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蛋!女性向真人乙游真的不行?丨互動影游③

2024-05-06   娛樂資本論

原標題:完蛋!女性向真人乙游真的不行?丨互動影游

作者|毛麗娜

今年前四個月,21款類《完蛋》遊戲接連上線Steam,各類美女紛紛登場。為此我們調查了十數家出品方或承製方,了解到了如下現象:

1、200萬就能拍一部男性向作品,不少都已達到盈虧線,考慮到steam遊戲的長尾效應,最終收入可觀。

2、此類作品用戶集中,獲取信息能力強,宣傳成本較低。

3、直播查房、主播互動、導流抖音小程序、分發刷量等新形態已經出現,用戶群開始突破傳統的steam。

在這種大勢下,就有人提出可以將類似的製作邏輯運用在真人女性向遊戲上,而今年4月,還真有一款名為《糟糕!他們太愛我了怎麼辦!》的真人乙游登陸steam。今天的影游互動作品第三篇,娛樂資本論將探討這一類作品,真的可以在簡單的性轉後,就獲得今年年初《戀與深空》《世界之外》的成績嗎?

而現在的實情是,與《完美》形成鮮明對比,這款遊戲上線後不久就被罵上熱搜,評論區不少玩家言辭激烈地表示「我都玩乙遊了,為什麼還要看碳基男人?」,從steam的商品評論也能發現,該遊戲目前上線一個月左右,評論數124,好評率61%,但點進去會發現不少好評是同情分,實際評論內容仍以負面批評為主。據開發者自己透露,《糟糕》銷量3000多,退款率達到36%

其實無論是從研發資金還是從最終品質來看,《糟糕!他們太愛我了怎麼辦!》的滑鐵盧在意料之中,但這並不代表我們要全盤否定真人乙游這種形式。相反,伴隨著女玩家數量增多,需求變得越發多樣性,真人乙游會有屬於它的受眾,只是現在或許並不是那個屬於真人乙游的最佳時機。

糟糕,他們太油了怎麼辦

《糟糕!他們太愛我了怎麼辦!》(後文簡稱《糟糕》),可以說是像素級對標《完美》,關於這一點甚至兩位開發者也不否認,但就像市場無數次告訴我們的那樣,男性向遊戲的路子全盤放在女性向上來做根本行不通,即使開發者也是女性

雖然微博熱搜相關評論區中很多玩家言辭激烈,稱「只要是碳基男性我就不會玩」,實際上點進B站官微以及steam的評論區會發現,玩家不買帳的原因並不完全因為「是真人」,而是其他更細節且具體的因素。

首先,男主的顏值就是乙游的臉,《糟糕》讓不少玩家連嘗試興趣都沒有的首要原因,是四位男主長得不夠帥。誠然,以普通人的標準來衡量,這四位演員已經算得上濃眉大眼中等偏上了,但被各種精美立繪養刁了胃口的玩家看來,這還遠遠不夠,至少沒有讓人掏錢購買的衝動。

有一則評論很有代表性:真人化不是不行,但至少顏值得是吳彥祖(年輕版)那個級別的吧,誰要和普男談戀愛?

AI作圖 by娛樂資本論

這就是男女玩家對於真人化戀愛遊戲的偏好區別之一,男玩家也要求真人演員的顏值,但沒有那麼高,最好就是「超出普通人30%的漂亮」即可,《完蛋》《學習》等男性向作品中最受歡迎的女生往往都有明顯的鄰家氣質,真有財大氣粗的製作人拉來劉亦菲、郭碧婷之類的大美女來參演,男玩家反而會因為「太超現實」而削弱代入感;女玩家則不同,她們更願意為超現實的顏值而買單。

在聲音這方面,女玩家的要求也更高,畢竟她們平時聽到的配音都是阿傑、趙路這樣的豪華配置。而《糟糕》的配音平平無奇,而且像是後期配的,總有一種臉和聲音對不上的感覺,男主之一相親對象林木,還時不時冒出電音。

其次,是男主人設的問題。

如前文所說,《糟糕》幾乎像素級對標《完美》,甚至當初連男主都是六個,只是因為資金有限砍掉了兩位。《完美》中有可攻略的女上司,《糟糕》里就有能戀愛的男老闆,但女玩家對於「和真人老闆戀愛」這事卻並不感冒,而且篇幅有限,很難讓玩家說服自己「這人值得我愛」。

說實話,奶狗、霸總、竹馬和人夫的男性角色設置,在國乙圈也很老套,尤其是《世界之外》都開始大搞擦邊偽骨科的2024,真人乙游拿出這種20年前的人設,確實很難吸引玩家花錢。此外還有一些文本問題,比如角色調侃主控「你不會才下班吧」,很多玩家表示不適感覺自己被陰陽。

而且男玩家對於「所有女性角色一上來就都對我愛得要死要活即使我是個廢柴」這件事是全盤接受的。但女玩家則會更注重遊戲中情感線的鋪陳遞進,《糟糕》的男主對主控(女玩家)那份毫無理由的愛,反而會讓玩家感覺到太油膩

