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曝光「毒玩具」,2克可致死!快看看這6種玩具你家裡有嗎

2019-11-01     雲寶媽媽

前段時間看到一條新聞被嚇了一跳:

宜家正在召回一款孩子圍兜,因為有家長投訴,圍兜上的按扣很容易脫落,並造成窒息危險。 我到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Consumer Product Safety Commission)網站上面一查,果然是真的。

(圖源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官網)

印象中,宜家產品已經不是第一次引起孩子安全問題了,之前的「宜家奪命櫃」事件想起來還讓人後怕。

宜家有一款馬爾姆抽屜櫃因為存在翻倒的風險,在30年間奪去了8名孩子的生命,而且大多數孩子都在3歲以下。


這些可憐的孩子,或許剛學會叫爸爸媽媽,或許剛學會跑跳,還沒來得好好感受這世界的溫暖,便喪生在冰冷的柜子底下。

當媽後完全看不得這樣的新聞,心痛得不行!

孩子的安全真是時刻需要放在第一位的,其實不只是家具用品,孩子的玩具也處處隱藏著危機。

我整理了一份新的0-6歲孩子身邊最常見的危險玩具清單,趕緊看看家裡有沒有。

吸水聚合物類玩具

——海洋寶寶、水精靈

有一種叫「海洋寶寶」的玩具,花花綠綠的,有海豚海星等動物形狀,放在水裡會慢慢「長大」,深受小孩子喜歡,淘寶一搜一大把。

但其實,這種玩具主要成分為丙烯腈、丙烯酸酯,兩種都有一定毒性,對孩子的皮膚和呼吸道有害。如果不小心吃進肚子,經過胃酸溶解,會釋放出毒素,嚴重的甚至會導致癌症!

而且因為這種玩具特有的吸水性,孩子要是不小心誤食了,它可能會在體內膨脹並引起腸梗阻,導致嚴重嘔吐、脫水、窒息,甚至小命不保。

山東市婦兒醫院就曾經接診過兩例患了腸梗阻的孩子,一個11個月大,一個14個月大,都是因為誤吞了這種 「水精靈」。其中一個孩子連續嘔吐了兩天才到醫院就診,到醫院的時候已經精神萎靡了。最後醫院緊急做了手術把異物取出來,才沒有造成腸壞死。真是萬幸!


美國有個知名玩具品牌叫Target,也曾經因為這種吸水玩具有很大的安全隱患,召回過旗下一款網紅復活節彩蛋玩具。

給孩子買玩具一定要擦亮眼睛,這種玩具萬萬不可以買給孩子玩,要知道意外一旦發生在孩子身上,那後果可是不堪設想!

鉛等重金屬超標類玩具

——劣質彩色塗層玩具

之前看到過一則新聞:

江西上饒一名15個月大的孩子平平,體重越來越輕,脾氣也變得暴躁,還總是感冒。送到醫院檢查才發現,平平患上了重度鉛中毒。

原來,平平的爸爸給他買了幾件帶彩色塗層的玩具,口欲期還沒過的平平天天抓著玩具就往嘴裡送。一年下來,玩具上的化學塗層都被平平給咬沒了。

這些玩具上的塗層基本都含有鉻酸鉛、硫化鎘、硒化鎘、硫化鎘汞等著色劑,因為只有這樣,玩具才能有鮮艷明亮的顏色,但著色劑裡面的鉛成分一旦超標,極容易造成孩子鉛中毒。

輕的會導致孩子營養不良、易衝動,嚴重的,能破壞腎臟、大腦和骨骼中的化學物質,損害骨骼和牙齒的生長,導致學習障礙、智力下降和腎功能衰竭,這可是會持續一輩子的傷害。

這種含鉛塗層極易運用到一些色彩鮮艷的孩子套裝類玩具,之前Playmates Toys的珠寶玩具套裝和Xtreme的恐龍玩具都因為表面塗料含鉛過量被召回。

央視曝光「毒玩具」,2克可致死!快看看這6種玩具你家裡有嗎

還有一些街邊常見的劣質彩色積木,也是鉛過量的重災區。

之前,一位2歲的孩子,因為很喜歡奶奶在街邊買的彩色積木,天天不離手,連睡覺都抱著,結果一段時間後家人發現孩子沒有以前機靈,去醫院檢查才知道是鉛中毒,而中毒原因正是彩色積木上的噴漆。

家有小孩子,尤其是還沒過口欲期的,如果要買玩具,一定要選擇正規產品。

同品類的產品還有好壞的差距呢,更別說劣質的街邊貨了。家長購買正規廠家的玩具也一定要看好玩具標籤,含鉛量超標的玩具打死都不要買。

含增塑劑類泥塑玩具

——水晶泥、小黃鴨、芭比娃娃、玩具車

不達標的玩具簡直太多了,我隨便在網上一搜就能看到大把大把的新聞。

財經網在前不久發布過一條新聞,韓國小朋友們玩得愛不釋手的水晶泥,被曝出19款增塑劑超標766倍,占比達到了19%。

不僅是韓國,7月18日,深圳發布的一組數據更嚇人,軟泥玩具不達標的產品率高達82.4%!

