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場失意」的黃曉明,註定會在事業上更得意

2022-03-09     好歌獻給你

原標題:「情場失意」的黃曉明,註定會在事業上更得意

所謂「情場失意,職場得意」,這話用來形容現在的黃曉明,再恰當不過了。

群星參演的新電影《你是我的春天》,在社交平台放出花絮。

一向光鮮亮麗的黃曉明,以一副滿臉油膩、不修邊幅的大叔形象示人,而且還被「兒子」潑泡麵。如此狼狽,這還是大家印象當中的「霸道總裁」黃曉明嗎?

事實上,這次被虐,又給黃曉明攢了一波好口碑。近年來他的事業節節攀升,大有重回巔峰之勢。

這也在意料之中,畢竟除了多年來累積的資源和本身實力外,他還有一個能保他順利行走於娛樂圈的「殺手鐧」,那就是他的待人處事之道。

畢竟娛樂圈不只是捧高踩低,更多的還是人面、情面、場面上的人情世故。「情場失意」的黃曉明,註定會在事業上更得意。

說起黃曉明,你可以說他演技飄忽不定,但熟悉他的人,甚少指摘他的人品和作風。圈裡圈外,口碑滿格。

像是我們提到新電影的花絮中,演對手戲的小朋友因為緊張沒能完成好潑面動作,見此情景,黃曉明溫柔安慰「兒子」,鼓勵他大膽潑。

而在完成戲份後,黃曉明見到小朋友因為自責悶悶不樂,他還貼心安撫情緒。

熟悉黃曉明的人都知道,現實中的他不過是個被「霸總文學」坑慘了的「傻子」。

作為家中獨子,黃曉明從小就在一個單純和諧的家庭氛圍中長大,父母的愛護、親人的關懷,一直被保護的很好的黃曉明也被養成了一個「傻白甜」的害羞性格。

就連黃曉明自己也說過,「但凡是待人接物比較單純、比較直接的人,大部分都是小時候生活在家庭環境比較幸福、溫暖的人。」

這一點,也一直延續到黃曉明上大學。

因為之前遇到車禍黃曉明腳部受傷,但到了開學時就已經恢復得差不多了,可家人不放心,七個人組成龐大的親友團,親自護送他報到。

這樣的情景,讓後來成為黃曉明的班主任崔新琴也感慨萬千,她說「黃曉明,就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

即使上了大學,進入了後來被稱為北影「96明星班」,黃曉明單純、憨憨的性格並未有所改變,甚至因此還讓他成為了讓老師頭疼的對象。

比如有一次,老師讓他表演發脾氣,誰知黃曉明卻一本正經地回答道:「我媽媽說了,吵架不是好孩子。」

從這裡也不難發現,黃曉明的確是一個單純的好孩子,就連他的班主任崔老師在日後的採訪中也提到,「黃曉明在大學期間,說話辦事挺幼稚」。

但作為演員,從演戲這件事兒上來看,單純的性格讓黃曉明很難第一時間揣摩到人物的內涵,或是更深層次需要表達的東西,至少他不算是一個有天賦的演員。

說得直白一點,黃曉明屬於「體驗派」演員,簡單來說就是你打了他一拳,他能精準地表現出疼的感覺;但如果沒有這一拳,他總是離疼差點意思。

按理說,黃曉明的這種單純性格在魚龍混雜的娛樂圈裡並不吃香。實際上,也正是因為他的人品和性格,反而成了他在娛樂圈中混得風生水起的「殺手鐧」。

2000年,還是在校學生的黃曉明被一塊「大餅」砸在了頭上。

這一年,他成了《大漢天子》中的男主「劉徹」,雖然演技上沒什麼技巧,但每場戲還是鉚足了力氣去演,沒想到歪打正著打響了知名度。

彼時的黃曉明或許正如他自己所言:「因為我們都被呵護得很好,但卻都有一顆不羈的心,想要干出點兒事來。」

之後,黃曉明的演藝之路如開掛一般,《還珠格格3》《神鵰俠侶》《新上海灘》等劇集,奠定了他內地一線小生的地位,紅到發紫。

掌聲、鮮花、榮耀接踵而至,沉浸於成功喜悅之中的黃曉明,絲毫沒有意識到危機已經悄然而至。

不算是天賦型演員的黃曉明,就算功成名就,選擇的依然是靠「力氣」去演戲。

加上偶像包袱和對霸總角色的執念,黃曉明開始徜徉在爛片、油膩和霸總的海洋里,熒幕形象變得有些令人生厭。

編劇史航曾經把黃曉明和范某冰兩個人比喻成「演藝界的藍領工作者」,意思就是:他們是在用「體力」演戲,很賣力,但就是沒有靈魂。

對於黃曉明,史航更是直言不諱地說道:「他經常露出意味深長,但又毫無意義的微笑。」

演技的薄弱,加上當時身高造假、「鬧太套」等負面新聞,都讓黃曉明成了眾矢之的。

每每提起他的名字,大家就像條件反射一樣,將他與爛片綁定在一起。

然而,產生這些的罪魁禍首真的只是源自黃曉明的個人選擇嗎?

