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合理避稅的問題,相信每個企業人員都非常關心。但是很多避稅的方式都有很大的弊端,所以需要你們自己仔細來分辨。那麼接下來來看看公司怎麼合理的避稅,有哪些方法。
公司怎公司怎麼合理的避稅?有哪些方法?
對於公司避稅,大大多數人說,和自己沒關係,隨著個人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關心個稅政策、個人納稅情況、以及合理避稅的政策,那就在說說和有關個人稅法,整理了合理避稅的12種方法。
1、子女教育從3歲到讀完博士,每月1000元教育費用,夫妻各占50%或一方承擔,1000元可以分攤或一方免交個稅。
2、學歷或職業資格如果提高學歷或參加職業資格培訓發生的費用,學歷教育期間每年4800元或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每年3600元的費用,免徵個稅。
3、大病醫療如果大病醫療費用個人負擔超過15000元的部分,每年60000萬元免交個稅,但要提供醫療證明及其個人承擔費用的原件或複印件。
4、首套住房利息首套住房利息支出,每月享受不超過1000元的額度,免徵個稅,最長不超過20年,但要提供貸款合同、還款憑證。
5、房屋租金工作城市的租房支出(沒有自住房),直轄市、省會城市等每月1500元、人口規模>100萬的每月1100元、<100萬的每月800元,免徵個稅(各地免稅額度有差異)。
6、贍養老人父母年滿60歲及以上,每月2000元的贍養費,子女可分攤,免徵個稅。根據暫行辦法,納稅人贍養一位及以上被贍養人的贍養支出,獨生子女可按每月2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非獨生子女可由其與兄弟姐妹分攤每月2000元的扣除額度,每人分攤的額度不能超過每月1000元。
7、出差補貼差旅補不超過200元、誤餐費不超過200元。不計入「工資、獎金」所得,免徵收個稅。
8、離職補償金職工離職時,領取的經濟補償金不超過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三倍以內的免個所稅。
9、通訊費因工作需要,單位為個人補貼的通訊費,每人每月不超過300元標準,不計入「工資、獎金」所得,免徵個稅。單位為個人負擔辦公通訊費用以補貼及其他形式發放的,應計入個人當月「工資、獎金」收入,徵收個人所得稅。
10、高溫費職工夏季發放的高溫津貼或食物,以報銷形式可以不計稅,隨工資發放的高溫費要交稅。
11、分攤法如果某個月份工資高,比如業務提成,可以分攤到其他月份,降低當月稅率,相應合法避稅。
12、提高公積金額度因為五險一金免徵個稅,如果收入高不著急用錢,可以提高公積金的繳納標準,但公司承擔的部分也多,你可以和公司協商,多出的部分由自己繳納。
13、利用萬能的轉移定價,因為這種方法雖然嚴格的來說,稅務要定你偷稅也可以,但是這種方法大家都用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稅務的度不好掌握,究竟是你經營困難低價拋售,還是轉移利潤低價交易,稅務也不願意竭澤而漁,那麼在度上控制一下,稅務就算知道,也一般不會較真。而且這種方法也確實不好查證,畢竟帳都是真的,實務上來說一般是企業連年擴大經營但是仍然無法盈利才會引起稅務注意,如果本身就不是年營收過億的大戶,或許稅務根本不會認真的追蹤你的往來,壓根就無視掉了。
14、多用幾種方法,避免一種避稅方法,不要只是把出口價格定的很低,也不要只付很高的專利費給香港公司,什麼培訓啊專利啊商標啊,高進低出啊一起用,每樣只比正常的低10%,那麼加起來也是不小的數目。
擴展閱讀:
對於稅收優惠,大多數情況是地域性的(比如西部大開發,或者東北,或者天津)。從商業角度考慮,僅僅因為稅率上的差別而搬遷企業,或者對優惠地區進行投資很多時候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我用「僅僅」不是因為節約的稅款不多,而是很多情況下商業環境比稅收優惠更為重要。
公司怎麼合理的避稅?有哪些方法?對於這兩個問題我們就說到這裡,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多謝閱覽!
注意:本文所述內容僅供參考,一切都以釔財稅顧問所述為準。
聲明: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