事實上,很多網購的小黃鴨、芭比娃娃、玩具車等塑料玩具被不斷曝出增塑劑超標嚴重,平均在290-417倍之間,而這些不合格的產品,每月銷量竟然高達數10萬件。

增塑劑對孩子的危害較大,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通過調查發現,長時間接觸超標的增塑劑會危害孩子的心臟、肝、腎。

更有2006年一項北歐的研究證實增塑劑會影響男童的生殖激素水平,導致生殖器畸形,形成性早熟。

關於這類危險玩具的報導我想已經有很多家長看過了,但仍然有些家長覺得「不就是一個玩具嗎,有沒有那麼誇張?」孩子吵著要買也就買了。

要知道這些看似偶然的隱患,一旦發生在孩子身上就是100%,千萬不要等到中招了再埋怨。

甲醛超標類玩具

——家用遊樂場、滑梯、遊戲圍欄、毛絨玩具、積木、拼圖等

導演於正之前在微博上吐槽,花了2000來塊,買了個小型家用遊樂場給朋友的孩子,不料朋友告訴他氣味很重,檢測出甲醛超標。

甲醛是一種無色有害氣體,會降低身體免疫力,長期接觸可能引起鼻腔、口腔、咽喉、皮膚和消化道癌症,對生殖系統等也有危害。2006 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 (IARC)已將甲醛上升為第一類致癌物質。

很多孩子的室內滑梯、遊戲圍欄、毛絨玩具、劣質積木、拼圖,等等,都存在甲醛超標的情況,我們在買給孩子的時候千萬要當心。

大型玩具電動車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到過網上曾流傳的一位大媽被玩具車撞倒的視頻,有網友調侃「碰瓷碰出新高度」,被撞倒的老人一度成為輿論焦點。

但真相卻是,孩子駕駛的大型玩具電動車不慎撞倒79歲的老人,導致老人膝蓋積水和橈骨骨折,還真不是網友們所說的碰瓷。

而且這並不是個例,孩子駕駛玩具車撞倒老人的新聞還有不少呢。

一名3歲小朋友,在廣場駕駛玩具車,撞倒60歲老人,並造成骨折,賠付2.4萬元;還有孩子開著玩具車穿梭玩耍,撞傷正在跳廣場舞的大媽。

很多人覺得區區一輛玩具電動車,怎麼會有這麼大威力?

要知道,這些電動玩具車,不僅體型較大,外殼較硬,而且有的速度能跑到20km/h,小朋友的反應較慢,遇到危險躲避不開不但會撞傷他人,還會引起跌落、側翻等交通事故。

美國Step2的兒童旅行車就曾收到29項投訴報告,其中28例導致孩子跌出馬車,導致14個孩子頭部撞傷,9個瘀傷,劃痕或割傷。

很多人並未正視玩具電動車的安全隱患,甚至有熊家長讓1歲孩子開玩具車上路,自己在身後開車護航被罰款的新聞。

充電式的玩具電動車還有引發火災的隱患。

2013年10月在東莞,一輛電動童車在充電時卻引發了一起嚴重火災事故,造成4名大人和1名孩子死亡。據消防部門介紹,這起火災事故的著火點就是電動童車充電的插座。

我也覺得孩子開著玩具車特別拉風,但看到這麼多新聞,還是覺得安全才是第一原則,一定不能隨便給孩子買不符合安全標準規定的玩具電動車。

充電或電池式玩具

不只是玩具電動車安全隱患大,一些不合規的電動遙控玩具也有風險。

2018年1月凌晨,一場大火燒毀了大連呂女士的家,還差點要了一家5口人的命。而「元兇」竟然是她從網上買的一件兒童遙控飛機玩具,在使用地板上的插排進行充電時引發了火災。

還有些電動玩具存在電池漏液,灼傷或割傷孩子的危險。

新聞晚報曾報道,徐女士曾在醫院旁邊小店內買過一輛遙控汽車給2歲的兒子,沒想到玩具車內的電池突然發生漏液現象,導致兩歲兒子的手被灼傷。

像這種因電池漏液突然爆炸而引發的事故並不罕見,其中又以玩具內裝的電池為主。

澳大利亞麋鹿玩具品牌旗下的小青蛙玩具也曾收到17份關於電池蓋彈射或電池化學物質泄漏的報告, 其中包括2次因電池化學物質刺激眼睛導致受傷的事件。

其實,孩子身邊有安全隱患的玩具很多,包括之前被曝光的含硼砂水晶泥:

會爆炸的網紅氫氣球:

還有腐蝕孩子皮膚的三無泡泡水:

面對各式各樣的玩具,我們能做的就是練就一雙火眼金睛,多學、多看、多聞,為孩子把好安全大關。

1、一定要在正規渠道購買,經過安全認證的玩具。

目前玩具市場上主要的認證標準有四種:

  • 一是中國新國標(GB6675-2014)用的是3C認證;
  • 二是歐盟的EN71標準用的是CE認證;
  • 三是美國的ASTM F963標準用的是ASTM認證;
  • 四是日本的ST標準用的是ST認證。

2、學會看玩具說明,產品合格證生產廠家、適用年齡、以及安全警示語等。

3、還要注意玩具的包裝是否完整、吊牌是不是清晰,充分了解玩具的結構和材質構成。

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公司同事說起毒玩具的事情:「我們做家長的在給孩子買玩具的時候肯定會挑好的,對孩子沒傷害的,但我們也不是火眼金睛,總不能每個玩具都拿去檢測吧?」

的確是這樣,我們怎麼辦呢?除了加強自己的安全意識,還應該儘自己的力量從根本解決問題,如果看到有人在售賣這種劣質、違規玩具,一定要記得撥打「12315」立即舉報!

同時,也希望你能將這篇文章轉發出去更多家長看到,因為每一個孩子都可能成為受害者,家長都需要警惕。

最後還是想跟大家說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或許對於孩子來說,再精美再有趣的玩具,都抵不過父母的高質量陪伴。或許他並不需要多少玩具,他最需要的是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1jkxKG4BMH2_cNUgVlX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