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欲重組供應鏈,有多少製造業會回流?那蘋果公司呢?

2022-03-07     樂點科學視角

原標題:歐美欲重組供應鏈,有多少製造業會回流?那蘋果公司呢?

近期,歐美國家包括日本都傳出了欲重組國際供應鏈,將生產基地撤出中國的消息。那麼對企業來說,撤離的意願有多大?根據美國商會聯合普華永道諮詢公司所做的一份調查,超過70%的美資企業表示不會因為疫情的影響而將供應鏈從中國撤出。國際供應鏈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系統,它由一系列生產設施和上游的原材料供應商,中游的加工環節組成。隨著世界經濟逐漸實現全球化,國際供應鏈已經很大程度上進行了重組,大部分低附加值產業流向發展中國家,其中以美國進行得最為徹底,近二十年來,美國已經流失了三分之一的製造業崗位。家電,電子製造外包成為世界500強企業最流行的經營模式。由於大量製造環節的流失,許多歐美國家逐漸轉向服務業,產業經濟出現空心化。

此次新冠病毒的爆發,很多國家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美國紐約州州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我們需要的口罩來自中國,我們需要的手術服來自中國,呼吸機來自中國,如今過了那個階段,我們需要檢測試劑,也來自中國。紐約的情況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美國經濟對中國的高度依賴。因此,美國提出製造業回流也就不奇怪了,對於回歸美國的企業,美國提出可以免除遷回本土所產生的費用。

但是根據美國商會的調查數據,70%的企業不會考慮遷移,這也意味著回流的美國企業低於三成,其中還包括一部分搬遷到第三國,而真正能遷回美國本土的製造業少之又少。從美國醫療用品生產的現狀來看,3M公司,霍尼韋爾,美敦力,通用電氣,杜邦等都在中國擁有龐大的生產和供應基地。像杜邦在中國擁有50多家獨資以及合資企業,員工總數超過7500人。而3M公司在中國擁有12家公司和11個生產基地。全球最大的醫療器械提供商美敦力在中國擁有4個生產基地,一個醫療創新中心和一個研發中心。對於規模龐大的生產體系來說,大批製造業回歸美國是不現實的,因為美國已經沒有足夠的人力和供應商,當然不排除個別的生產製造回流,像霍尼韋爾就決定擴建美國的一個口罩生產線,預計帶來500個工作崗位。

作為最具代表性的美國企業,蘋果公司的一舉一動都會產生重大影響。儘管蘋果在中國沒有直接的生產設施,不過通過蘋果供應鏈,蘋果公司旗下超過60%的產品得以在中國製造完成。蘋果公司財報顯示,蘋果在全球有18個組裝工廠,其中中國有14個。儘管去年美國最後的一條生產線被保留了下來,但是其他工廠回歸美國的可能性很小。即使考慮搬遷,EMS企業只會考慮去成本更低的第三國。像代工AirPods立訊精密就已經在越南建立了一個新的生產基地,富士康,和碩,緯創都在印度擁有智慧型手機工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23a5682d2948d48f0b28a6bc63c66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