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賣上億珠寶,60歲的關之琳開始缺錢了?

2022-10-20   桃紅梨白

原標題:變賣上億珠寶,60歲的關之琳開始缺錢了?

文丨安小鹿 圖丨來源於網絡

剛過完生日的關之琳,最近放了個大招。

拿出了自己總價高達1億港幣的珠寶收藏,交給佳士得拍賣。

新聞一出,大家紛紛猜測大美人這一舉動背後的原因,連「缺錢提現」的揣測都出來了。

還得關之琳親自出面解釋,原來就是特地為自己的六十大壽慶祝,強調部分拍賣資金會用於慈善領域。

關之琳和佳士得的緣分,早在他們的2018年秋拍季就開始了。

當時壓軸登場的The Peacock Necklace孔雀項鍊,以8000萬港幣起拍,最終拍賣官以1.015億港幣落槌。

那天展示這款珍貴藍寶石項鍊的模特,正是關大美人。

今年關之琳更是直接自掏腰包,把珍藏多年的51件珠寶首飾大方拿出來拍賣,名字就叫「關之琳私人珠寶珍藏」。

其中占據絕對C位的,一定是預覽海報上這款紅寶石「鴿子蛋」。

這枚紅寶石戒指,都快跟關之琳的眼睛一樣大了,估價在2200萬-3500萬港幣之間,在這批藏品中一騎絕塵,簡直就是把一套豪宅戴在了手上。

我們上周剛寫過「珍珠中的愛馬仕」海螺珠,這次也出現在了關之琳的珠寶藏品中。

還是一條很罕見的雙層項鍊設計的作品,由卡地亞製作,顏色深淺不一的海螺珠顆顆飽滿,紋理和個頭都非常優秀。

還有同樣難得一見的鑽石王冠、祖母綠戒指。

無論產地還是做工,光看圖片都覺得非常精良。

鑽石領域裡,這條卡地亞的鑽石手鍊也拍了個大特寫。

這一款估價250萬港元,一樣不容小覷。

將珠寶收藏交給專業拍賣行,或者從拍賣行購置自己喜歡的藏品,是許多女明星和貴婦們的首選。

去年年底,章小蕙也委託永樂拍賣了自己的一批珠寶,其中包括也BUCCELLATI和卡地亞一系列的耳環項鍊等飾品,均價都在六位數以上。

寶詠琴和鄺美雲之前,也都分別委託了不同的拍賣行,對自己的珍藏進行拍賣。

頂級的名女人們,大多都會有不少珍貴珠寶傍身,不管是用作收藏投資還是純粹佩戴享受,美人總是和珠寶交相輝映的。

和普通珠寶不同,能夠達到拍賣級別的藏品,都必須滿足三個重要特點:稀缺性、成色好、個頭大。

這種寶石基本屬於珠寶收藏的最頂端,能夠擁有它們、本身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從這些美人和珠寶之間的故事裡,很能看出大家過好這一生的選擇和態度,都是不盡相同的。

