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慶談蘿蔔快跑 :存在不正當競爭,實際沒有任何價格優勢

2024-07-16   記錄生活的小明

李國慶直擊要害:蘿蔔快跑,不正當競爭還是科技躍進?

最近,當當網創始人李國慶在視頻中對百度旗下的無人計程車「蘿蔔快跑」發表了一番犀利評論,直接點出了蘿蔔快跑可能存在的問題——不正當競爭以及實際價格優勢並不明顯。這一觀點迅速在網絡上引起了熱議,不少網友紛紛表示贊同,認為這可能是全網首個將蘿蔔快跑商業模式說透的聲音。

李國慶的矛頭直指「蘿蔔快跑」的商業模式。他揭露,「蘿蔔快跑」似乎正在沿用網際網路行業慣用的補貼打法:前期通過巨額虧損吸引用戶,一旦市場地位穩固,便開始收割韭菜,實現暴利。這種「先便宜後賺」的老套路,李國慶認為顯然有違公平競爭的原則。

為了支撐自己的觀點,李國慶還拿出了具體的數據作為例證。他引用了一份消費者測試的帳單明細,顯示乘坐「蘿蔔快跑」17公里後,實際支付僅13.5元。然而,這背後卻隱藏了起步價16元、里程費47元、等候時長18元、遠途費用19元等多項收費,總優惠高達86元。

如此算來,「蘿蔔快跑」的實際價格與人工駕駛的計程車相差無幾,甚至有可能更高。這樣的價格優勢,無疑讓李國慶對「蘿蔔快跑」的所謂「低價策略」提出了質疑。

李國慶的發聲,無疑給正火的「蘿蔔快跑」澆了一盆冷水。他擔憂,這種低於成本價的競爭方式,不僅損害了計程車司機的利益,還可能擾亂市場秩序,最終讓消費者買單。

李國慶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他擔心的是,蘿蔔快跑通過巨額補貼吸引用戶,最終會擠占傳統計程車和網約車的市場,形成壟斷後再大幅提價,這種做法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長期利益,也破壞了市場的公平競爭環境。他直言不諱地說,低於成本的價格競爭屬於不正當競爭,如果算上研發費用,那更是大大低於成本,這明顯違反了市場規則。

事實上,蘿蔔快跑在武漢的迅速擴張已經引起了計程車司機們的強烈不滿。他們發現,隨著無人駕駛網約車的訂單量暴增,自己的生意越來越難做。這種科技發展與人工失業之間的衝突,再次引發了社會對於科技進步與就業關係的深刻思考。

作為普通消費者,我們當然歡迎科技的進步和創新,無人駕駛技術無疑是未來出行的一個重要方向。但問題在於,這種創新不能以犧牲傳統行業從業者的生計為代價。科技的發展應該惠及每一個人,而不是讓一部分人失去飯碗。

如何在科技進步和社會穩定之間找到平衡點,是擺在政府和企業面前的一道難題。

因此,李國慶的呼籲並非沒有道理。他建議國家應該出手治理這種無序的市場競爭行為,停止不合理的補貼政策,讓所有參與者都能在公平的環境下競爭。只有這樣,才能確保科技的健康發展和社會的穩定和諧。

那麼,蘿蔔快跑真的存在不正當競爭嗎?這個問題或許還需要相關部門進一步調查才能給出答案。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應該保持警惕和理性思考,不被一時的優惠和便利沖昏頭腦,而是要從長遠的角度看待科技的發展和市場的變化。

最後,我想說的是,科技的進步是不可阻擋的趨勢,但我們不能讓它成為少數人掠奪多數人利益的工具。希望未來能夠看到更多公平、合理、可持續的科技發展模式出現,讓每一個人都能享受到科技進步帶來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