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趨勢】2023年中國農業機器人行業發展政策、競爭格局及未來前景分析

2023-09-22     趙玲

原標題:【行業趨勢】2023年中國農業機器人行業發展政策、競爭格局及未來前景分析

內容概要:農業機器人在我國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日益廣泛,市場規模不斷增長。2019年我國農業機器人市場規模從2015年的1.24億元增長至4.97億元,預計2023年我國農業機器人市場規模增長至8.21億元,其中:行走系列農業機器人市場規模約為6.19億元,機器手系列機器人及其他市場規模約為2.02億元。

關鍵詞:農業機器人成本結構、農業機器人市場規模、農業機器人發展前景

一、行業概況

農業機器人是指用於農業生產。具有感知、決策、控制與執行能力的多自由度自主作業裝備。主要包括信息感知系統、決策控制系統、作業執行機構、自主移動平台。即「眼、腦、手、腳」。

農業機器人技術受機器人機構學、人工智慧、物聯網、移動通信、傳感器等前沿技術牽引,逐漸全面滲透到種植、養殖產業各個生產應用場景,世界各國先後研發了各式各樣的農業機器人。

傳統農業種植在產前環節主要需要作物種子、化肥、農藥、農機、農具和溫室大棚需要用的農膜;在產中環節,需要對作物進行播種、施肥、除草、灌溉以及病蟲害防治等;在產後環節,需要對農產品進行採摘和分揀。傳統的畜牧養殖需要選址、建設養殖舍、選種以及準備飼料和獸藥;在產中環節,需要進行繁育、飼養以及疾病防疫和環境清理等管理;產後環節,需要對畜禽進行稱重和屠宰。

目前,以物聯網、人工智慧為主的新技術,主要應用於農業和畜牧業的產中環節。農業機器人按照作業對象不同可以分類為種植機器人和養殖機器人。種植機器人包括田間種植、果園種植、設施種植機器人,養殖機器人包括畜禽養殖、水產養殖機器人。

農業機器人是在複雜非/半結構化環境下,主要以生物活體為作業對象ꎬ服務於農業生產的單機、多機自主作業裝備或系統,它是智能農業裝備的高端形態,具有作業環境、操作對象、裝備狀態、人員行為等信息的全域感知能力,融合機器學習、知識推理、人機互動、作業規劃等的自主決策能力,以及靈巧作業、動態伺服、運動協同、多機協作等精準執行能力,能在繁重、惡劣、有危害的作業場景下實現精準、高效的生產目。

二、行業發展現狀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機器人的發展越來越受到各個國家的重視,尤其是農業機器人的發展和應用,因為發展農業是發展民生之本,在各行各業逐漸走向現代化的同時,農業領域的現代化和科技化越來越受到廣泛的重視,國家致力於發展農業科技,將其應用於農產品生產等各個領域,推動農業趨向現代化以及科技化發展。伴隨著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智能機器人已經在很多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導致了對於農產品的需求呈逐年增長趨勢的同時對於農產品的質量也有著顯著提高。此外,城市化建設的加快了耕地面積的縮減。農業生產所呈現的高付出、低收入導致了大量的農村勞動力進人城市地區尋找工作機會以及人口老齡化嚴重的問題導致了農業勞動力不斷降低。在農業生產中,農業機器人的應用能夠有效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增加農產品經濟效益。

據統計,2019年我國農業機器人產量從2015的3250萬台產量增長至17000台,需求量從2015年的3515萬台增長至17273台;預計2023年我國農業機器人產量約為31193台,需求量約為31473台。

農業機器人涉及的層面十分廣泛,是集計算機技術、傳感器技術、通信技術和製造技術等多種前沿技術於一體的綜合體。在農業生產中,針對不同地形,移動機器人配有不同載體平台,不同的工作環境也對應著不同種類的機器人。

採用農業機器人可代替人們進行笨重且繁瑣的勞動,提高機械化與自動化水平,增加農戶經濟效益。因此,我國農業機器人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日益廣泛,市場規模不斷增長。2019年我國農業機器人市場規模從2015年的1.24億元增長至4.97億元,預計2023年我國農業機器人市場規模增長至8.21億元,其中:行走系列農業機器人規模6.19億元,機器手系列機器人及其他規模2.02億元。

近年來,隨著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顯著提高,農業機器人在農業生產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預計下游農業市場能夠保持持續穩定增長的勢頭,將會擴大對上游農業機器人的需求,從而使整個農業機器人行業的價格保持穩定。

相關報告:智研諮詢發布的《2023-2029年中國農業機器人行業市場專項調研及投資前景規劃報告》

三、產業鏈

1、產業鏈結構

農業機器人行業產業鏈結構包括上游材料供給行業以及下游應用領域。上遊行業是農業機器人生產所需的原材料市場,為農業機器人生產提供必要的金屬材料、電機以及電子元件等。下游應用領域的市場規模則是農業機器人規模擴張的重要因素。農業機器人下游應用領域主要集中在農業種植、採摘以及農田管理領域。

