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款樣品全部檢出致癌物!很多人天天都在喝……

2023-12-09   河南都市頻道

原標題:59款樣品全部檢出致癌物!很多人天天都在喝……

日前

福建省消委會

對福州市20家咖啡銷售單位的

59款現制現售咖啡開展比較試驗

均檢測出低含量的

2A類致癌物

樣品涉瑞幸、星巴克

……

部分抽檢樣品

本次比較試驗

對福州市20家咖啡銷售單位的

59款現制現售咖啡進行採樣

(其中線下30款,線上29款)

樣品涉及瑞幸、星巴克

幸運咖、COTTI COFFEE等

20個市面主流品牌

包括了美式咖啡、拿鐵

和風味拿鐵等不同品類

基本涵蓋市面在售的現制現售咖啡產品

本次比較試驗針對樣品的能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反式脂肪酸、總糖、咖啡因、丙烯醯胺等8個項目進行測試。

測試結果速覽

廣州日報資料圖

有2款拿鐵標稱為「無糖」,經檢測,含糖量超過標準對「無糖」規定的最高限量值;在咖啡因檢測環節,有4款樣品的咖啡因含量低於200mg/kg,在提神作用上略顯遜色。

在蛋白質、脂肪等項目檢測中,大部分產品檢出量較穩定,基本符合國家健康飲食推薦要求,咖啡中添加的奶及奶製品質量較好。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59款樣品中均未檢出含有反式脂肪酸(低於0.0013g/100g的檢出限),但均檢測出低含量的2A類致癌物「丙烯醯胺」(目前我國暫未對咖啡中丙烯醯胺有限制性或禁止性規定)

丙烯醯胺到底是什麼?

真的會致癌嗎?

丙烯醯胺是什麼?

丙烯醯胺主要在某些食物經高溫處理的過程中產生。

2002年由瑞典研究人員首次報告在油炸或烘焗食物中會產生大量丙烯醯胺。食物(尤其是含豐富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含量較低的植物性食物)在>120℃的烹調條件下會大量自然產生,採用水蒸煮時較少產生,未經烹調的食物中含量很低。食物中丙烯醯胺含量受多種因素影響。

不同食物中丙烯醯胺的含量

2005年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聯合設立的專家委員會(JECFA),將來自24個國家的6752個檢測數據,按照食物類別統計出丙烯醯胺的含量如下表顯示。

丙烯醯胺真的致癌嗎?

在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四類致癌物中,丙烯醯胺屬於2A類致癌物,也就是對人類致癌作用證據有限。很多流行病學研究表明,丙烯醯胺疑似與腎癌、子宮內膜癌、頭頸部腫瘤有關。丙烯醯胺致癌並無嚴格意義上的科學證據。

根據2010年國際《食品與化學毒物學期刊》(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第48期)一項研究結果,丙烯醯胺導致致癌時的劑量為2.6-16μg/kg.day(1微克是1克的一百萬分之一),即一個體重60公斤的成年人,若每天攝入丙烯醯胺156微克(156微克=2.6微克×60)就達到致癌的量。

咖啡愛好者們也不必對本次檢測結果感到恐慌。依據上表煮咖啡丙烯醯胺的平均含量為13μg/kg進行換算,也就是需要每天喝12kg的咖啡,才會喝到致癌劑量。我們每天真能喝完12kg的咖啡嗎?答案顯而易見。

離開劑量談毒性不可取

談致癌性也是一樣

但適當控制一下有害物的攝入量

總是沒錯的!

來源:二七發布

編輯:趙婕妤

主編:冉亞閣

主管:馬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