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部國產動畫王炸,戳破了殘酷的真相,觀眾看得聲淚俱下丨深海

2023-01-28     納蘭澤

原標題:又一部國產動畫王炸,戳破了殘酷的真相,觀眾看得聲淚俱下丨深海

中國傳統動畫(中國美術片)有著很高的藝術性,作品往往與中國的傳統藝術深度融合,甚至很多作品都有齊白石這樣的大師參與。上世紀的五六十年代,以及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誕生了諸如《神筆》《大鬧天宮》《小蝌蚪找媽媽》《阿凡提》《紅軍橋》《天書奇譚》等一系列將中國的木偶、剪紙、水墨藝術完美融合的經典動畫。

不過,長期以來,中國的動畫製作一直沒有形成真正的產業化發展。尤其是在改革開放後很長一段時間,動畫市場的巨大潛力並未被重視和挖掘。

隨著九十年代初國家放開動畫引進限制,大量海外經典動畫和新鮮動畫湧入中國。以美日動畫為代表的海外動畫以其極具差異化的畫風與卓越的故事編劇與製作能力對國內動畫市場產生了劇烈的衝擊。

這背後是美日成熟的市場環境、產業鏈配套,以及井噴的創作能力。中國精工細作的動畫創作模式相較於已開發國家的產業化作業模式弱勢明顯。中國的動畫製作仍然以體制內單位的操作方式為主,和市場脫鉤嚴重,無論從產量、質量、豐富度上都與上述文化已開發國家有著巨大的差距。

可以說,中國的80後和部分90後的童年,是伴隨著美日動畫成長起來的。直到現在,《忍者神龜》《超人》《變形金剛》《七龍珠》《哆啦A夢》《灌籃高手》《聖鬥士星矢》等動畫作品仍深深影響著中國與世界,並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從九十年代初到二十一世紀前十年,中國動畫在這個階段陷入了長時間的沉寂,僅有《寶蓮燈》給了中國觀眾短暫的驚喜。而動畫數字化製作時代的到來更讓中國動畫與以美國動畫為代表的國外優秀動畫有了鴻溝一般的差距。

生存與發展壓力讓中國的動畫人才紛紛流向以海外動畫為主導的動畫產業,成為他們的打工人。《功夫熊貓》《馴龍記》等諸多經典美國動畫電影都有中國外包製作團隊的影子。但幸運的是,這也幫中國動畫產業培養出了大量的技術人才,為如今中國動畫電影的快速發展,奠定了一定的人才基礎。

在這期間,我們能叫得上名字的國產動畫則基本都導向了《藍貓三千問》《大頭兒子小頭爸爸》《喜羊羊與灰太狼》等少兒動畫,優秀的成人向動畫幾乎是空白。

與此同時,創作能力的缺乏和對市場的趨之若鶩還讓中國動畫產業抄襲成風。《高鐵俠》《大嘴巴嘟嘟》《汽車人總動員》都在歷史上留下了他們的獨特地位。

當然,這一市場現象也讓很多有想法的動畫人找到了否極泰來的市場機會。他們認為,中國的原創動畫尤其是成人向原創動畫必然能有自己的市場空間和市場地位。

《魁拔》充當了這樣的先行者。但連續多部作品的票房慘敗,讓出品方青青樹公司發出了「中國電影市場只有低幼類型國產動漫能賺錢」的官方聲明。

儘管個人認為,《魁拔》的失敗和中國電影觀眾不接受成人向動畫不是完全的關係,而是因為《魁拔》自身處於搖擺的定位,想要通吃成人和兒童市場,但資金限制下的創製作能力及宣發水平達不到要求才導致失敗。但《魁拔》仍然證明了中國原創動畫所面臨的巨大困難——定位、資金、人才、市場教育。

與此同時,同時代的《秦時明月》等動畫劇集表現出了優秀的故事能力和製作能力,廣受好評,但始終未能出圈。2014年,《秦時明月》的電影版《秦時明月龍騰萬里》登陸全國院線,儘管口碑不錯,但票房並不理想。不過,這讓很多電影觀眾開始關注並認識到中國動畫產業正在迎來新的變化。同年,另一部動畫電影《龍之谷之破曉奇兵》佐證了這一判斷。中國動畫在彼時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能影響市場的動畫創製作能力。