最後,是代入感的問題。

娛樂資本論發現在「代入感」這方面,女玩家的要求比男玩家要高很多。男性一般並不太在乎主控的背景設定,只是把他當做一個「工具人」。但女玩家不一樣,她們會通過把自己代入主控,來獲得戀愛代餐體驗

《糟糕》的問題在於,它的誕生是兩位女性在體驗了《完美》之後覺得「我行我上」的產物,所以整個遊戲帶著比較強的個人審美與私人烙印。像主控的工作是遊戲公司的策劃狗,有人猜測這就和開發者的現實工作比較一致,而作為普通玩家自己難代入。

必須說明的是,《糟糕》的表現不佳,與它自身有很大原因。據兩位開發者自己透露,這部遊戲的開發資金最初只有3萬塊,而後追加到了5萬。資金少,意味著她們沒辦法去請更帥的演員、更好的攝像,包括劇本都是她們自己寫的,沒有其他人幫忙打磨。

「這款遊戲花了五萬塊,用的都是我們平時白天打工賺來的窩囊費」。雖然做《糟糕》的初衷是為了圓一個「為什麼沒有面向女孩子的真人乙游」的夢,但為了多少回點本,她們還是選擇以買斷制的方式上架steam。而一旦涉及花錢,玩家的評價自然會更嚴格

另外有人認為《糟糕》已經有了廣告植入,因為竹馬的劇情對話曾有這麼一句「這是全脂維他命D歐米伽3純牛奶」,但娛樂資本論發現這句「廣告」並沒有辦法精準對標某個品牌,或者說大部分純牛奶都有這樣的廣告語,而兩位開發者在自述中也沒有提及得到了金主爸爸的贊助,所以廣告植入大機率是誤解,或者是主創一種為了後續植入留下的切口。

步子邁太大,給真人乙游一點時間

《糟糕》的表現如此糟糕,是否說明了真人乙游是個偽命題?在 2021年騰訊遊戲開發者大會上,鵝廠在分享過女性向遊戲用戶畫像指出,聲量最大的、討論最頻繁的玩家也是最容易情緒化的,而她們實際占比僅有 20%。「拒絕碳基男人」,還真不一定是唯一答案。

先來看看市面上其他廠商關於真人乙游的進度條:《完美》成功後,河馬遊戲(HippoJoy)發布一則與《完美》開發者Intiny工作室的合作公告,其中提到針對女性向市場的空白,雙方將會開發《完蛋!我被帥哥包圍了》真人乙游。該消息一出立刻衝上熱搜,很多女玩家表示拒絕,而intiny工作室則表示「沒這回事,我們專注於《完美》DLC」。

「其實就是還沒立項,雙方聊過這事,發出消息看市場反饋不好就否認,正常操作。」一位遊戲策劃向娛樂資本論解釋個中反轉緣由。

而2022年末一款名為《代號:海》的乙游發布首支PV(首發PV被罵上熱搜,回應來了|對話《代號:海》製作人),遊戲中可攻略男性角色由真人演員扮演,PV發布激起千層浪,並很快有人扒出男演員疑似非單身,而這部作品在短暫亮相後也沒了後文,「這就是做真人乙游的下場」。

娛樂資本論從《代號:海》開發商處了解到,22年發布PV後她們的項目確實暫停了,但和「被罵」的關係沒有那麼大,主要是因為版號問題,「我們做過調研,這個市場是有潛力的,現在只是因為版號沒法進一步推」。

那麼玩家是真的對真人乙游深惡痛絕,一點機會都不想給他們嗎?也並非如此。

小程序遊戲、taptap社區都有小團隊製作的真人乙游,其中大部分作品確實不被玩家喜歡,問題也和《糟糕》差不多,顏值不夠、劇情邏輯有問題等。但其中也不乏被玩家稱為「寶藏遊戲」的真人乙游,比如民國題材互動戀愛遊戲《與君心動時》就有人在賣安利,「男主真的很帥」。

在這裡,我們必須分清「拒絕」和「不喜歡」之間的區別,「拒絕」是乾脆一點眼神都不想給,完全不關注;「不喜歡」則是在體驗或了解後,因為體驗感不佳給出負面評價。目前真人乙游面對的問題,就是玩家的體驗感不夠好所以「碳基男人一律不行」。

除了前文針對《糟糕》我們分析的,兩性針對「情感代餐」的需求不同以外,更重要的是與誕生於上世紀80年代,發展歷史長達數十年的男性向遊戲相比,女性向遊戲需要走的路還有很長。

回看galgame歷史不難發現,從2d到3d到真人,它是水到渠成的,由玩家需求所驅動的過程。而現在女性向遊戲的真人化,則有點「為了真人而真人」的速成,玩家對3D尚且需要時間接受,更何況一下子從平面紙片人跳到真人?

