會出現上述情況,孩子會專注力下降,缺乏耐心,脾氣暴躁。

通過以上了解,我弄清楚玩手機對孩子的危害之後,當即開始了對孩子的戒除手機癮的行動。從何姐孩子的情況來看,直接暴力干預肯定是行不通了。況且這年頭,電子類產品太多了,沒了手機,還有平板,還有其他數碼類產品,完全讓孩子處於一個與手機「隔離」的環境也不現實。但是作為家長,為了孩子的健康,必須想盡各種辦法來將手機的危害降到最低。

如何降低玩手機帶來的不良影響,必須要謹記三個方面

1、限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

我跟孩子進行了深入的談話,與孩子進行了約法三章,不管多麼感興趣的手機遊戲也好、動畫片也好,每天玩手機的次數不能超過兩次,每次不能超過15分鐘。並且我對孩子玩手機姿勢、與手機保持的距離,都做了要求。

我要求孩子玩手機不能一動不動,每次玩完手機後,必須要起來走動,再向遠方瞭望,必須要讓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而且上午玩了手機,只能下午或者晚上才可以再玩。同時要求必須得坐著玩手機、與手機保持一定距離。懲罰措施就是,一旦違反就會取消當日玩手機的「份額」。

剛開始,孩子接受起來很困難,也很牴觸,總喜歡用自己認為舒服的姿勢玩手機,特別是看到自己感興趣的動畫片,簡直是不看完不罷休。但是每當這個時候,我都嚴厲的禁止了他,並且不管怎麼哭鬧都堅決不妥協,告訴孩子要麼遵守約定,要麼接受懲罰。最終,孩子都乖乖的接受了。

2、要主動幫助孩子選擇玩手機的內容

現在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手機軟體會根據孩子一直觀看的內容進行針對性的推薦,要想孩子在玩手機的過程中還能學習到知識,不僅僅只是玩手機,挑選一個有益且讓孩子感興趣的內容就很必要。

要儘量選擇信息量不大的內容,挑選適合孩子年齡段觀看的內容,杜絕孩子處於被動接受,損傷大腦發育。家長儘可能的挑選一些簡單、具有教育意義的手機內容讓孩子觀看。包括手機遊戲,也要儘可能選擇一些互動性強,能夠讓孩子主動思考的遊戲內容。

3、通過其他方式替換手機轉移孩子興趣

做到上述第1、第2點,僅僅只是「治標」,並非「治本」。

要擺脫孩子對手機的依賴,最主要的是要幫助孩子轉移注意力,讓孩子對更多的事物產生興趣,不斷擴大他們的生活圈、興趣圈,挖掘更多孩子感興趣的愛好。比如:陪孩子一起閱讀書籍或者每天安排閱讀時間;鼓勵孩子參加足球、籃球、游泳等運動;嘗試更多活動,類似閱讀、寫作、繪畫、樂器等;到戶外去結交更多的小朋友;制定野外郊遊計劃,帶孩子去爬山、採摘等。

很多喜歡玩手機的孩子,都是因為家長陪伴的時間太少,孩子只能靠玩手機來打發時間,導致了越無聊、越依賴,最終成為了「手機難」的惡性循環。現實里可以發現,孩子的天性的活潑亂動的,一旦發現更有趣、更新鮮、更好玩的事物時,手機對於孩子而言就沒那麼大的吸引力了。

寫在最後

手機不是洪水猛獸,家長們一定要有耐心,自己要靜下心來陪伴孩子,不能因為孩子喜歡玩手機就對孩子凶神惡煞,認為孩子不可救藥,從手機里讓孩子學習一些新鮮事物對孩子而言也是好的。但凡是都逃不過「過猶不及」的道理,玩手機也一樣,一定孩子沉迷其中,就必然會出現負面影響。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27a143b4332b48195d5c7d20bbe3d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