中國動畫進入新時代的標誌,個人認為是在2015年。這一年,動畫電影《大聖歸來》橫空出世。

這部極具中國特色的IP動畫電影對傳統故事進行了重新創作,在原型繪製和動作打鬥上,將中國風元素、角色互動與表達方式以及美式動作風格有了很好的融合。這不僅讓整個故事更具有現代性,更是將成人向動畫類型獨立了出來。

但《大聖歸來》剛上映時,票房卻並不理想。真正的轉機來自於一次無奈的大型公關,導演田曉鵬在媒體上哀求院線排片,救救《大聖歸來》和中國動畫。這一下子激活了中國電影觀眾的同情心。巨量的關注讓大家發現居然有這樣一部優秀作品被埋沒。再加上已觀影觀眾的一致好評,《大聖歸來》的上映成為了中國動畫電影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以此為起點,中國動畫在過去多年的隱忍與厚積薄發中逐步迎來了爆發。

《大魚海棠》《大護法》《豆福傳》《風語咒》《羅小黑戰記》接力《大聖歸來》,讓中國動畫電影之後每年都有新的亮點。甚至連《十萬個冷笑話》都給觀眾們帶來了不同的體驗。

在這裡,我們則必須提到田曉鵬之外的另一個重要人物——王微。

很多電影觀眾和網友可能並不熟悉這個名字,但如果提到土豆網創始人和追光動畫,相信很多人不再陌生。

在賣掉土豆網落袋數十億後,財務自由後的王微將創立的追光動畫作為個人的又一次創業。

由於錢袋子鼓囊囊的,追光動畫不像其它動畫公司那樣苦哈哈地活著,不知道能不能有錢做完作品,做好作品,甚至不知道做好了作品以後能不能活下去。追光動畫有足夠的實力可以真正地打磨劇本,用心製作。而王微個人的商業資源又能為追光動畫帶來更多的投資和資源。這為追光動畫帶著中國動畫電影打開新格局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2015年,追光動畫發布了首部動畫長片電影《小門神》,結果不僅獲得了近8000萬的不錯票房,還通過實戰驗證了觀眾的喜好和自己的製作水準。

之後,追光動畫又先後推出了兩部口碑作品《阿唐奇遇》和《貓與桃花源》。

有了這幾部作品的試水與鋪墊,追光動畫終於抓住了時代的脈搏和市場的方向,並精準地找到了更廣闊的市場——成人向動畫電影市場。

2019年,追光動畫出品了《白蛇:緣起》。這部動畫電影展現出了極具中國風特色的精湛的美術、音樂能力,並用新穎的故事激活了傳統IP。

但這一切只是一個開端。隨著《新封神:哪吒重生》《白蛇2:青蛇劫起》《新封神:楊戩》的陸續上映,觀眾們震驚地發現,追光已經架構起了一個基於中國傳統神話體系的龐大世界觀體系,並在其中融入了古典、現代、後現代、未來的多重時代元素。宏偉的世界觀架構、精彩的故事、精巧的設計、精緻的製作、炫麗的美術與精美的音樂,追光動畫用「新傳說」定義了這個體系,同時還將用《長安三萬里》開啟「新文化」系列動畫電影篇章。

可以說,追光動畫用一己之力,為中國觀眾打開了一扇中國成人動畫電影的新世界大門。

就在《新封神:楊戩》與《長安三萬里》的上映間隙,田曉鵬帶著他精心製作多年的《深海》登陸了兔年春節檔。

這部動畫電影給人的驚喜竟絲毫不亞於追光動畫的多部傑作!

如果說追光動畫系列作品給予觀眾的感受是宏偉的格局,以及在高度和寬度上的大氣磅礴的想像力,《深海》帶來的則是細膩與深度,以及對社會的敏銳洞察與深刻思考。

相對於追光動畫系列作品,《深海》的角色原型創作完全拋棄了美式矽膠臉,將誇張與寫實的雙重創作風格進行了融合,讓觀眾在荒誕與現實中感受著田曉鵬對於社會、生活與人性的思考與解讀。

在《深海》的美術中,我們看到了《大魚海棠》的影子。《深海》絢麗的色彩讓人不自主將兩部電影聯繫在一起。但當你細細品味,則會發現導演潛藏的深意與不同。

現實世界明明如此蕭瑟、冷峻、灰暗,怎麼可能突然擁有了如此繽紛的色彩?