真人乙游真正從小圈子邁向大眾,甚至成為一種新主流,還是需要大廠商的引導。但目前從疊紙、網易、騰訊等廠商的動作來看,基於外部環境的原因,大家對新事物的態度仍舊比較審慎,更傾向於打安全牌。

要知道疊紙的《戀與深空》最初立項是在2020年,也就是《戀與製作人》上線後一年多的時間。但直到2024年初,這款3D乙游才正式與玩家見面。這其中當然有項目製作周期及調整的問題,同時也說明即使是女性向大廠疊紙,也知道讓玩家接受3D不止需要過硬的品質,也需要時間,即便如此在《深空》還未上線時,也有很多玩家表示接受不了「3D男人」。

乙游3.0,路在何方

經歷了去年一整年的低迷,今年國乙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戀與深空》成功地讓玩家接受了「3D乙游」、《世界之外》以小博大,口碑流水雙豐收。有人認為國乙市場已經被頭部廠商瓜分乾淨,沒有什麼餘地留給中小廠和個人開發者,娛樂資本論卻覺得事實恰恰相反,當下正處於國乙又一個關鍵時期,大魚小蝦都有機會。

先來快速回看一下國乙的發展。

1998年受日本女性向遊戲《安琪莉可》影響,台灣大宇遊戲推出模擬養成遊戲《明星志願2》,遊戲中有4名可攻略達成感情結局的男主,以及其他5位可達成友情結局的NPC。但1998年有電腦的家庭是少數,女玩家則屬於「稀有物種」,《明志系列》後續主控又從女改男。

我們可以把這一時期稱為乙游1.0時期,它的特點是單機遊戲、買斷制、多結局、可重複體驗。當然,因相對限制較多所以玩家數量比較少,而且對於開發者來說確實賺不到太多錢,所以1.0時期的乙游很多都來自於隔壁日本。

真正讓乙遊走向大眾,出現了「國乙」這個概念的。還是2018年《戀與製作人》的橫空出世,它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國乙的標準制定者,直到現在我們還是能從很多遊戲中看到《戀與製作人》的主要元素與玩法。

從2018年底開始,乙游進入2.0時代。特點是,大多數採用免費下載+抽卡制,走劇情流+豪華CV+精緻立繪吸引用戶的路線

當年「李澤言夫人」在上海灘為紙片老公慶生的創舉,讓外界首次感受到國乙玩家的聲量之大,以及消費力之強。一時間,大小廠都加入了這場國乙101以期從中分杯羹。但也正因為這種短期內誕生大量同質遊戲的做法,極大程度消耗了玩家的熱情,去年國乙一整年的低迷就是佐證。

而如今隨著市場重新被《深空》和《世外》激活,或許乙游3.0時代已經到來,新的機遇也在等待著有心人。

大廠都本能地厭惡風險,所以娛樂資本論認為在3.0時代,大廠乙游仍舊會以「穩中求變」為關鍵詞。像疊紙這種玩家基礎好,有「初戀情懷」的廠商,會更傾向於卷技術和表現力,同時娛樂資本論也認為未來真正會引爆市場的真人乙游,大機率還會誕生在疊紙。

鵝豬廠們,或許會更樂於從營銷及內容本身下功夫,它們可能不會輕易去做很新的、突破性的東西,但更傾向於把現在已有的玩法用更好的或者其他人想不到的方式做出來,比如《世外》的快穿副本設定。

卷已有的東西,小廠沒有優勢,真人乙游或許能成為小廠縫隙求生的抓手。從《糟糕》的開發者自述來看,真人乙游的開發成本沒有那麼高,適合小廠或者個人開發者,而且現在找不到活兒的前·練習生、偶像也不少,就像評論說的,玩家不是不能接受真人,而是不能接受普男。

現在有很多開發者會在社交媒體上一步步記錄自己的遊戲是如何從零到有的過程,其實真人乙游也可以借鑑這點,讓玩家從製作源頭參與進來。「拒絕碳基男」是現在的主流語境,說自己做真人乙游肯定免不了「挨罵」,但也請相信,真心是會換到真心的,真人乙游絕不是nobody care。

此外,是不是也可以轉換思路,從TO C到TO B,做品牌定製的內容。地方文旅想要新故事、線下遊樂園也積極布局線上,其實就和定製短劇一樣,也可以有更具互動性的定製真人乙游。比如那些因為NPC特別帥而走紅的遊樂園,就可以定製一款NPC真人出鏡為可攻略角色,融合遊樂園世界觀的真人乙游。

當然真人乙游也不一定就非得要男性扮演。Cos委託的大行其道、「女老公」卡琳娜在二次元圈子的爆紅,都證明一件事,部分玩家對真人帶來的戀愛體驗是有需求的。但這個「真人」並不是非要局限於男人。而且真人乙游的定位,從來都不應該只是二次元玩家,向短劇受眾側探索發力,也許也是真人乙游未來的方向之一。

當然,就像《原神》之於米哈游、《戀與製作人》之於疊紙,他們的成功是經過許多年的深耕與產品疊代,才有了那個引爆市場的大爆款。關於真人乙游是一場漫長的持久戰,玩家需要接受新事物的時間、開發者自己也得有坐冷板凳的耐心,而且誰都不知道它應該呈現出什麼樣才能變接受,我們所能做的,是不斷觀察、調整與試錯。

娛樂資本論始終相信市場只會懲罰想賺快錢玩概念的人,而真正沉下心來去研究玩家需求、不斷打磨產品的人,是會獲得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