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最低,豆瓣只有8.7,但《請回答1994》絕對是被低估的神作

2020-03-30   一隻迷妹

說起來,請回答三部曲里1994就是「德善式」二女兒。

1997豆瓣評分9.0,每一隻追星狗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1988被奉為神作,9.7的評分怕是難被超越了;

但憑什麼,1994隻有8.7啊?!對我來說,它講愛情是最動人的,比97更細膩,比88更明朗,絕對也是經典之作。

每次重溫垃圾哥、七封、喜滋滋、三千浦、海太、潤真因緣巧合住進娜靜家,善良淳樸的異鄉孩子彼此包容互相幫助,像一家人一樣相處,一起經歷瘋狂的90年代,都讓我重回自己的20歲。

關於求學

娜靜一家從鄉下來到首爾,想要改變生活習慣迎合鄰居;三千浦初來時不會乘地鐵,在外轉了一整天才回到家;海太想嘗試最時髦的玩意,卻被城裡人耍了一回;潤真用瘋狂追星來掩飾自卑;那種背井離鄉去大城市上學的孤獨感和侷促感,完全是我的親身經歷。

關於親情

我們一出生就享受著父母毫無保留不會變質的愛。像是娜靜爸媽每天念叨她嫁不出去,等真交了男朋友又傷感得不行;像是海太媽媽看到新聞里天冷了天熱了發生暴力事件了,都能聯想到兒子一天打八個電話。

但20歲的我們卻沒那麼懂事,都是從厭倦父母到某一天突然明白他們的付出。像是潤真在火車站看到不能說話的媽媽一直等她,剎那間哭得像小孩;像是喜滋滋為了反抗家庭輟學搞音樂,在聽到父親病重還是回頭繼續做乖乖仔。

是啊,不顧家人反對實現夢想是件很帥氣的事,但大部分人都不忍心對心愛的人踐踏而過,所以不得不放下夢想,因為,身邊的人和夢想同樣珍貴,為了他們改變自己,也是件很帥氣的事。

關於垃圾哥與娜靜

娜靜說她從小的願望是嫁給哥哥,他們之間的牽絆也許從出生時就已註定。垃圾哥不修邊幅但他懂怎麼照顧娜靜,娜靜沒心沒肺但她懂垃圾哥的每一樁心事。

在娜靜的20歲來臨時,她開始為垃圾哥有女朋友生氣,也開始為他清晨披在她身上的大衣開心。20歲,土氣而燦爛的初戀來了。

在10集以前,垃圾哥是怎麼看待娜靜的呢?摯友的妹妹?自己的妹妹?或許他曾有意無意迴避過娜靜的感情,但他做的每一件事都自然地好像原本就是這個家的一分子。這是屬於他倆的默契,那種依賴和信任早就融入一粥一飯一點一滴中。

娜靜第一次表白,卻被垃圾哥以「臭丫頭,你以為我不知道今天是愚人節嗎」敷衍過去,那天的確是愚人節,可娜靜也沒有說謊。如果不是潤真酒後吐真言,他們不知道還要把這不是秘密的秘密保密到什麼時候。

可是,娜靜的心意垃圾哥卻沒辦法及時回應,兩家是世交,娜靜哥哥死了之後垃圾哥就是她的哥哥,他關心娜靜家人甚至比關心自己家人還多。從一開始寄宿生以為他們是親兄妹,到娜靜爸媽從沒把他當成新郎候補,就可以看出這層關係是很難打破的。這也是垃圾哥不得不考慮的,娜靜是決不能失去的,如果當了戀人,就沒有退路了。七封的宣戰迫使垃圾哥正視內心,他終於說出「沒錯,娜靜並不是單相思,我也喜歡她」,這個決定很難,可垃圾哥開口了,一切也就開始了。

如果是別的韓劇,得到家長認可也就happy ending了,可94比任何韓劇都要貼近現實,他們會面對所有人都會面對的難題。97年韓國爆發金融危機,娜靜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卻要被外派到國外,娜靜說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垃圾哥說要等她回來,他們在分開時堅信距離和時間不是問題。

