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林彪墜機身亡後,逮捕了6名軍區首腦,他們最終下場如何?

2024-01-05     文史風雲

原標題:1971年林彪墜機身亡後,逮捕了6名軍區首腦,他們最終下場如何?

閱讀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內容,感謝您的支持!

1971年9月13日,一架飛機在蒙古溫都爾汗墜毀,飛機上的乘客無一生還。

這是一次影響了歷史的大事件,因為,飛機上坐著的乘客正是大名鼎鼎的林彪。

林彪墜機而亡,可是有關他的故事還遠沒有結束。

很快,中央下令逮捕了與林彪案件有關的六個軍區首腦,一時間引起了全國震動。

山雨欲來

被捕的六個人中,知名度最高的就是韓先楚將軍。

韓先楚人稱「旋風司令」,在他的軍事生涯中,和林彪交集很多。

常被人提起的就是1947年,四野在奪取威遠堡戰役的時候,當時林彪給前線部隊的意見是要穩紮穩打,這是典型的林彪風格。

不過這時候,作為前線指揮官的韓先楚,提出了不同的意見。他認為,如果穩紮穩打的話,等我們打到敵人眼前,他們早就已經做好了防備,倒不如冒一次險,出奇制勝。

提出這個建議,在當時是非常需要勇氣的。

畢竟,放眼全軍,沒有幾個人敢說自己的軍事才能比林彪更高。

韓先楚

再說,提出了不同意見,萬一照著這個意見去辦,最後辦出了壞結果,豈不是連累自己的名聲嗎?

韓先楚卻並不顧忌這些,打勝仗才是第一位的。

幸好,林彪能夠理解韓先楚的想法,在綜合考慮之後,林彪同意讓韓先楚放手去打。

這一次,韓先楚靠著自己的辦法創造了奇蹟。

他帶領大軍用兩天時間,奔襲120公里,如同神兵天降一般攻破了敵人的防線,一次消滅敵人主力6000餘人,為我軍解決了一個心腹大患。

也正是從這一戰之後,「旋風司令」的美名傳遍天下。

韓先楚

從這件事也能看出來,當時作為上下級,林彪和韓先楚之間頗有些惺惺相惜。

此後許多年裡,他們又多次在戰場上合作,兩人的私交也始終很好。

在林彪出事之後,人們很快發現了他和韓先楚私下往來的一些信件,還有不少合影。

這一下子把韓先楚推到了風暴中心。

而且,韓先楚還是個直性子,向來不拐彎抹角,雖然林彪犯下大錯,身死異國。

可是,韓先楚在這個節骨眼上,依然堅持,對於林彪的評價要一分為二,實事求是。

錯了的就是錯了,無可辯駁,但過去的功績也不能全盤地否定。

韓先楚

這更是讓他遭受到了不少口誅筆伐,但韓先楚也沒有妥協,他依舊堅持自己的觀點。

在遭受審查的時候,韓元楚給毛主席等人寫信。他表示,對於錯誤自己願意檢討,但是依舊希望能夠開誠布公的和幹部們和群眾們談話,對於自己的正當權利,韓先楚堅決維護。

毛主席一直很關心韓先楚的動向,在林彪出事之後,毛主席反覆跟眾人強調,所有牽涉到林彪案子之中的人,要嚴謹調查,不能一概而論。

特別是對於韓先楚這樣的國之棟樑,毛主席更是堅持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原則。

經過一段調查之後,韓先楚總算走出了風波。

牽連甚廣

第二個被捕的是周赤萍中將,他也是林彪的老部下。

這位將軍是窮苦出身參加紅軍的時候,不滿17歲。

剛上戰場沒多久,他便被敵人的子彈擊中,成了二級傷殘。

組織上本想讓他回家休養,但是周赤萍堅決不同意,頑強的奔走在戰場上。

同時,周赤萍是一個很有學習精神的人。

他一邊打仗一邊惡補文化知識,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因為他努力積極,善於做指導工作,所以,年紀輕輕的他便成為了軍中政委。