直到多年後,黃曉明在節目中提到「自己很喜歡單純,但自己又不太喜歡好人這個詞」。

直到這時,大家才了解到,正是因為黃曉明的「好人」屬性,讓他為了顧及別人的面子,而不得不去做了許多「還人情」的選擇。

於是,才有了後來許多霸總、油膩的爛片。

連他自己都承認:「很多這個圈子裡的電影公司老闆都知道,黃曉明真的是好人,但是自己就做了太多,幫了太多他不應該幫的,做了太多他不應該做的事情。」

日積月累,消耗了觀眾對自己的好感,而當終於發現自己快要被拋棄的時候,直到不惑之年,黃曉明才終於明白:只要演出好的作品,所有的質疑和非議才會偃旗息鼓。

儘管「老好人」黃曉明曾因自己的性格,導致了許多選擇上的偏差。

但也必須承認,如果不是他周到的為人處世為他贏來了好人緣,恐怕他也無法走到今天的地位。

「聰明人」不一定能走到最後,但「真誠又努力」的人,一定能笑到最後,這句話在娛樂圈同樣適用。

就像我們先前所講,黃曉明在演員當中算是一個「笨小孩」,既然天賦不夠,那就用努力來彌補。

作為演員,黃曉明夠認真、夠努力,也夠執拗。

為演戲幾天不眠,吊威亞摔斷了腿……以他的咖位,他完全可以偷懶,可無論是出於對表演的尊重還是對演員身份的敬畏。

即使黃曉明並不算有天賦,但他一直秉承著用真誠、勤力的表演,來打動觀眾。

面對這樣的黃曉明,很難有導演不喜歡。

這也是為何在眾多70後男演員中,黃曉明是為數不多能在京圈和港圈都能混得風生水起的人之一。

在不同的圈子,誰與誰交好,誰又與誰親近,直接影響到一個演員的職業發展。而黃曉明的確是為數不多,能同時在幾個圈子中都能吃得開的人。

作為曾經的「華誼一哥」以及曾持股華誼最多的藝人,黃曉明與曾經內地的娛樂公司大佬華誼的關係,自然不必多說。

而作為第五代導演中的佼佼者,導演陳凱歌曾說過:「黃曉明會讓我聯想到張國榮,兩人作為演員都敏感而脆弱,而這正是好演員需要的特質。」

《風聲》導演高群書、《建國大業》導演黃建新對他的評價,也都是正面積極的——努力、專業。

獲得京圈大佬的認可,只是黃曉明人脈開拓的第一步,隨著事業發展,他的人脈網也逐漸擴散到了港圈當中。

黃曉明在電影《中國合伙人》中扮演了一個單純、善良,甚至有點一根筋的「成冬青」。

這個角色的特質與現實當中的黃曉明極其相似,而這個角色也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大家對他一貫的偏見看法,意識到原來黃曉明真的會演戲。

而「成冬青」改變的不僅僅是觀眾,還有這部電影的導演陳可辛對黃曉明的看法:這個演員不是一個花瓶。

陳可辛導演覺得,黃曉明是將多年積壓的壓力,全部寄情於這個角色來發泄出來,真摯的表演才能更打動人。

同樣的,在香港娛樂圈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向華強夫婦,同樣對黃曉明青睞有加。

通過合作電影《大上海》,黃曉明還成功拜師周潤發。

除了和導演、資本圈交好,對於演藝界同仁,黃曉明也是向來照顧有加。

當年黃曉明與劉亦菲在合作《神鵰俠侶》時,黃曉明救過劉亦菲的命。

張小婓還沒有憑藉《你好,李煥英》大火之前,參加活動時被冷落,現場的黃曉明主動跟她打招呼,緩解了張小婓的尷尬。

而真正能證明黃曉明強大人脈和好人緣的事情,無異於當年那場震驚娛樂圈,耗資上億的「世紀婚禮」。

娛樂圈中的頂級大腕,各大商圈名流悉數到場,時至今日,我們似乎也未曾再見過如此排場的明星婚禮了。

可以說,黃曉明在娛樂圈中能獲得好人緣,和他的真誠態度以及會做人的為人處世不無關係。

在節目中,面對老婆婆不認識自己,淡定地說:「我不重要,不用管我叫啥。」

在綜藝《中餐廳》中,楊紫曾問過黃曉明:「曉明哥,你這樣老好人的性格在娛樂圈可怎麼混呀?」

對此,黃曉明當時的回答是:「我傻人有傻福,只要關鍵時刻不傻就行了。有些時候就得傻傻一樂,事兒就過去了。」

所以到了今天,我們才發現,黃曉明其實很像《射鵰英雄傳》中的郭靖,大智若愚。

在紛繁複雜的娛樂圈中,稍有不慎,輕則被排擠,重則被雪藏。

可黃曉明憑藉著自己的實誠的人品和態度,贏得了同行和許多行業大佬的認同,這也成了他通殺貴圈的「殺手鐧」。

當然了,與資本親密難免會被人質疑是附和權貴,質疑是演戲。

所以要論證一個人的真誠與否,去看他與普通人的相處,或許更能體現一個人的本質。

黃曉明身邊的工作人員曾透露:黃曉明是那種每天會收到幾百上千條微信消息的人,無論對方地位高低,他每天,是每一天,都會認真地回復每一條信息,每一條。

2015年的時候,黃曉明豪爽包了10萬紅包,給在自己身邊工作了十年的老司機,為他慶生。

疫情期間,黃曉明還拒絕了湖北籍員工的請辭,並安慰對方「別想那些沒用的」,而最後一句「有我一口就餓不著你們」,更是讓員工暖心無比。

日常給員工派發各種福利,黃曉明更是毫不手軟,難怪有網友在線求工作。

論及做事實在、細緻周到,黃曉明算得上眾多明星中的獨一份。

這大概也是為何他演了那麼多令人厭煩的霸道總裁後,還能保有路人緣的真正原因之一。

2022年黃曉明有五部作品上映,走出情傷,認真搞事業的男人果然會像火箭升空一般。

回顧出道至今的黃曉明,從少年成名到為人嘲諷,再到如今逆風翻盤,他一路走來雖不算十分順遂,但幸而黃曉明從未丟棄真誠和勤勉。

演技欠佳可補,人品上乘才是絕招,這就是黃曉明能夠一直走下去的「殺手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0d33bf3016d381f05cbfb0ea566e65a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