丨終於獲得安全感的關之琳

這次關之琳拿出來拍賣的這批珠寶,僅僅只是她收藏中很小的一部分。

她曾經因為衝動購買過一顆10克拉鑽石:「我戴過出來,不過都沒什麼機會上街,有時在家穿睡衣戴著!」

翻看她的照片,這種10克拉左右的「鴿子蛋」,出現頻率還挺高的,也就是說除了日常展現過的珠寶,她還有大把美麗收藏都還沒面世過。

關之琳本人是典型的「情場失意商場得意」,雖然兩次婚姻都不太圓滿,但在投資賺錢這一領域裡,她是當之無愧的小能手。

除了之前和大家聊過的豪宅置換傳奇,從10年前她就已經開始將珠寶作為自己主要的投資收藏渠道了。

這幾年全球經濟萎靡,剛好間接造成了藝術品投資市場的火爆,這個時候出手,將部分藏品送去拍賣行,剛剛好。

只不過這次是將房子換成石頭,並選擇最能賣得高價的拍賣行,再兼顧上慈善和宣傳,名利口碑兩手抓,非常聰明。

這種對金錢敏感的屬性,也和她一路以來的經歷息息相關。

和現在的富貴不同,關之琳從小是真的過過苦日子的。

知道缺錢是什麼滋味的她,坦言自己入圈就是為了賺錢,這是她獲得安全感的唯一來源。

所以少女時期靠一張靚絕香江的臉成功入圈的關之琳,刷完身價後就開始一輪又一輪地朝著豪門進攻。

對當時的她來說,能夠「狙擊」個豪門闊太的身份,就是美貌變現的最大化價值。

比如年輕時她就很喜歡各種珠寶,但更多是觀賞而不是購買,因為「太貴了」。

和富豪「打好交道」,這些遙不可及的珠寶,才能成為唾手可得的商品。

所以她也曾經留下許多豪言壯語。

直白表達自己什麼樣的情感模式都體驗過,只要自己想就會隨心所欲地去做。

時至今日,已不再年輕的關大美人,前幾年也在媒體面前罕見檢討過自己早年的一些做法,是有傷害到別人的。

這個時候的關之琳,早已不是當年那個身無分文沒有安全感的小姑娘了,雖然兩次嫁豪門都以失敗告終,但自己賺的錢早就足夠她風光體面地過完這一生。

到了60歲這個關頭,財富名氣地位,都已不再是她最追求的東西。

豪氣拿出五十多件精美珠寶收藏,部分用作慈善的舉動,想來大抵不過是想通過慈善頭銜換個好名聲,將自己的大眾印象從「頂級撈女」慢慢優化過渡到「慈善女神」。

用珠寶做慈善進而改善口碑,是她在遲暮之年,最高明的「洗白」模式。

不需要靠它們賺很多錢,更多的價值放在對自我名聲的優化上。

丨將珠寶作為情緒排憂工具的寶詠琴

相比較而言,寶詠琴和珠寶的關係,更加「苦」一點。

在和劉鑾雄的婚姻里,她雖然身為正妻,卻要不斷目睹老公接二連三和無數女明星交往,內心苦悶可想而知。

這個時候,購買珠寶就成了她日常轉換心情的途徑之一。

寶詠琴購買珠寶的速度,早已在圈內頗負盛名,曾經在90年代就創下「10分鐘消費1600萬」的記錄。

之後又在加拿大半小時為女兒劉秀融買下了Comet的流星鑽石項鍊。

買起珠寶來,要的就是速度。

這些寶石對於她來說,也許模樣和貴重度都不重要,她只想通過大量花錢來平衡內心,作為夫妻,他無法得到自己老公百分百的愛,只能獲得他的部分金錢。

身邊的男人無法100%擁有,但華麗美麗的珠寶只要買下來,就完完全全是屬於自己的東西,誰都搶不走。

這也是豪門闊太們,都需要的肉眼可見的安全感來源。

在大劉變心後又患上乳腺癌的寶詠琴,後半生都只有通過珠寶來裝點和陪伴自己,即便化療身形消瘦也要堅持佩戴珠寶出鏡。

這時候珠寶的光芒越璀璨,越能映照出她的健康每況愈下,華美珠寶就像「闊太」身份一樣,是面子,是給別人看的風光;其實里子已經百孔千瘡。

生命最後階段,即使化療都要戴著珠寶,更像是一種迴光返照。

在確定自己時日無多後,就將大部分珠寶都進行了拍賣,包括那枚她曾經的最愛:大劉送給她的66克拉藍寶石戒指。

