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學習上有4種表現,看似盡力,實際在做無用功

2023-08-09     陪寶寶寫日記

原標題:孩子在學習上有4種表現,看似盡力,實際在做無用功

有一次接孩子放學,孩子說老師在課堂上告訴他們,要想成績好,學習一定要盡全力。

孩子不明白什麼叫盡全力,在他看來,自己按時上學,認真聽講,完成作業,似乎就已經盡全力了。

看似簡單的三個字,卻包含太多的意義,別說孩子,很多大人可能都不知道盡全力的意思。

對孩子來說,不清楚這三個字,不明白自己努力的上限在哪裡,可能會盲目努力,卻收效甚微。

孩子在學習上有4種表現,看似盡力,實際在做無用功:

很多孩子都不明白盡全力的意思,只是用著自己的方式來詮釋這三個字的含義。

1、按時完成作業

這點就是孩子說的,他覺得自己做到這樣,就已經算盡了全力,殊不知,這只是完成老師的要求而已,是聽話的表現,是一個學生的本分,並沒有達到盡全力的程度。

所謂的盡全力,一定是拼儘自己所有的能力,而不是只是完成本職工作而已。

2、上輔導班

上輔導班似乎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尤其對於成績不好或偏科的孩子來說,更是如此,不僅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在精力上對孩子的要求也非常高。

這一舉動,也讓家長和孩子覺得自己已經盡全力了,在學習之餘,還能花自己的休息時間去學習。

其實,這也只是一種自我認為的盡力罷了。

3、假裝努力

這種行為是非常要不得的,內心明白自己其實根本就沒有付出,只是做出了表面動作,讓別人以為他很努力。

在外人眼裡,孩子晚上熬夜到很晚學習,可成績就是上不去,這在家人眼中,就覺得孩子的努力已經夠了。

殊不知,這些孩子晚睡,其實根本就沒有將時間花在學習上,或許只是在想 異性或者好玩的事情而已。

再或者,有些孩子一天到晚地在書桌前,也不出去玩,看似很努力,可壓根沒有學進去。

這種低效的學習方式,不僅讓學習沒有成果,也會讓孩子沉浸在製造努力的幻想當中。

這會讓家長覺得孩子很努力,沒有效果可能只是因為孩子的學習時長不夠,也會讓孩子內心感到安慰。

4、目標低於自己的實力

絕大部分人對自己的要求都太低了,明明能付出十分的努力,卻因為不夠自律,貪圖享樂,習慣舒適等,只付出了八分,這也就導致他們沒有拼盡全力,更達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了。

總之,自以為盡力的孩子除了假裝努力這一虛假的方式之外,大多數還是對盡全力三個字的理解不夠深刻,才導致努力錯了方向。

為什麼會出現學習不盡力的情況?

孩子學習不盡力,其實大多數時候並不是自己的主觀原因,可能他們自己都不知道。

1、對自己要求不高

很多孩子學習很輕鬆,作業沒啥難度,成績也不錯,家人對他的滿意度也非常高,這些都會讓孩子下意識地放鬆自己,缺乏足夠的學習動力。

2、不知道如何盡力

有些孩子想再努力一把,可他們缺乏科學的方法,只能沿用自己的舊方法,盲目地浪費時間,結果顯然也不會理想。

多次嘗試之後,看到沒有進步,就會放棄,也不願意再嘗試,錯誤地覺得保持之前的節奏就好了,這也導致孩子無法盡全力學習。

3、自以為已經拼盡全力

其實我們大多數人都不知道自己的上限在哪裡,稍微有點苦有點累,就覺得自己已經拼盡全力了。

就拿學生來說,他們每天上課的時長就已經夠多的了,學習非常辛苦,可有些孩子卻有心思想別的,比如異性,喜歡的遊戲等等。

當一個人真正拼盡全力的時候,他壓根就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想其他的事情,只會聚焦在自己的目標上。

4、惰性

惰性是人與生俱來的特性,自律的人懂得克制,將惰性對自己的影響降到最低,而稍有鬆懈,惰性就會捲土重來,讓人變得懶散,不願意努力和付出。

時間長了,人就會無法走出自己的舒適區,無法改變目前的局面,也就做不到盡全力的情況。

由此可見,孩子學習不盡力,大多數是對自己要求不高,沒有科學的方法,自以為盡全力或者是惰性所導致,只有找到客觀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學習盡力的三種表現

要想判斷孩子在學習中是否真正盡力,家長只需要觀察孩子是否有這三種表現即可。

1、自主思考

聽講,寫作業做得再好,也只能保證他的考試成績偶爾能夠考好,只有在聽講和練習當中,孩子能夠不斷地深入思考,將知識點融會貫通,和以前的知識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才能保證內容的真正吸收,讓成績永遠保持向上的趨勢。

比如,當孩子某道題目不會做,或一道錯題弄不明白的時候,一定要先想清楚,如果還是不會做,才可以看答案。

但不要全部看完,只看一部分,是否對自己有所啟發,然後再想一想,看看自己是否能做出來。

只有不斷地深入思考,不斷挖掘,用自己所學到的知識解題,才算是真地竭盡全力。

2、成績逐步上升

雖說學習成績不代表孩子的全部,但在當下的應試教育中,成績對於孩子的升學,還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成績持續變好,才算是真正的盡力。

要想做到這一點,只有不斷提高對自己的要求,遇到問題不放棄,不斷尋找最適合自己的高效學習法,利用好每一分鐘。

對每次的考試不斷總結思考,制定之後的精進計劃,並能在日常學習中保證執行到位,這才是獲得成功的保障。

3、放下所有

有些孩子成績不好或者遇到困難時,覺得面子放不下,擔心別人的嘲笑看不起自己,不願意找人請教,更不願意上輔導班。

還有些孩子,明知道自己需要額外補習,卻因為貪玩,懶散,不願在休息時間進行額外的學習。

這些都會讓孩子的成績無法提升,所謂的盡全力,就是一切為了學習,所有的行為都必須為學習讓步。

只要能讓自己學好,可以捨棄一切,這才是學習盡全力的核心宗旨。

努力等於留有餘地,盡全力則是不留一絲退路。

對孩子來說,學習光努力是不夠的,只有拼盡全力,為了自己的目標不惜一切代價,才有可能獲得最終的成功。#頭條創作挑戰賽#

作者:等風來
兩個孩子的職場媽媽,左手執筆右手帶娃,喜歡讀書、寫作、畫畫、堅信即便生活一地雞毛,內心也要擁有自己嚮往的詩和遠方,關注我,持續給您提供更多育兒乾貨。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10a540549e0a6228551dd43d1ad6ba8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