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有很多的人在歷史進程中成為了曇花一現的炮灰,當然,也有很多人主宰著歷史的走向。但是歸根結底是時勢造英雄,唯物史觀說歷史是人的意志堆成的物質,所以說英雄是在時勢的影響下才能成為英雄。
領袖也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並不是他選擇了人民,而是人民選擇他,給了他這個建功立業的機會。但有些人就不這樣認為,他認為是英雄造就了時勢。抗戰後期,一個甲級軍功的革命戰士從一個英雄變成一個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在一輛轟鳴而過的日軍鐵路車上很多個穿著便衣的男人,他們趴在了火車上,正在同車廂里往外扔出一些戰鬥武器。而為首的人就叫徐廣田,他是這個鐵道游擊隊的隊長。現在他正在奉組織的命令從日軍的火車上取一些器械來打擊日軍,這就是徐廣田的工作。
在革命戰爭年代,徐廣田生活在一個底層的家裡,他從小饑寒交迫,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這讓他更加痛恨這個社會。他立志想要建立一個讓農民都能吃上飽飯的好社會,在迷茫中,他看到了正處在曙光中的黨組織,馬上就投身於黨組織來進行革命事業。
雖然他是農民,也大字不識一個,但是從小生活在鐵路邊的他對於過往的日軍和鐵路行進的路程已經到了爛熟於心的程度。所以當他加入了黨組織的革命隊伍的時候,組織上就安排他在鐵路邊上遊走,作為一名鐵道游擊隊的隊員來進行對敵工作。
他的工作做的很好,並且也在當時給日軍造成了不小的騷擾,也為我軍提供了一些很大的幫助。就這樣,他手下帶領幾十個戰士成為了當時紅極一時的鐵道游擊戰鬥士兵,有著無上的光榮和功勳,經常為我軍起到前鋒作用。
在此過程中,他的家人都被日軍殘忍的殺害了。但是他並沒有將此當成一次挫折,反而化悲憤為動力,將槍口更加對準的侵略我國的日本軍隊。正面戰場上我軍不能與其硬碰硬,但在敵後戰場上,日軍卻極其害怕游擊隊,並且時不時的想要圍剿我們,卻屢次被徐廣田化解。
在屢次的戰鬥中,徐廣田積累了更多的實戰經驗,所以黨也十分看重他,讓他把自己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教授給廣大的還沒有上過戰場的士兵。這一行為讓徐廣田感到十分驕傲,他認為自己作為一個中國人,在一個自己的家鄉,終於做出了為人民有益的貢獻。
他是十分值得驕傲的,在以後的戰鬥中,徐廣田更加卯足了勁帶著自己的隊員趴火車,和氣勢兇猛的日本軍進行敵後戰場的對抗。儘管日軍的殘暴和掠奪並沒有中斷,但是他發揚他們鐵道游擊隊的戰鬥精神,組織戰士制定計劃讓武器彈藥都能夠有序的從日軍的火車運送下來。
戰士們喜歡著和老百姓一樣的服裝,拿著殘破不堪的武器,一次次在戰鬥中前行。因為徐廣田頗有戰績,所以組織上把他做為甲級戰鬥英雄的事跡來宣傳,他自己的父母、家鄉的父老也都知道他的名號,所以他內心十分高興。
可是這份高興隨著日久天長竟然轉化成了驕傲自滿,徐廣田在黨內他沒有積極學習抗戰為人民的思想,竟然一步步走上了驕傲自滿、悖逆上級的道路。在抗戰勝利之後,解放軍戰士與對方戰士開展了解放戰爭。
在此過程中,但出於組織上和戰鬥上的需要,並沒有將他升為很高的官職,只是讓他繼續帶領他的游擊隊為家鄉做出貢獻。因為他有著便捷靈活、熟知當地的特點,所以把他安排在這裡恰如其分,但是他不明白黨的良苦用心。
甚至屢次頂撞上級,頂撞領導,言說自己心中的委屈,領導也只好反覆的安慰他,讓他加緊學習。並且還許諾的會將來讓他做一個營長,但驕傲自滿的徐廣田並沒有認真的考慮自己犯下的過錯,令人吃驚是,他反而是向國軍投誠了。
在國軍的兩個月里,他並沒有拿到國軍最初許諾給他的一個連長的職位,反而是看到了蔣介石對國統區百姓的種種行徑。他為此深感不滿,因為他在我黨組織呆的時間久了,他認為軍隊是人民的,應該為人民服務。所以蔣介石的做法,讓他十分的看不慣。
開弓已經沒有回頭箭。他知道如果再回到黨組織,他將面臨的是什麼。但是,他看到父母期望的眼神的時候,他還是毅然決然的從敵軍回到我這邊來了。徐廣田回歸到我部之後,他遭受了嚴厲的懲罰。在解放區,他被當地的公安機關以反叛罪拘捕了。
可是他的上級和父老鄉親都為他求情,因為他在國軍的期間,並沒有殘害解放區的百姓,而且他是在抗日戰爭中也做出過重大貢獻的人,所以很多人都希望能夠赦免他。但是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徐廣田已經造成了惡劣的影響,並且給我軍樹立了良不好的樣板。
國家實在不能不對其略施小懲,就這樣。公安機關變量行而處,然後判其他兩年刑期,也剝奪他的戰鬥英雄的稱號。在出獄之後,他再也沒能夠頂著戰鬥英雄的光環受到別人的尊重,反而是嘗盡世人的白眼,在家鄉父老的唾罵中鬱郁去世了。
正如領袖所說的那樣,時世造英雄才是真理。英雄並不是自己有多大的能力能夠扛起一個時代的變遷,而是時代的洪流中,不得不逼迫某些人的成長,讓他們起到偉大事件轉折的作用。但是就怕在此過程中,有些人認識不到這些特點。
像徐廣田這樣的人是將整個世事的變遷,往自己身上大包大攬,認為自己是一個能夠改天換地的英雄。所以個人英雄主義要不得,要時刻牢記國家利益為上,要將個人利益放在集體利益之後,用自己的微博力量,為作家國家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