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幾天去醫院不耽誤孩子?流感呢?兒科醫生近期被問最多的 6 個問題

2023-12-13     丁香媽媽

原標題:發燒幾天去醫院不耽誤孩子?流感呢?兒科醫生近期被問最多的 6 個問題

上次丁香媽媽發布了一篇文章,給大家說了說為什麼孩子接種了流感疫苗還是感染了。後台里收到很多家長的提問:

流感高發季,孩子頭疼腦熱,會不會是流感?去醫院擔心可能發生交叉感染,如果覺得孩子症狀像流感,能在家自己判斷嗎,能自行用藥嗎?

我們今天集中來解答關於流感自測、診療和預防,家長最關心的 6 個問題。

懷疑孩子感染流感

能自己查、自己用藥嗎?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如果孩子以下 2 種表現,考慮流感的可能性比較大:

出現全身症狀,就是發熱明顯,還有頭痛、咽喉疼痛、肌肉酸痛等表現,而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狀,倒不是很重。

對於發熱,退熱藥能退熱,但是發熱反覆比較常見,同時熱峰比較高,經常 39℃,或者 40℃,當然,38℃ 不能排除流感。

對於流感的診斷,國內目前就是進行核酸檢查和抗原檢查,抗原比較適合居家自測。

核酸檢查自己在家做不了。但是一些城市的部分地區,可以在電商平台選擇上門取樣服務,取了咽拭子標本後,他們取回去進行檢查,這個還挺好,不過開通的地區太少,實現起來不容易。

抗原在各大外賣平台,或者一些電商平台都可以買到,比如甲流乙流的,或者甲流、乙流和支原體的,基本都是採取的膠體金法,陽性率在 53~54% 左右。

之前怕家長們取樣不標準,結果不准,其實這個採樣比較簡單,家長們看完附帶的說明書,只要咽拭子或者鼻拭子捅到位了,那就沒問題。

左一是鼻拭子,中間是鼻咽拭子,最右是咽拭子

鼻咽拭子取樣方法:

首先是清潔鼻腔,擤鼻涕,之後稍微後仰脖子,將鼻拭子深入到鼻咽處,感覺到阻力後,輕輕的轉 10~15 圈。

對於兒童,沒有能轉到這麼長時間的,基本轉個 2~3 圈就不錯了,效果也不錯。

有家長問,捅到鼻咽處,到底應該捅多長,從鼻腔到耳朵有多長,基本就要捅多長,對,就是這麼長。

口咽拭子取樣方法:

口咽拭子比較好取,就是稍微仰頭,舌頭稍微伸一下,壓舌板壓一下舌頭,露出來扁桃體和懸雍垂(就是咱們熟悉的小舌頭),在扁桃體和小舌頭下方的咽喉處摩擦幾下就行了。

取出來的標本,按照操作說明,放到收集液裡面浸泡,最後滴到測驗板上就行了,等 10~15 分鐘看結果就行了,紅了就是陽性,不紅就是陰性。

如果是陽性,那就能診斷是流感了,可以進入下一步進行治療;如果是陰性,不能排除是流感,因為和取樣、病毒數量、假陰性率高有關(只有一半多一點的敏感性),這時,如果根據症狀和流行季節強烈考慮就是流感,那也可以進行治療。

流感用藥可以參考:

瑪巴洛沙韋片

奧司他韋

適用年齡

5 歲以上

0 歲以上

用藥療程

全程一次口服

5 天

用藥方案

體重小於 20kg:2 mg/kg,口服一次

20~80kg:40 mg,口服一次

大於等於 80kg:80 mg,口服一次

1 歲以下:

0~8 月齡:每次 3.0mg/kg,每日 2 次

9~11 月齡:每次 3.5mg/kg,每日 2 次

1 歲以上:

不足 15 kg:每次 30mg,每日 2 次

15~23 kg:每次 45 mg,每日 2 次

23~40kg:每次 60mg,每日 2 次

大於 40kg:每次 75mg,每日 2 次

孩子疑似流感了

什麼時候測抗原最準確?