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虛幻。

是的,《深海》早在開局就告訴了所有觀眾,小女孩參宿的一切經歷都只是夢幻般的想像。現實與理想,就像灰冷與絢麗,格格不入。

在《深海》中,我們同樣看到了宮崎駿《千與千尋》的影子。

同樣是尋找,同樣是奇遇,但參宿的經歷不是童話。參宿所感受到的溫暖與友好,全是孤獨。

深度的抑鬱,讓她內心自閉,無人可信任。那份心底對於孤獨的害怕與對親情的渴望,讓她開始創造自己的世界,一個被戳破真相後真實的世界。

但她又是如此容易被感動。

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

參宿短暫卻豐富的心路歷程像李安《少年派》中與虎同船的少年,敏感又脆弱。她需要欺騙他人,甚至更多的是欺騙自己。

當她長大後來到了南河的家鄉,很多人以為她解脫了吧,釋懷了吧?

其實都是假的!

很多人可能都以為喚醒她的是媽媽,實際上她醒來時周邊空無一人。早已拋棄她的冷血媽媽怎麼可能會突然跑到遠洋郵輪臨時停靠的醫院來喚醒她?真要是她,喚醒參宿後她又消失去了哪裡?她的親生父親和繼母為何都不在她身邊?

這個開放式的結局恐怕是導演田曉鵬埋下的暗線。參宿被母親喚醒如果不是來自於自我催眠,那她的甦醒和去到南河的家鄉恐怕都是她在大海上瀕死前的新一輪幻想。

畢竟,哪個幾歲的小女孩可以在狂風巨浪的冰凍昏迷狀態下突然獲救呢?

《深海》用極具浪漫主義的想像力為大家編織了一個亦真亦幻的世界,讓觀眾們甘心「被騙」得聲淚俱下,泣不成聲。

夢的五彩,深邃的幽暗,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與衝擊。參宿就是在海浪中的小鴨子,在狂風暴雨中盪向夢的遠方,卻沒有現實的遠方。

田曉鵬訴說著一個小女孩的簡單故事,卻深刻挖掘了離婚再組合家庭中普遍存在的原生兒被棄養或忽視的故事。在這樣的生存環境下,會有多少孩子抑鬱、自閉,對生活失去活力與期望,成為社會的大問題?

救她的南河,是否正是因為看到了當初的自己?

深海又何嘗不是自己深埋的孤獨的心思?

家庭、父母的責任應該如何定義?親情應該被如何定義?社會的冷漠與溫暖就在一念之間,我們又如何去突破表面的冰冷,找到內心真實的溫暖?

相比於追光動畫,《深海》找到了中國原創動畫的另一條精彩的創意路徑,那就是血淋淋的生活!在生活中,我們足以挖掘出更多有血有肉,有哭有笑的感人故事。

只不過,相對於成功布局後即可小步快跑的動畫電影宇宙的創意模式,《深海》類型的單篇電影內容創意的持續創作難度會更高,作品的繼承性會更差,製作周期會更長,收益的可靠性會更低。這無疑對出品方、主創團隊,以及電影觀眾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深海》的出現,讓我們看到了中國動畫電影創意方向的另一種可能性。它和追光動畫系列作品、《中國奇譚》系列作品一樣,在講好中國故事的道路上為中國動畫產業與中國電影觀眾審美提供了多元化的價值探索與有效選擇。

從這個角度而言,《深海》無疑會成為另一種動畫電影創意與思考模式的里程碑。

總有人抨擊中國的電影審查制度禁錮了創作者的想像力,但至少在近些年中國動畫電影的發展歷程來看,真正阻擋他們進步的,從來不是審查,而是思想的自我解放。

他們思想解放後,才能對中國傳統動畫進行再創新,才能更精準地明確自己的定位,才能用更高的格局思考或用更細微的觸角洞察生活。

目前,《深海》的票房成績為3.87億元。以這個級別的製作質量來看,這個票房非常慘澹。因此,也再向大家安利一下這部電影,並希望《深海》這樣優秀的動畫電影越來越多,與優秀的同仁們一起為中國動畫電影追趕上世界的腳步並影響世界作出貢獻。

好了,今天就聊到這裡。OVER!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19977a1f940356183b045484088e63e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