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我的生命,在閱讀推廣的路上不斷獲得滋養

2023-05-07   守望新教育

原標題:朱永新:我的生命,在閱讀推廣的路上不斷獲得滋養

【置頂標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教育是一首詩 音樂: 曹芙嘉 - 教育是一首詩

我的生命,在閱讀推廣的路上不斷獲得滋養

作者|朱永新

來源|總裁讀書會

從2014年開始,「倡導全民閱讀」連續十次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

作為全民閱讀形象大使,朱永新老師最關心的主題之一也與閱讀有關,從2003年開始,他連續20年在全國兩會上呼籲設立國家閱讀節。如何有效地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朱老師認為推進全民閱讀是最基礎、最便捷、最便宜、最有效的路徑。

朱永新和新教育人的閱讀觀——閱讀推廣實踐創新,我們一直在行動

2022年一丹獎頒獎典禮與峰會在中國香港舉行。著名教育家和教育實踐家朱永新教授,榮獲「教育發展獎」。朱永新老師得知此消息,動情地說:「中國一線教育工作者的探索,被世界看見了!中國教育一線的行動經驗,被國際教育專家認可了!」

在閱讀推廣的這條路上,朱老師孜孜不倦地呼籲、研究、實踐與推廣。我們特別選編此文,分享朱老師關於閱讀推廣的心路歷程,同時也希望更多的有識之士參與進來,為推動「全民閱讀」這項具有深遠意義的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走上閱讀推廣第一線

對於我來說,「閱讀」兩個字是如此遼闊,如此莊嚴,如此神聖。

自覺不自覺地,我似乎已經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給了閱讀。因為,從我的個人成長來說,我的生命,我的精神,得益於閱讀的不斷滋養。從我發起的新教育實驗來說,閱讀是所有實驗項目的基石,是重中之重。

新教育誕生的直接起因,就是一顆心被閱讀點燃的過程:1999年底,《管理大師德魯克》一書中的那句「僅僅憑自己的著作流芳百世是不夠的,除非你能夠改變和影響人們的生活」,深深震撼了我。在那之後,我開始走出書齋,不僅走到了基礎教育第一線,也逐漸走到了閱讀推廣的第一線。

2002年,新教育實驗在蘇州崑山玉峰實驗學校正式起航。這個實驗一開始就推出了「六大行動」,位於六大行動之首的是:營造書香校園。我對我的新教育同人說,即使新教育其他事情什麼都沒有做,能夠真正地把閱讀做好,能夠通過學校的閱讀來撬動中國全社會的閱讀,它的貢獻也就非常了不起了。

2003年,第一屆新教育實驗研討會正式舉行,第一批新教育實驗學校也正式掛牌。這一年,我當選為全國政協委員。在這一年的兩會上,我正式提出了建立國家閱讀節的提案。同時,提出了新教育關於閱讀的幾個主要主張: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於這個民族的閱讀水平,一個沒有閱讀的學校永遠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個書香充盈的城市才能成為真正的家園。

探路者——新教育,我們一直在路上

中國教育報:「新教育實驗」給教師帶來了什麼?——給教師有跡可循的成長路徑,讓教師的成長清晰可見!

從2003年開始,無論擔任全國政協常務委員會委員還是擔任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我從未放棄過對閱讀的呼籲,我們的新教育團隊,也從未放棄對閱讀的研究、實踐與推廣。

2005年,我們推出了《新世紀教育文庫》,公布了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教師的書目各100種。

2007年,我們在山西運城召開了新教育實驗第7屆研討會,會議的主題是「共讀、共寫、共同生活」。以「毛蟲與蝴蝶」兒童階梯閱讀和「晨誦、午讀、暮省」的兒童生活方式為基礎的新教育兒童課程在會議上正式亮相,第一批以推廣兒童閱讀為特色的新教育榜樣教師在會議上言說了他們的成長故事。閱讀的效用,童書的神奇,在老師、孩子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許多參會者感動震撼到淚流滿面。

2010年9月,我直接推動的新閱讀研究所在北京成立,先後推出了「中國幼兒基礎閱讀書目」「中國小學生基礎閱讀書目」「中國初中生基礎閱讀書目」「中國高中生基礎閱讀書目」「中國大學生基礎閱讀書目」以及「中國教師基礎閱讀書目」「中國父母基礎閱讀書目」「中國企業家基礎閱讀書目」「中國公務員基礎閱讀書目」等,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全面系統面向各個基礎人群的閱讀書目。

書目陸續發布以後受到媒體和專家廣泛讚譽。曹文軒教授的評價是「雖然可能有遺珠之憾,絕對沒有魚目混珠」。新閱讀研究所也先後榮獲了由《中國新聞出版報》、騰訊網等頒發的全國閱讀推廣機構大獎和年度致敬閱讀推廣機構稱號。