為這段感情親手畫上最後的句號。

丨將珠寶變現成事業的鄺美雲

和關之琳還有寶詠琴都不同,鄺美雲是女明星中很少見的,直接將珠寶變成了自己的看家事業。

生性樂觀又理性的鄺美雲,在參加完香港小姐獲得亞軍後,快速入行發唱片拍影視劇積攢人氣,之後一個轉身就瀟洒退圈,做起了自己最感興趣的商業女精英。

因為她很小的時候就明白:一切榮光靠外表都是不長久的,我要靠腦筋賺錢。

開過花店、炒過股票和樓盤,「cash is king」是她的投資名言,她從來不投機,而是見好就收。

最終,她把目光放到了閃閃發光的珠寶事業上。

她說自己之所以喜歡珠寶,是因為珠寶就代表了一個「喜」字,是一個會帶來歡樂和善緣的行業。

同時,每件華麗珠寶以商人的眼光來看,除了美麗的外表,更代表了一件件可獲得高回報的商品。

鄺美雲退圈後在珠寶行業做了三十多年生意,為了做好這一行,她下過苦功夫,也創新過不同的模式。

作為最基礎的敲門磚,她考試通過拿下了國際珠寶專業資格證。

將店面CALLY JEWELLERY選在鬧中取靜的中環,這裡既是香港的黃金商業圈,又同時具備高私密性,非常符合高凈值富豪客戶的購買習慣。

購買流程上,鄺美雲一開始就想好只做高端熟客,不需要walk in的散客,全店實行VIP邀約制。

對客戶的篩選相當嚴格,如果遇上指甲沒有清理乾淨或者打扮邋遢的客人,會直接要求他們回家整理乾淨之後再來店裡預約參觀。

店裡的珠寶貨源,大多由珠寶大亨鄭裕彤負責,品質和樣式都很過關。

其中有一套黃鑽首飾,鄺美雲本人就很喜歡,項鍊有366顆黃鑽,手鍊有186顆黃鑽,外加2顆均超10克拉的黃鑽戒指,常年屬於店內的「鎮店之寶」。

鄺美雲生日的時候,也會特地拿出來佩戴出鏡。

店裡還有許多她自己設計的珠寶,從外形樣式到寶石的選擇,都非常金光閃閃奢華無比。

雖然是小圈子裡的買賣,但只要初始客戶足夠高精尖,那麼可帶動的身邊好友介紹的資源,也肯定都是同一level的貴氣。

不需要拚命吆喝,重質而不是量。

為了更好地服務這群高端客人,鄺美雲將名利場最愛的定製化貼心做到了極致。

經常全國各地帶著珠寶舉辦各種vic預覽,還會根據不同需求提供豪華晚宴、護膚沙龍等一系列貴婦最愛的儀式感活動。

把客戶哄開心了,珠寶什麼的在哪都是買,刷卡那一刻買下的不僅僅是一顆顆美麗的石頭,更是對鄺美雲本人業務能力和附加情緒值得到滿足的肯定。

穩定完店面生意後,鄺美雲開始繼續把事業拓展到珠寶拍賣的領域,入股了太陽國際拍賣行,換了個全新的領域繼續自己的珠寶愛好。

她表示在拍賣行做珠寶生意對她來說是水到渠成的:「我為客人設計珠寶,相對是一件個人化的工作,而拍賣行的拍品則是要行遍全球搜羅回來,之所以得來費功夫,因為都是價值連城且有歷史淵源的珍品,對我來說又是一個挑戰。」

珠寶在她人生里提供的不僅是華美的造型體驗,而是直接被轉化成了安身立命的百寶箱。

同樣都是珠寶拍賣圈的名女人,但大家和珠寶結緣的際遇都不太一樣,珠寶在她們人生里扮演的角色也是千差萬別的。

珠寶不會說話,只會靜靜地待在那裡閃光,所有的附加值,都是佩戴和擁有的人賦予的。

是將它僅僅作為裝飾裝點自己,還是通過它獲得實打實的資本積累,抑或是暫時擁有後轉換成慈善資源回歸社會,答案都不是標準的。

但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是珠寶收藏還是人生規劃,作為女性想要真正過得好,強大的內心、清醒不投機的頭腦、硬核的個人能力,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