農業機器人產品成本包括材料成本、人力成本、製作成本等等,其中材料成本包括集成電路、金屬材料以及減速機等農業機器人生產核心原材料。原材料成本是農業機器人產品的主要成本,占總成本比重70%以上,其次是製造費用,約占10%左右,人工費用占7%左右。

2、上游-電子元件

電子元器件是農業機器人的的重要元件。目前,我國電子元器件多個門類的產量已穩居全球第一位,電子元器件行業在國際市場上占據重要地位。2021年中國電子元件及電子專用材料製造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為8104個,較2020年增長757個;銷售收入為21493.8億元,較2020年增長1542.1億元;利潤總額為1651.8億元,較2020年增長267.7億元。

3、下游-農作物種植

在人工智慧的背景下,人工智慧、機器人技術和自動化農業正成為農業領域的關鍵驅動力,為農產種植開啟了令人興奮的未來趨勢。我國是農業大國,近1.7億公頃的農作物播種面積反映出農業育種、育苗機器人需求巨大。2016年我國農作物總播種面積達到峰值166939千公頃,隨後兩年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下滑,截至2019年中國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65931千公頃,相比2018年略有回升。2020-2022年我國農作物總播種面積又呈現增長趨勢,2022年我國農作物總播種面積達到169991千公頃。

四、行業發展歷程

自誕生以來,農業機器人隨著工業機器人和其他類機器人的發展而不斷進步,尤其是在移栽、巡檢、植保、擠奶、飼喂等產業獲得初步應用。農業機器人的發展大體上可分為自20世紀80年代至20世紀末(萌芽期)、自2000年至2015年(起步期)、2016年至今(發展期)三個發展階段。

五、市場競爭格局

雖然我國一直以來都是世界上的農業大國,但受長期以來農業作業習慣影響,我國農業機器人的起步較晚,在技術實力和市場化運作方面均與已開發國家有著較大的差距。隨著我國國情的變化,尤其是城鎮化建設的不斷發展,農業人口逐年減少,人工成本不斷攀升,導致農產品價格成分中的人力成本不斷增加。因此,從本世紀初起我國開始重視農業機器人的發展,針對性地出台了相應的扶持政策,這使我國的農業生產開始從以人力為主到農業機械化再向智能農業過渡。

與已開發國家相比,我國農業機器人的研製起步較晚、基礎也比較薄弱,發展速度緩慢,多數處於理論研究與試驗索時期。近年來,在市場需求的不斷引導及國內科研機構的不懈努力下,農業機器人技術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國已研製出的農業機器人主要包括除草機器人、播種機器人、插秧機器人、施肥機器人、嫁接機器人、採摘機器人以及植保無人機等。目前,我國農業機器人行業的領先企業有南京大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元創興科技有限公司、中辰環能技術(北京)有限公司、蘇州博田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安徽泓森物聯網有限公司、武漢威明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六、行業發展趨勢

農業機器人是將信息技術、自動控制理論、傳感技術、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無線通信等現代先進技術與農業加工製造結合起來,融入現有農業種植、養殖、管理和銷售技術系統的新型機器人耕作技術。技術進步的同時,農業機器人自動化程度也會得到提高。目前,自動駕駛技術列為農業機器人的重點開發方向,由於自動駕駛技術的普及,使得農業機器人的使用效率進一步提高,從而對農業機器人市場規模也會有促進作用。此外,農業機器人可以替代大量的人工勞動力,有望大大降低農業成本,從而促進農業生產效率的提高。未來,我國農業機器人行業將取得快速發展,市場規模也將進一步擴大。總的來說,農業機器人行業的前景十分廣闊。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政策的大力支持,農業機器人市場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更多的機遇。

智研諮詢專家團隊精心編制的《2023-2029年中國農業機器人行業市場專項調研及投資前景規劃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重磅發布,《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及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農業機器人行業未來的市場走向,挖掘農業機器人行業的發展潛力,預測農業機器人行業的發展前景,助力農業機器人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本《報告》從2022年全國農業機器人行業發展環境、整體運行態勢、運行現狀、進出口、競爭格局等角度進行入手,系統、客觀的對我國農業機器人行業發展運行進行了深度剖析,展望2023年中國農業機器人行業發展趨勢。《報告》是系統分析2022年度中國農業機器人行業發展狀況的著作,對於全面了解中國農業機器人行業的發展狀況、開展與農業機器人行業發展相關的學術研究和實踐,具有重要的借鑑價值,可供從事農業機器人行業相關的政府部門、科研機構、產業企業等相關人員閱讀參考。

智研諮詢是中國產業諮詢領域的信息與情報綜合提供商。公司以「用信息驅動產業發展,為企業投資決策賦能」為品牌理念。為企業提供專業的產業諮詢服務,主要服務包含精品行研報告、專項定製、月度專題、可研報告、商業計劃書、產業規劃等。提供周報/月報/季報/年報等定期報告和定製數據,內容涵蓋政策監測、企業動態、行業數據、產品價格變化、投融資概覽、市場機遇及風險分析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190513cda91ab01fc08887b8620ef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