2011年11月,新教育親子共讀中心在北京成立,後更名為新父母研究所和新家庭教育研究院(國本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以推廣親子共讀為主要任務的新父母研究所在成立的一年多時間裡,在全國30多個城市建立了「螢火蟲工作站」,匯聚著近20,000名父母;在全國各地舉辦了200多場關於閱讀的公益講座和活動,直接參與者近90,000人次;發布了近500則「新父母晨誦」,3,000多萬人次閱讀……

以「點亮自己,照亮他人」為宗旨的螢火蟲精神,幫助千萬父母、孩子點亮了閱讀的心燈。在推動閱讀中至關重要卻長期缺位,甚至因為錯誤的教育理念而成為兒童閱讀阻力的父母群體,就此深度捲入到閱讀、教育之中。現在,新父母研究所已經發展成為新家庭教育研究院,編撰出版了《這樣愛你剛剛好,我的高一孩子》《中國家庭教育年鑑》等讀本。

2012年1月,《人民日報》用難得的大篇幅發表我的長文《改變,從閱讀開始》。與此同時,整合我多年思考的《我的閱讀觀》一書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

朱永新:深入推進全民閱讀,全面建設學習型大國

朱永新:致老師、家長和自己

這本書共五章,分別講述了我關於閱讀的五個基本觀點: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於這個民族的閱讀水平;一個沒有閱讀的學校永遠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個書香充盈的城市才能成為美麗的精神家園;共讀、共寫、共同生活才能擁有共同的語言、共同的密碼、共同的價值、共同的願景。

這一年,我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聘請為全民閱讀形象大使,柳斌傑署長在中央電視台的讀書晚會上親自為我頒發了聘書。比這些更讓我激動與自豪的是:這一年,中央電視台舉行全國十大讀書少年評選,海選產生的30個候選人中新教育的孩子有17名,最後獲獎的十大少年中,新教育的孩子有6名。

從2003年兩會開始,我連續多年在全國人大和全國政協呼籲建立「國家閱讀節」,把全民閱讀作為國家戰略,建立國家閱讀基金,成立國家閱讀推廣委員會,加強社區圖書館建設,把農家書屋建在村小,給實體書店免稅,國家領導人帶頭做閱讀的模範,打擊盜版、繁榮網絡文學……幾十個關於閱讀的提案建議,記錄著我這些年為閱讀的鼓與呼。

十多年過去了,雖然國家閱讀節的提案沒有成為現實,但時光從不辜負任何真誠的努力。我與新教育同人、與諸多閱讀推廣的行動者們一起欣慰地看到,閱讀的理念已經被更多的人接受,全民閱讀的氛圍越來越濃厚,閱讀率連續下降的趨勢也得到遏制。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有400多個城市設立了城市讀書節,如蘇州、深圳等地的讀書節已經發展成為城市的重要文化活動。許多城市和學校根據我們的提議,把9月28日孔子誕辰日定為閱讀節或閱讀日。

朱永新:閱讀信仰的缺失導致精神信仰的迷失——家庭藏書是家庭教育的寶庫

新教育實驗的閱讀宣言——與人類崇高的精神對話

在閱讀推廣的路上,我們並不孤獨

這條路上,不僅有越來越多的朋友共同前行,我們的努力,也一直受到媒體朋友的高度關注。每年我們為閱讀鼓與呼的聲音,經過媒體的熱情幫助,被不斷向著更大更遠的領域傳播。

比如,自2005年《中國教育報》評選我為推動閱讀的十大人物後,新教育的教師們也因其持續的行動、感人的事跡不斷獲此殊榮——許新海、常麗華、陳東強、王林、竇桂梅、管建剛、劉暢、時朝莉、李慶明、高萬祥、郭明曉、童喜喜、孫建通、袁衛星、邱華國等,幾乎每年都有新教育的教師入選榜單,最多的一年有4位新教育人入選。中國有1600萬左右的教師,每年遴選10人,至少有一位是新教育的教師,說明在閱讀推廣方面,新教育的確是走在前沿的。

2012年初,利用春節長假,我修訂完成了一本小書《書香,也醉人》。在該書後記中我寫道:生活節奏越是匆促,越需要保持從容的心境,精神世界污染越重,越需要浸染一份醉人的香氛。傳統的紙質圖書飄溢著紙和墨的香味,隨著電子書的普及,紙質圖書的命運已經受到了很大的挑戰。如今的電子書盡力在模仿紙質書的所有細節與功能,包括翻頁的聲音、墨汁的痕跡,或許在將來,也能模擬出紙和墨的香味。

我相信,改變的永遠是形式,而實質的內容,精神的書香,永遠不會消失。

2012年底,《中國新聞出版報》評選了四個推動閱讀的年度機構和年度人物。我擔任名譽所長的新閱讀研究所和我本人都榜上有名。

其中,給我的致敬詞是這樣寫的:「從央視全民閱讀晚會現場到全民閱讀形象代言人,到以一己之力推動新閱讀的朱永新懷著激情、循著理想行走在新教育實驗和閱讀推廣的道路上。通過倡導『晨誦、午讀、暮省』的閱讀生活方式,他使中國教育充滿活力。毋庸置疑的是,在過去的10年里,朱永新一直站立在中國閱讀推廣的精神之巔。」