但接下來,兩人都太忙了,錯過了對方的郵件和電話,慢慢地失去了聯絡。距離的打擊是致命的,但更致命的是失去了對方愛的確信,他們確定自己仍然愛著對方,但不確定對方是否跟自己一樣。

19集娜靜的獨白是:我們是一對很特別的戀人,既有如兄妹般共度了20年而產生的特殊感情,也有因度過了艱難的單相思而得到的實在感,還有即使推遲一個月後的婚禮而開始遠距離戀愛也覺得沒關係的踏實感。我們曾經是這樣一對很特別的戀人,以為「眼不見心亦遠」只適用於普通人,但那份特別在時光面前也逐漸變得平凡了,就像所有人那樣,我們開始疏忽對方,並習慣了那種疏忽和麻木,就這樣,我們變成了一點也不特別的戀人。

如果不是有垃圾哥生病的契機,也許兩個人真就這樣漸行漸遠,可94里的他們最終不是一對「普通」情侶,所以在痛哭過後依然說出「我愛你」。

最後1集,當鏡頭搖到新郎的臉,玩了20集的「猜老公」終於有了答案,我想每個人都會和我一樣感動,相愛時會有種種因愛而生的恐懼,太在乎太害怕失去對方,而能戰勝這種恐懼的,最終還是愛本身。

關於七封

七封是每個女孩都會幻想的那種男孩,高大帥氣,陽光開朗,還是棒球天才少年。如果94有另一種發展,七封和娜靜也該是美好的一對,可惜娜靜和垃圾哥的緣分更早,更重要的是,娜靜心裡的那個人從來都是垃圾哥。

下雨天七封和娜靜一起打著傘去接垃圾哥,兩人保持著不近不遠的距離,可回來的路上,娜靜卻和垃圾哥靠在一起;停電夜大家一起聽廣播,當男主播講到「你喜歡的人或許也正喜歡你」時七封偷偷看了一眼娜靜,黑暗裡的心跳聲滿懷著少年心事;新年到來時七封坐了6個小時大巴去和娜靜一起跨年,說出「happy new year」後吻了她;七封在娜靜窘迫時出現,傷心時安慰,記得每一件和她有關的事,包括後來只有他們倆一起過的,1999年12月31日末日之約。

可是,他們從來都只是好友。仔細想想,七封到底輸在什麼地方呢?優秀聰明,前途大好,還有娜靜爸媽的支持,也不像別的男二號只默默守護而是主動爭取。只能說緣分妙不可言,七封的七年守護終究沒敵過娜靜垃圾哥二十年青梅竹馬的時光。

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在他的20歲,無怨無悔地愛過,不顧一切地付出過,體會過甜蜜心酸,並且在執著後放手,他做了所能做的一切,唯一的遺憾只是沒能讓娜靜成為他的新娘。

關於成長

同為青春片,94比97和88更深刻地交代了從大學到社會的轉變。

94年的他們,無憂無慮無所畏懼,追星、逃課、參加聯誼會、用BB機、看棒球、喝酒聊天互訴衷腸,做過所有青春里瘋狂的小事。

2000年後的他們,經歷了末日謠言和金融危機,一點點改變了年輕的價值觀,殘酷的社會教給他們最寶貴的經驗,是為了生存學會變通。潤真不再追著徐太志而是穿起高跟鞋去上班;娜靜為了前途出國;喜滋滋放棄音樂好好學醫;海太和三千浦忙於應付各種應酬;曾經意氣風發的新新人類成了為五斗米折腰的普通工薪族。

但1994年的夏天,替他們永遠保存了美好的一切。

他們活過了一個無比燦爛的時代。

這大概就是青春片的意義吧,讓我們在一步步走到今天,見識了人心複雜和社會艱難後,依然相信純真美好這些老掉牙的字眼,並且,決定用這樣的心去擁抱接下來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