什麼時間檢查流感抗原,陽性率最高呢?

其實有症狀就開始檢測陽性率就不低,研究發現,在沒有症狀前,流感病毒載量就開始上升,在出現症狀當天,會達到高峰,之後逐漸下降。

具體看下圖: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

所以,有症狀就可以檢測抗原了,不用等到生病 1 天之後再測。

如果當時沒來得及測,過幾天再測還准嗎?

之前也是說在症狀 24~72 小時進行檢查,但目前都是說,有症狀過後,越早越好,因為病毒會隨著疾病進展,數量迅速減少,在生病的前 3 天或者前 4 天檢查都可以。

孩子發燒了

幾天看診不耽誤病情?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如果在流感高發季節,孩子有流感表現,當天就診會更好些。好處是早診斷、早治療,能減少高風險孩子的流感併發症,能將發熱時間減少 1~2 天。

5 歲以下的孩子屬於流感高風險人群,如果孩子今天剛開始發熱,一下子就到了 39℃,那肯定不會根據這一個值就去看診,得觀察下今天后續孩子發熱的情況、孩子的狀態,具體分析如下:

情況一:普通感冒可以在家監測 3 天

如果孩子確實沒有流感接觸史,而且僅有發熱情況,吃了退熱藥後,孩子體溫很快下去,精神狀態挺好,有點流涕咳嗽,沒別的不舒服,過了半天,體溫再次起來,給予退熱藥後,也很快下降,那就考慮普通感冒的可能性大,繼續在家監測 3 天的體溫和症狀,沒有任何問題。

監測這 3 天,如果孩子發熱情況逐漸好轉,就是熱峰下降,發熱頻率降低,退熱藥使用次數減少,那考慮是好轉的,基本就等自己撐過去了,如果 3~5 天,就不發熱了,那就 OK 了。

如果孩子發熱 3 天沒有好轉的趨勢,或者 5 天了,還是發熱,建議最好去醫院請醫生評估下。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情況二:疑似流感建議當天就診,早發現早治療

如果孩子除了第一天有發熱外,還有些頭疼、肌肉酸痛、咽痛表現,體溫逐漸升高,給了退熱藥後,孩子體溫下降不明顯,降到 38℃,過了 2 小時又熱起來,孩子有些不舒服,不怎麼玩。

這樣的表現,在這個季節比較符合流感的表現,是建議就醫的,明確下是否流感,早治療,孩子症狀好得快,能減少併發症的可能性。

這個時候不要等 3 天了,等 3 天基本發熱可能還是不會好轉的,還得去看診。

如果孩子病情重,或者考慮進展快,那就得立即去看醫生,不能等。5 歲以下的孩子,滿足下圖的黃色和紅色裡面的任何一項,都得就醫:

低風險

中風險

高風險

顏色

(皮膚嘴唇或舌頭)

· 正常顏色

· 蒼白-家長或者照顧者報告

· 蒼白、發花、發灰/藍

活動

· 對社交提示*應對正常

·比較高興/微笑

· 清醒或可以很快叫醒

· 哭聲響亮/不哭

· 對社交提示反應不佳

·不笑

· 長時間刺激才能喚醒

· 活動減少

· 對社交提示沒反應

· 明顯的病態

· 不能喚醒,或醒來後不能保持清醒狀態

· 虛弱,高尖的哭聲或者一直哭

呼吸

· 鼻翼煽動

· 呼吸快:呼吸頻率

6~12 月齡:>50次/分

>12月齡:>40次/分

·呼吸空氣時,血氧飽和度≤95%

· 肺部能聽到囉音

·呻吟

· 呼吸快,呼吸頻率> 60 次/分

· 吸氣時胸壁下端凹陷(中重度),和吸氣三凹征不一樣,不是肋間隙的凹陷

循環和是否脫水

· 皮膚正常,眼窩無凹陷

· 黏膜濕潤

· 心跳快

>160次/分,<12月齡

>150次/分,12~24月齡

>140次/分,2~5歲

· 毛細血管再充盈時間(CRT)≥3秒

· 黏膜乾燥

· 嬰兒喂養不佳

· 尿量減少(可記憶為6~8小時沒尿)

