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黃瓜黑星病成爆發趨勢,3大方面綜合分析,防控刻不容緩

2020-04-19     養蜂能手

今日穀雨節氣,又加上最近在北方地區天氣忽冷忽熱,這兩天又伴隨著降雨,很多菜農反饋自己種植的大棚黃瓜出現了流膠並且葉片出現了穿孔,通過菜農發的一些照片,明顯的可以判斷出這是大棚黃瓜嚴重的發生了病害。這種病害對於黃瓜瓜條還有葉片的危害較大,這就是典型的黑星病害。

近些年大棚黃瓜的種植面積在我們山東當地逐漸擴大,尤其是在莘縣還有壽光、青州這一片,它的種植面積日益增多。所以說對於黃瓜危害較大的黑星病害也日趨嚴重,這種病害對於黃瓜的生產是具有毀滅性的,一般一旦一個棚室黃瓜得了這種病害,造成爆發嚴重的可以減產60%以上,因此菜農朋友尤其是種植大棚黃瓜、西葫蘆,這些瓜類的菜農朋友,對於這種病害一定要準確的識別並及時的提早預防,防止黑星病害對大棚蔬菜作物的侵染與危害。

1、大棚黃瓜黑星病害的發病條件

黑星病害它的爆發條件它是典型的低溫高濕,在這種環境條件下容易爆發。這段時間為什麼容易產生這種病害,就是由於外界雨水增多,溫度較低,同時由於雨水的增大造成大棚內這個封閉環境濕度較大,一般溫室大棚室內5~30度之間均可以發病,最適的爆發溫度就是在20度左右。

因此一旦大棚的黃瓜,種植環境處於15~20攝氏度,這種溫度條件下,大棚內的濕度能夠得到到達百分之六八十以上,有出現水滴狀況的時候,黑星病的孢子就會快速萌發,造成黑性病害的一個傳播。

2、大棚黃瓜黑星病害的發病症狀介紹

大棚內的黃瓜一旦被這種病害侵染,最開始的時候是在黃瓜的嫩葉還有嫩莖上出現,葉片出現黃褐色的圓形小斑點兒,隨著病原菌的擴大逐漸開裂,病斑眼數量逐漸增多,穿孔也逐漸擴大,葉片發生扭曲,如果在濕度大的情況下,會出現明顯的肉眼可見的黑色的霉層。

還有一點這種病害對於黃瓜的果實也會造成侵染,一般黃瓜的果實在發病初期會出現一些圓型的褪綠小斑點兒,但是病斑會出現乳白色透明的膠狀物不流失,逐漸乾結以後會出現脫落嚴重的影響,瓜條的品質。

3、大棚黃瓜黑星病害的防治措施介紹

對於防治黑星病害最有效的措施,加強棚室內的溫、濕度控制,澆水採用滴灌的方式。及時的通風排濕,要切記一點陰雨天不要澆水,同時要注意增施磷肥、鉀肥,科學合理的施肥培育黃瓜的健壯植株。如果發現這類病原菌病株及時地清除出棚室,減少棚內黑星病害的爆發條件。

同時在發病初期也可以用一些藥劑進行防治,用嘧菌酯、氟矽唑、腈菌·福美雙等藥劑進行噴霧防治。噴藥時以噴施幼苗及成株的嫩葉、嫩莖、幼瓜為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1UR0k3EBfwtFQPkdCjf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