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部6分鐘的動畫短片《發之戀》奪得了今年的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整個片子很短,情節也不複雜。可是,還是讓人淚目。特別是爸爸克服困難,幫助女兒梳出喜歡的髮型這段,除了濃濃的父愛,還讓我們看到了樂觀的力量。
影片中,一家三口,媽媽生病住院,女兒想梳個漂亮的辮子去醫院看望媽媽。
女兒天生爆炸頭,平時,給女兒梳頭髮的事情都是媽媽的。可是,這一次,媽媽不在身邊。小女孩選好了中意的髮型,想讓爸爸幫忙梳。
可是,爸爸從來沒有給女兒梳過頭髮,嘗試了很多次都沒有成功,他很是沮喪,女兒也有點沮喪了。
正當爸爸愁眉不展的時候,女兒拿出了媽媽以前拍的梳頭髮視頻,媽媽在視頻中說到,
「只需要一些信心,並且邁出第一步,即使我不在你身邊,我也會引導你完成。請記住,勤奮的道路可能看起來崎嶇,但是你可以走完這趟旅程,只需花一點點功夫,還有滿滿的愛。」
聽到妻子的提醒後,爸爸終於又鼓起了勇氣。
他鼓足勁來到鏡子面前,按照視頻里的步驟,把女兒的爆炸頭一點點地梳開,終於給女兒梳好了她想要的髮型。
那一刻,父女倆欣慰相視,擊拳慶賀,還緊緊相擁在一起。
不畏難,方能勝過挑戰。
影片中,爸爸決心和女兒難纏的頭髮做鬥爭,結果呢?屢戰屢敗。很顯然,爸爸並不擅長梳頭髮這個事情,所以,他試了很多次都沒有成功。
正當他沮喪之時,他聽到了妻子的鼓勵。妻子的話語給了他莫大的力量,瞬間讓爸爸重拾信心。在妻子視頻教程的指導下,他花了一點點的功夫,終於為女兒梳出了漂亮的髮型。
02
我們的孩子,在父母愛的蜜罐里長大,遇到困難就容易害怕,退縮,沒有勇氣面對挫折。
一個老師朋友曾經說起過這麼一件事。
班裡有一個各項條件都不錯的女孩子,能歌善舞,平時在班裡表現搶眼,孩子也非常自信。
有一次,六一兒童節要排練舞蹈,每個班級選幾個人,全校組成一個舞蹈隊。可是,她沒有選上。之後的一周時間,她在班裡都不怎麼說話。很長時間,她都無法從這個事情中走出來。
朋友感慨,世上不如意的事情那麼多,寧願孩子不那麼優秀,也希望孩子能有個樂觀的心態。
人跟人的區別,很大程度上在於心態。有的人悲觀,有的人樂觀。同樣是一杯水,悲觀的人會難過,只剩下半杯了。而樂觀的人不同,他們看到這半杯水,會開心,因為還有半杯。
悲觀的人總是盯著自己沒有的東西,而忽略了自己擁有的東西。
一個學習成績非常優秀的高三學生,因為戀愛不順從樓頂跳下,摔成了重度傷殘,即便是幸運地撿回了一條命,可是,他以後連正常的走路都是一種奢望。
這個孩子,之所以選擇了跳樓,是因為他眼睛只盯著戀愛不順,就對生活失去了希望。他沒有看到還有愛他的父母,也看看不到半年之後,自己即將高考,迎來自己新的人生。他的選擇就是因為悲觀的心態。
而樂觀的人則淡化自己沒有的東西,想辦法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樂觀的例子。我們看到,疫情期間,家裡沒有網絡的學生,為了上網課,在村委蹭網的,有在鄰居家門口蹭網的,還有人需要爬到山頂上才有信號上課的。這些孩子條件更差,遇到困難,他們卻沒有抱怨,而是積極想辦法解決問題,樂觀的心態,是他們能夠直面問題的法寶。
我們看到條件好的孩子,因為一點不順利就悲觀絕望,而那些生活貧寒的孩子卻非常樂觀。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其實,這個原因就在於,因家境不好的孩子,由於父母的無能為力,他們有更多的受挫體驗。比如自己想買玩具,家裡沒錢不給買;想報個培訓班,家裡沒錢;即便是想買身新衣服,可能回答也是不行。家庭困難當然並不是好事,但是,受挫經歷卻十分寶貴。
豐富的受挫體驗,讓他們早早就知道,生活中並不總是如意,還有很多不如意的時候。因此,他們擁有更加樂觀的心態。
而有些孩子,父母從小將他們保護地非常周全,唯恐他們受到一丁點的傷害,所以,他們可能受挫的體驗比較少,也沒有太對面對挫折的機會,因此,一遇到挫折,他們就容易走向極端。
03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個樂觀的童年,未來的人生能夠很快樂。那麼,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樂觀品質呢?
首先,要營造樂觀的家庭氛圍。良好的家庭氛圍對孩子的性格養成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國著名教育學家陳鶴琴認為,家庭教育對父母來說,首先是自我教育。父母在教育孩子面對挫折時要積極樂觀,首先自己就要先做到。讓自己擁有一顆平和的心態,孩子就能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父母的榜樣作用。《發之戀》中的爸爸積極面對挫折的態度也在無形中影響了女兒,這就是言傳身教的作用。
其次,不要包辦孩子所有的事情。孩子的各項能力需要慢慢培養,他們的生活圈子就是練習的場所。小到吃飯穿衣服,大到做作業、做家務,這些事都應該讓孩子自己去做。如果做不好,家長也不要著急。這正是他們學習的好機會。只有給他們體驗挫折的機會,他們才能擁有面對挫折的能力。當他們擁有了面對挫折的能力,他們自然會更加樂觀。
最後,要給孩子客觀的評價。一些父母為了鼓勵孩子,總是喜歡通過誇獎的方式來鼓勵孩子,其實,過分誇張的鼓勵只能讓孩子建立起不切實際的自我評價,他們要維持自己這種形象,就會避免失敗,也不敢輕易嘗試。一旦失敗,他們就容易否定自己,陷入悲觀失望的情緒。
樂觀不僅可以抵禦悲傷的情緒,更是一個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礎。培養孩子樂觀的心態,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10OSE3EBnkjnB-0ztAm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