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理財」
在給我們帶來便捷和利益的同時
也隱藏了許多陷阱
不法分子利用人們對賺錢的慾望
打著穩賺不賠的旗號實施詐騙
不少人都著了他們的道兒
近日,常熟的趙女士(化名)就被騙近
200萬元!
她到底是怎麼被騙的呢?
案件回歸
前段時間,一個名為「李鑫雨」人的添加了趙女士為微信好友,兩個人聊得比較投機。對方朋友圈都是一些關於投資股票、炒外匯的信息,看上去很賺錢的樣子,也是趙女士心動了。
她發微信給「李鑫雨」諮詢關於投資理財的事情,對方稱自己是「龍鑫團隊」的,在網上經營了一個叫「嘉盛」的投資平台。如果在這個平台投資的話,會有老師指導如何操作,如何賺錢,並且可以確保得到5到8倍的收益。趙女士被對方的花言巧語誘惑了,沒考慮太多,就按照對方要求操作。
趙女士先在平台充值了3萬元,對方要求她繼續跟進、追漲,兩天內共計充值了39.26萬元。這時,所謂的收益已經漲到了130多萬。趙女士想要提現時,網頁提示充值才可以提現,於是她一鼓作氣又在平台內充值了528762.2元,但還是無法提現。後對方又稱這筆錢可能凍結了,解凍的話就要再充值,於是趙女士就又充值了1024658元,但是錢仍然沒有到帳,這時趙女士終於發現不對勁了,於是來到派出所報案。
目前,該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從上述案例看來對方三言兩語就輕易騙走了200多萬那麼......
這幕後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對手」呢?
騙局揭秘
網絡投資平台類詐騙往往具有嚴密的角色分工,你以為自己是微信群中的普通一員,殊不知這個群除了你可能都是騙子。
群裡面一般有以下分工:
1、導師:寫一些所謂的行業分析,使人產生崇拜感。
2、小白:假裝懂股市,為老師做「捧哏」。
3、老股民:偽裝跟著老師賺了很多,烘托群內氣氛。
這些分工明確的詐騙團伙,往往還有自己的一套話術培訓。
整體模式基本為:
拉客戶——建群——談股票——轉群炒金——開課——分戰隊比收益——幕後操控——造成客戶巨大虧損後解散群、關閉直播間——騙子集體隱匿
以「低投入,高收益」為幌子,嫌疑人利用受害人的這種心理,引誘被害人提高投資額度和頻度,最後越陷越深。在受害人繼續投入資金後,騙子會刪掉受害人的微信等聯繫方式,導致受害人無法取回投入的資金,也無法與嫌疑人取得聯繫,最終竹籃打水一場空。這一切
啊!!!......
以後但凡遇到此情況
不輕信!不轉帳!多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