· 皮膚彈性降低(WHO 推薦是捏肚皮,歐美有推薦捏胳膊處的皮膚)

其他

· 沒有黃色或者紅色欄里的任何症狀和體徵

· 3~6月齡,體溫≥39℃

· 發熱 ≥5天

· 寒戰

· 四肢或關節腫脹

· 四肢無力,無法負重

· ≤3月齡,體溫≥38℃

· 按壓時皮疹不褪色(非充血性皮疹)

· 前囟膨隆

· 頸部僵硬

· 癲癇持續狀態

· 局灶性神經系統體徵,比如一側肢體無力等

· 驚厥癲癇局灶性發作

* 社交提示:包含語言或非語言的暗示,通過說話聲音大小、表情、肢體語言、手勢、距離,表達出自己的情感、要求等。理解這些並做出相應的反應,有助於社交。

* 3 月齡以下,一些疫苗會導致發熱

* 毛細血管再充盈時間:意思是按壓身體皮膚時,毛細血管內的血會被按壓到別處,按壓處會變白,當鬆開時,血液回回到原來位置,皮膚再次變紅,根據這個變紅的時間,判斷是否脫水。

對於兒童,建議測量手指處,在室溫(20~25 ℃)下進行,用適度的壓力按住 5 秒鐘,看回血時間,新生兒以 3 秒及以內為正常,其他兒童以 2 秒及以內為正常。

如果孩子發熱了,按照上面的方式就醫,一般不會漏掉嚴重情況,不會耽誤孩子的。

總結下就是精神狀態是否好,呼吸是正常,循環是否正常(心跳是否正常,是否脫水),皮膚是否正常(顏色由循環和呼吸共同決定),以上這些症狀,提示是細菌感染性疾病,或者是症狀嚴重,需要儘快評估並確定是否需要治療。

同時,對於小 baby,比如 3 月齡內的孩子,發熱大於 38℃ 就建議看診,因為可能是嚴重疾病的唯一表現,不需要等 2~3 天,但醫生評估後,覺得沒有問題,不代表一定得治療。

對於大一些的孩子,體溫大於 39℃,也建議就醫,同樣,也不是一定治療,只是排除一些疾病風險。

但如果孩子體溫大於 40℃ 了,那基本都得治療了。

奧司他韋必須用滿 5 天嗎

孩子退燒了可以停藥嗎?

停藥後又發熱了怎麼辦?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流感病毒進入人體細胞內,用細胞的物質組裝複製自己,形成大量的流感病毒,然後這些病毒從細胞中出來,再去感染其他人體細胞。

當服用奧司他韋後,會限制流感病毒從細胞中出來,讓病毒在細胞內關禁閉,等人體的巨噬細胞等過來吞噬掉這些感染的細胞,達到限制病毒的大量複製、減少流感病毒在人體的擴散的作用。

用滿 5 天,病毒在體內才能清除得差不多,剩下的起不了什麼風浪。如果用不滿 5 天,就限制不了病毒的複製,可能出現症狀復發,再次發熱不適等表現。

那這時應該怎麼辦呢?是否還需要用奧司他韋?需要用幾天?有沒有替代的藥物使用?