周赤萍

在解放戰爭時期,周赤萍和梁興初成為了搭檔。黑山一戰,周赤萍和梁相初共同指揮部隊,在陣地上與敵人血戰了整整三天,殲敵一萬餘人。

也正是因為在解放戰爭中功績突出,所以,周赤萍才被授予了中將軍銜。

在周赤萍的整個革命生涯之中,林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

因為周赤萍從土地革命時期,便一直受林彪的領導,他對林彪一直都是尊重佩服的。

到了1959年,林彪正式主持中央軍委工作的時候,周赤萍依舊是林彪的下屬工作人員。

因為過去的文化底蘊,周赤萍還成了軍委里難得的筆桿子,經常在報紙上發表一篇文章。

周赤萍

只不過,周赤萍沒想到,自己在1959年寫的一篇有關林彪的文章,成為了他被捕的導火索。

原因是,林彪的飛機失事之後,國家針對過去與林彪往來密切的人員進行了調查。

調查的過程中,發現周赤萍在1959年,寫了一篇為林彪歌功頌德的文章。

其實對周赤萍而言,說歌功頌德有些冤枉,他在這篇文章里對林彪的確極盡讚美,可在周赤萍看來,這是自己當時的真心話。

林彪這個人不管後來發生了什麼,當時他的工作能力的確是很值得誇讚的。

這個問題可大可小,最終,周赤萍還是被停職接受審查。

直到1982年,周赤萍才恢復了待遇。

第三個被捕的是龍書金少將,他當時正擔任廣東的軍區司令員。

龍書金是抗戰功臣,在一次和日軍激烈交鋒的時候,龍書金的手臂被對方子彈擊中,造成了粉碎性骨折。但是,龍書金並未退出戰場,而是一直堅持指揮戰鬥。

等大戰勝利,戰士們才發現指戰員的手臂已經血流如注,慌忙將他送到醫院。

由於情況不容樂觀,當時必須馬上手術。為了保住自己的手臂,繼續抗戰,龍書金在沒有麻醉藥的情況下,接受了長達兩個小時的手術。

龍書金

抗戰勝利之後,龍書金又被調入林彪麾下,參與了大大小小的戰鬥。

龍書金和林彪的關係沒有其他人那麼親密,絕大部分的交流都在工作上,可是林彪出事的時候,龍書金依舊受到了波及。

不久後,龍書金被撤去了軍區總司令的職務。

這裡有兩個原因。

一是因為,他在工作上和林彪的交流仍是不少。

第二則是因為,當時龍書金擔任的是新疆方面的軍區司令員,而在1963年的時候,發生了鐵列克提事件,我軍由於蘇軍偷襲,導致38名將士犧牲。

比較糟糕的是,在偷襲事件發生之前,其實我軍接到了不少外部的情報。

只不過,當時蘇軍動向成謎,加上各類情報過於混亂。

所以,這一條顯示蘇軍有可能偷襲的情報,便被龍書金忽略了。

對於一個軍區司令員而言,這的確是個重大失誤。

所以,兩條原因加在一起,最終導致龍書金被撤職。

1983年,龍書金正式宣布離休。

之後,他享受大軍區副職的待遇,直到去世。

一念之差

第四個被撤職的人是武漢軍區政委劉豐。

和其他幾人不同,劉豐並非林彪的老部下,不過,他闖出的禍倒也不小。

劉豐年少時加入的是馮玉祥的部隊,後來在中原大戰戰敗之後,劉豐的部隊被蔣介石收編,跟著國民黨打了幾年仗。

不過,劉豐等戰士打心眼裡,並不認同國民黨的政策。

所以,1931年,劉豐跟隨董振堂將軍參與了寧都起義,隨後成為了紅軍隊伍的一員。

在部隊里,劉豐的能力一直備受肯定,很多人都誇他是一個有戰略手段的人。

劉豐

在紅軍生活最為困苦的時期,劉豐負責的是物資籌措工作。

要知道,當時敵人對於中央蘇區是進行了重重封鎖的,我軍自給自足的能力並不夠,在周邊收購的話,面對的又都是被國民黨控制的村莊城鎮,工作難度可想而知。

但是,就在這種情況下,劉豐還是幾乎每次都圓滿的完成任務,其能力可見一斑。

建國之後,劉豐的官職一路高升,先是被任命為空軍軍長,1967年又升任為武漢軍區政委。

按理說,此時劉豐和林彪本人依然沒什麼交集。

可事後,人們才發現,原來早在空軍任職期間,劉豐就和林彪手下的四大金剛之一吳法憲,成為了至交好友。

吳法憲

通過吳法憲,他又認識了許許多多林彪的部下,他們私下的往來其實非常密切。

