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花冤枉錢了!這4個體檢項目就是白花錢,真沒必要做!

2024-10-31     大東北生活資訊

當我們去了體檢中心,發現體檢項目種類繁多、琳琅滿目,其實有些體檢機構推薦的檢查項目沒必要全做,名頭很唬人,其實花的是冤枉錢!

四種檢查就是「白花錢」

用X光片查肺癌

X光片是我們經常能接觸到的一項檢查,它價格低廉,適用範圍廣,是一種很有價值的臨床檢查。

但是,如果我們用X光片檢測肺癌,由於其解析度低,檢出率比較低,如果能用胸部X光片檢查診斷是肺癌,臨床常常就已經到晚期了,早期篩查意義不大。

建議:對於肺癌高危人群,建議用胸部CT代替胸片進行肺癌篩查。

用抽血查「缺鈣」

給兒童抽血測微量元素,是很多家長非常「熱衷」的事。家長可能認為,血鈣正常,孩子就不缺鈣了。

其實,血鈣對體內鈣含量的指示並不全面。

因為早期缺鈣時,血清里的鈣濃度不夠,為防發生低鈣抽搐,骨骼會把自身的鈣貢獻給血液,這時血鈣濃度正常,實際上孩子體內骨骼已經缺鈣了。

建議:抽血檢查應該參考血鈣、血磷和鹼性磷酸酶三者數值共同判斷,而非只是血鈣,或者通過照射腕骨X光片,看骨齡判斷是否缺鈣。

用CT、紅外線檢查乳腺癌

女性體檢做個乳腺B超或者乳腺鉬靶檢查就足夠了,很多體檢中心推薦的「 CT、紅外線乳腺癌檢查」沒必要做。

建議:對於乳腺癌的早期篩查,首先建議自摸自檢,25歲以上開始,超聲發現腫塊或40歲以上可以做鉬靶X線進行篩查。

用前列腺彩超檢查前列腺癌

實際上,前列腺彩超主要用於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結石等良性疾病的篩查,對於發現早期前列腺癌意義不大。

建議:用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項目來排查前列腺癌,50歲以上再開始,有家族史的病人,建議提前到45歲。

體檢怎麼做,才不浪費錢?

人體是一個不斷變化的動態系統,每一次體檢的結果只能反映那一刻的健康狀況。

隨著時間、年齡和生活習慣的變化,健康狀況也會發生變化。

定期進行健康體檢能幫助我們了解當前的身體狀況,還能及早發現潛在的健康問題或疾病。

基本的體檢項目

1 一般檢查:身高、體重、血壓。
2 內外科檢查:內臟觸診、皮膚、淋巴結、脊柱四肢、神經系統檢查等。
3 血液檢查:血常規、肝功檢查、腎功檢查、血脂、血糖。
4 尿便常規:尿常規、便常規、便潛血。
5 超聲檢查:肝、膽、胰、脾、雙腎、甲狀腺、前列腺/子宮雙側附件。
6 幽門螺桿菌檢查:一次檢查確認感染情況即可。
7 眼科檢查:眼底常規檢查。
8 耳鼻喉檢查:聽覺、嗅覺等。

女性專屬的體檢項目

女性朋友們可以在常規體檢的基礎上增加以下項目:

1. 乳腺檢查:乳腺彩超。

2. 婦科檢查:婦科內診,有性生活的女性可以增加TCT(宮頸液基細胞學檢測)和HPV(人乳頭狀瘤病毒)檢查。

50歲以上人群的額外檢查項目

隨著年齡的增長,特別是50歲以上的群體,還需要注意增加以下項目:

1 腸鏡檢查:建議40歲以上、有家族史或大便不規律的人群進行。
2 胃鏡檢查:建議40歲以上,有胃炎或幽門螺桿菌檢測陽性的人群進行。
3 骨密度檢查:45歲以上人群篩查骨質疏鬆。
4 低劑量CT檢查:對於長期抽煙、經常做飯、從事粉塵和特殊行業的人群尤其重要。

常見的十大腫瘤篩查

1 AFP甲胎蛋白:主要檢測原發性肝癌。
2 CEA癌胚抗原:是「廣譜」腫瘤標誌物,可檢測結腸癌、直腸癌、胃癌、乳腺癌、肺癌等多種惡性腫瘤。
3 PSA前列腺特異性抗原:主要用於篩查前列腺癌,也可能涉及腎癌、膀胱癌。
4 CA19-9糖類抗原:在胰腺癌、膽囊癌、結腸癌、肺癌和胃癌中常見升高。
5 CA125糖類抗原:主要提示卵巢癌,也可能提示乳腺癌、胰腺癌、肺癌、胃癌、直腸癌以及其他婦科腫瘤。
6 CA15-3糖類抗原:常用於乳腺癌,也適用於肺癌、結腸癌、卵巢癌。
7 CA72-4糖類抗原:對胃癌具有較高特異性,聯合CA19-9及CEA檢測提高胃癌的檢測率。
8 SCC鱗狀上皮細胞癌相關抗原:用於檢查鱗狀細胞癌,包括肺鱗癌、宮頸癌、鼻咽癌、食管鱗癌及頭頸部鱗癌。
9 CA24-2糖類抗原:對胰腺癌、結直腸癌更具敏感性和特異性,對肺癌、乳腺癌亦有一定陽性檢出率。
10 Cyfra21-1細胞角蛋白19片段:用於監測實體腫瘤,主要是肺癌,包括肺鱗癌、肺腺癌和大細胞肺癌,還可用於膀胱癌、乳腺癌、腸癌和卵巢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2332da182bfad899e827edd46e3fcfe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