這種情況最大的可能是流感症狀復發,對於流感導致孩子發熱了,那就是體內的病毒沒有控制住,我們這時治療,那還可以使用奧司他韋。

在治療時,這次需要當新的流感來治療,還是需要使用滿 5 天,前面的那幾天治療就不算了,因為病毒在體內又重新張狂起來了,不用滿五天是壓不住的。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有些讀者會問,前面那 2 天的不就白用了嗎?對,如果症狀沒再次出現,那說明僅前面 2 天就壓住病毒了,2 天停藥也沒問題,就賺了;但是症狀再次出現,說明前面的 2 天就白用了。

那這樣用了 2 + 5,一共是 7 天,能這麼用嗎?副作用會大嗎?

能這麼用,因為對於重症的流感,5 天后還有症狀的,我們都可以繼續使用奧司他韋,這樣用也沒提副作用增多問題。所以,咱們這樣用了 7 天,沒有問題。

這裡再加一個知識點,如果在服用奧司他韋時,忘了一劑怎麼辦?這個有明確規定:

如果距離下一劑的使用時間間隔大於 2 小時,那就吃上,之後 2 小時之後正常吃下一劑

如果間隔小於 2 小時,就忽略這一劑,後面的正常吃就行了,不要在下一劑量時吃 2 倍劑量,也不需要最後多補一次。

流感出現症狀後

幾天傳染性最強?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傳染性哪天最強,就是看病毒在什麼時間排出最多。

目前認為,在症狀開始的 0~24 小時就開始排毒,在症狀出現後 24~48 小時排出量達到高峰,之後迅速下降,5~10 日後幾乎檢測不到。

也就是說,24~48 小時內傳染性最強,病後 48 小時內,是密切接觸者預防流感的黃金時間。

接觸到患者,被傳染後,大約 3~4 天左右出現症狀。

家裡人得了流感

如何避免傳染給家人?

在病人出現症狀後 36 小時內,進行手衛生並佩戴口罩,可減少家庭內傳播(OR 0.33,95%CI 0.13-0.87),就是能降低大約 67% 左右的感染率。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預防方式主要包括接種疫苗,抗流感藥物預防,隔離,洗手,健康的生活習慣這幾條。

洗手:手衛生就是肥皂水洗手,這個怎麼洗手也講了好多遍,不多寫了,另外,使用酒精基的免洗洗手液也行。

戴口罩:患者戴口罩,避免咳嗽分泌物播散,不戴口罩咳嗽時用紙巾或者手臂擋著咳嗽。非患者正經戴口罩也有好處,注意,戴口罩時得正經戴,不要老是摸口罩。

隔離:患者如果能隔離在自己的房間不出門,自己房間經常通風,有專門一個家長照顧這個生病的孩子,那是極好的。不能隔離在一個房間,那就儘量少在公共場合逗留,戴好口罩,也行哦。

如果照顧人也不能單獨一人,那照顧人戴好口罩,洗好手再去照顧別的孩子。

消毒:患者咳嗽過的物品表面,可以使用使用 84 消毒劑(1 份兌水 99 份消毒劑,配成 500mg/L 的溶液)擦地、擦牆,75% 酒精也行。

參考文獻

[1]Yechezkel, M., Ndeffo Mbah, M.L. & Yamin, D. Optimizing antiviral treatment for seasonal influenza in the USA: a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alysis. BMC Med 19, 54 (2021).https://doi.org/10.1186/s12916-021-01926-5

[2]CDC.Evaluation of 11 Commercially Available Rapid Influenza Diagnostic Tests — United States, 2011–2012.https://www.cdc.gov/mmwr/preview/mmwrhtml/mm6143a3.htm

[3]Influenza.Red BookAtlas of 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s 5th Edition.2023.

[4]Tara N Palmore.Infection control measures for prevention of seasonal influenza.2023.

本文專家

孔令凱

合作專家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

兒科學碩士 兒科主治醫生

劉華

審核專家

北京和睦家醫院 兒科主治醫師

策劃製作

監製:大力

策劃:美麗

題圖來源:站酷海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0c419da94a7312b8b74b869b17bebb7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