1971年,毛主席南巡來到武漢。當時,林彪的種種行為已經被中央掌握了一部分,所以,毛主席面見了一些幹部,向他們談起了關於林彪的事情。

在談話的過程中,毛主席反覆叮囑,談話內容要完全保密。

某種程度上,這也是考驗,因為,當時許多幹部都和林彪集團往來密切。

劉豐沒有經受住毛主席的考驗,他轉頭就把消息告訴了林彪的親信。

也正是這個突發的消息,間接的導致林彪外逃。

可以說,九一三事件,劉豐就是導火索之一。

事發之後,審查組很快找到了劉豐。

劉豐在獄中悔恨不已,還曾幾次嘗試自殺,不過,都被監獄工作人員給救了回來。

他本來是前途無量的軍需政委,可惜,因為自己的一念之差,前途盡毀。

最終,他被開除了黨籍軍籍。

考慮到他過去在戰場上的貢獻,在他出獄後,組織上還是給了他師級的待遇。

無辜受累

第五個被捕的,是河北省軍區第一政委李雪峰。

相比於其他幾個人,李雪峰被抓,對他來說,簡直是莫名其妙。

李雪峰

因為,他才是實打實的和林彪沒有任何關係,不管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上,林彪對於李雪峰來說都是個陌生人。

可是,人不找事事找人,林彪出事沒多久,李雪峰莫名其妙被人舉報了。

由於撞上了敏感時期,所以,李雪峰便也遭到了停職審查。

不過,後來大家普遍認為,李雪峰是無辜的,只不過,李雪峰的性格一向是非常耿直,而且,對於很多敏感話題,李雪峰也並不避諱。

在過去的工作中,他因為鐵面無私得罪了不少人,常常受人排擠。

幸好,周總理對李雪峰這個人是非常欣賞的,處處保護他。

在北京的形勢日益嚴峻之後,周總理還特意將他調離了北京,希望他能夠避開風暴。

但沒想到,這樣小心防範,還是在1973年被人鑽了空子,幾封舉報信,險些將李雪峰打成罪人。

李雪峰自然是不服氣的,在面對審查的時候,李雪峰極力為自己辯護。

不過,很多事情,是越說越糊塗。

由於李雪峰的案件遲遲沒能審查清楚,最後,他還是被開除了職務。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周總理一直很關心李雪峰的案子,要求繼續審查,還李雪峰一個清白。

就這樣,在1982年,李雪峰終於洗清冤屈,重新回到北京,還擔任了北京市書記,也算是苦盡甘來了。

李雪峰

最後一位被捕的鄭維山將軍,其實也是莫名其妙被牽涉到案件之中。

鄭維山這個人是沒有什麼政治野心的,他的身體從建國之後就一直不好,長期休養。

抗美援朝之後,國家想要將他任命為華北軍區司令員,鄭維山也是堅決推辭,拒絕了兩次任命。

1955年,開國將帥授銜的時候,鄭維山被授予中將軍銜。

當時,羅瑞卿認為,這個軍銜相比於鄭維山建國前的貢獻有些太低,鄭維山卻心滿意足。

這樣一個人,自然是沒必要跟林彪集團有所牽扯的。

更何況,細究起來,他和林彪還存在矛盾。

鄭維山

1967年,北京軍區司令員這個位置空缺,毛主席想讓鄭維山頂上,林彪則另有人選。

後來,在主席的堅持之下,還是鄭維山接下了這個職務。

可以說,鄭維山一直都備受毛主席的信任,只是,卻架不住許多人眼紅,要給他潑髒水。

一連串的栽贓陷害之下,鄭維山免去職務,被送進農場進行勞動改造。

直到1979年,在中央徹查之下,鄭維山才獲得自由。

鄭維山

六個軍區首腦,因為同一件案子被捕,不過,最終他們走向的是不同的結局。

在評判他們的時候,應當如韓先楚當年所堅持的那樣,過錯不可抹去,功勞不能忽略,用最公正的眼光,去看待他們身上所發生的一切。

參考資料:

網易新聞《1971年101去世後,六大軍區首腦被撤職,竟與此事有關》

環球新聞《「九一三」事件中33名開國將軍的結局》

本文由「文史風雲」原創,已開通全網維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21d376e9176a49de2d8297e56631a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