報社沒有搞任何形式的頒獎活動,甚至也沒有通知我本人。我是在事後多天偶然翻到那張12月28日的報紙才得知這個消息。對於他們的鼓勵,我心存感激。但是,說我以「一己之力」或者說我個人「站立在中國閱讀推廣的精神之巔」,是不符合實際的。因為,如果沒有新教育同人的共同努力,沒有政府、媒體和同行者的共同努力,任何個人都難有真正的作為。

我高興地看到,這些年,全民閱讀在我國已經逐步深入人心。

2000年,我國知識工程領導小組把每年的12月定為「全民讀書月」。

2006年,我國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與多部門聯合發出《關於開展全民閱讀活動的倡議書》。

2011年,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首次在全會決議中寫入「開展全民閱讀活動」。

2012年,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將「開展全民閱讀活動」納入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2014年以來,「倡導全民閱讀」已經連續多年寫入我國政府工作報告。

201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發布,《綱要》將全民閱讀工程列為「十三五」時期文化重大工程之一,將全民閱讀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

2016年底,我國首個國家級「全民閱讀」規劃《全民閱讀「十三五」時期發展規劃》發布。

2017年6月,國務院法制辦辦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了《全民閱讀促進條例(草案)》。

2017年11月,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

2020年,中央宣傳部印發《關於促進全民閱讀工作的意見》,全面部署深入推進全民閱讀,提出到2025年,通過大力推動全民閱讀工作,基本形成覆蓋城鄉的全民閱讀推廣服務體系,全民閱讀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活動更加豐富多樣,氛圍更加濃厚,成效更加凸顯,優質閱讀內容供給能力顯著增強,基礎設施建設更加完善,工作體制機制更加健全,法治化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國民綜合閱讀率顯著提升。

閱讀如太陽和明月——專訪朱永新|中國的「閱讀傳教士」

新教育推薦的九大書目——全民閱讀造就中國人

閱讀,向未來

如今,閱讀行動漸已成為一種社會風尚。

2021年4月,第十八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成年國民包括書報刊和數字出版物在內的各種媒介的綜合閱讀率為81.3%,較2019年的81.1%提升了0.2個百分點。

尤其讓人感動的是,在汪洋主席的親自推動下,2020年開啟的全國政協委員讀書活動如火如荼,成果外溢,對於推動全民閱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的,書香醉人,不忍釋卷,閱讀推廣,余香滿懷。接下去的全民閱讀的行動,會有著怎樣的精彩?讓人滿懷期待。

回望,不是為了顧影自憐,儘管我們走過的這一路,的確並不平坦。

回望,也不是為了自我陶醉,儘管我們這一路上,的確得到過額外的獎賞。推動全民閱讀,就像爬山。如詩人所寫的那樣:「半山腰所見是平庸之景。最美麗的花多半在山頂,在岩脊下,被風滋養。」

回望,是為了審視我們的來路,總結行走的經驗與教訓。

回望,是為了鼓舞我們自己,因為我們還只是站在半山腰,前路仍然漫長。

回望,更是為了展望。展望我們的明天,展望我們這個偉大的民族,如果整個社會都被書香縈繞,如果大人孩子都手不釋卷,那時那刻,我們的祖國,我們每個人,該會有著怎樣美好的成長,有著怎樣的自信與自強?

我深信,書香中國絕不是夢,為推動閱讀而鼓而呼,我願永遠在這條芬芳的山路上不斷登攀。

來源:總裁讀書會,選摘自《朱永新談讀書》

「教育界的諾貝爾獎」——為什麼是朱永新和新教育實驗?

生命敘事集錦|相信種子,相信歲月——向上成長,向新而行,向世界開一朵屬於自己的花

營造書香校園|美文案例集錦——閱讀改變人生,沒有書香充溢的校園,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學校

教師生命成長與專業發展美文案例合集——人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長!

特別推薦:新課標、新課改、新教法學習資料合集——仰望星空,守望田野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新教育分會:關於發展團體會員、個人會員的通知

分享美好,致敬原創!【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約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麥田裡的守望者》有一個詞語,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與不管之間,有一個詞語叫「守望」。——陳東強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謂盛德。惟進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貴日新。常新,自新,全新。 日新無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種子,相信歲月。埋下種子,以日以年;守望歲月,靜待花開。——陳東強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幫助師生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聽大師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匯聚田野的教育創造,助力同道的教育夢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實驗, 是一個以教師專業發展為起點,以通過「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培養卓越口才、構建理想課堂、建設數碼社區、推進每月一事、締造完美教室、研發卓越課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動為途徑,以幫助新教育共同體成員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目的的教育實驗。
新教育新在何處? 對於我來說,當一些理念漸被遺忘,復又提起時候,它是新的;當一些理念只被人說,今被人做的時候,它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貧乏走向豐富的時候,它就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舊時的背景運用到現在的背景去續承,去發揚,去創新的時候,它就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