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風司令」韓先楚:常勝未敗,戰功絕倫,去世後為何不入八寶山

2024-01-17     郭哥文化

原標題:「旋風司令」韓先楚:常勝未敗,戰功絕倫,去世後為何不入八寶山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擊右上方的「關注」。感謝您的支持和鼓勵,希望能給您帶來舒適的閱讀體驗。

凌煙閣上清風起,留得將軍卷世名。——《偈頌七十一首》

自古以來,武將崇戰,大多為的是生前富貴,死後留個萬古名聲。

如那天縱軍神,大漢冠軍侯,死後五萬甲士相送,陪葬皇陵;再如那大唐凌霄閣,文臣武將死後,以國士而葬之,舉國祭之。

可在中國,卻有這麼一位開國上將,一生大小戰鬥上百場,常勝未敗,軍旅生涯中從未打過敗仗,可謂是戰功赫赫,舉世無雙。

而這位戰功絕倫的開國將領正是鼎鼎有名的「旋風司令」——韓先楚。

韓將軍一生為解放事業而奮鬥,他把畢生的精力都奉獻給了共產主義,為新中國的建設與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照理來說,韓將軍一生功績,死後完全可以入「革命聖地」——八寶山,但韓將軍卻是並沒有選擇在此長眠。

今天,筆者懷揣著對韓將軍的敬仰之情,為大家講一講常勝將軍——韓先楚的平生事跡。

·苦難童年

先楚先楚,敢當為先,惟楚有才。韓父為韓先楚將軍取名先楚,或許正是期盼著其子能夠不畏艱難,有所成就。

農村窮苦人,因為窮,不得不多生孩子,壯勞力多了,日子才有盼頭,但吃飯的嘴一多,日子不免又再度清貧下去,就這樣越貧越生,越生越貧,陷入一個怪圈當中。

那個時期的中國,大環境下就是一個字——亂!各地軍閥混戰,孫中山先生領導的革命派那時還尚處年幼。大城市都尚如此混亂,更別說生活在農村的韓家了,食不果腹已是常態,便是衣不附體,也非誇張。

正如余華所寫的《活著》一般,即便是活著這一卑微的訴求,有時候也已然成為了一種奢望。

家境的貧困,軍閥地主的剝削,讓這家人就連活著都不能為之所願。

實在是沒辦法了,韓父韓母不得已把長女——韓先明賣給了同村人家,當作童養媳,以求換得生路。

可命運並沒有因為長女的離開便開始垂憐這家人,韓先明被送走不久後,韓先楚的哥哥與母親又先後患病離世。

在那個時候,窮人最怕的就是得病,哪怕是一個最不起眼的感冒,有時候也能成為殺人的利器。

因為沒錢買藥治病,韓父不得已尋了不少土方、偏方想以此保住孩子的命,可無奈命運無常,最終還是沒能救下孩子。

中醫藥學傳承千年,不少所謂的「土方子」雖未入錄,但確實有效,但更多的所謂民間偏方卻只是江湖術士騙人編撰而成,真假難辨!

短短時光,母親與哥哥親眼在自己面前病逝,這給年幼的韓先楚極大的衝擊,這也成為了韓先楚日後決心改變命運,投身革命的一個重要理由。

一個窮困的家庭,一夜之間失去了半邊天,這讓本就生活窘迫的韓家,越發艱難起來,韓父一夜之間白了頭,放眼望去,都是嗷嗷待哺的孩子,這偌大的一家人,讓自己如何養得活啊!

沒過多久,韓先楚也被韓父送到了田家,以求乞活。

·相依為命

都說長姐如母,幼年的韓先楚就是在姐姐韓先明的拉扯下長大的,即便是日後韓先楚當成將軍,也跟姐姐十分親密。

韓先楚將軍曾說,這輩子,姐姐給別人當童養媳,這是他最心痛的事,是姐姐用她的不幸,才換來了他的今天。

童養媳不是多麼驕傲的身份,在那個年代,因為這個身份,韓先明時常受到同村人的嘲笑。

可是,沒有韓先明當這個童養媳,韓先楚小時候,哪裡能混得溫飽,平安長大。在那個吃人的年代,若不是長姐韓先明,單靠韓父,韓先明的生死真的是猶未可知。

漸漸長大的韓先楚逐漸懂得世事,他也明白自己這種寄人籬下的日子會讓姐姐遭受多少的委屈。

貧窮並沒有磨去他的傲骨,於是,在八歲那年,韓先楚告別了姐姐,回到了家中,韓先楚告誡自己,他已經長大了,他能夠靠著一雙手養活自己!

姐姐韓先明非常清楚韓先楚回到家會過什麼日子,她勸韓先楚不要走,田家有她擔著呢,不會讓他吃苦,可年幼的韓先楚明白人情冷暖,他明白姐姐帶著自己這麼一個拖油瓶,早晚會連累到姐姐的。

「姐,你在這裡的日子不好過,我都知道,小時候不知事,讓你受了多年的委屈,現在我大了,能靠一雙手養活自己了。我不能再拖累你了,你放心,我回去後,一定會好好照顧咱爹。」

韓先楚告別了姐姐,毅然決然地回到了家中,與父親一起相依為命,為活著而奔波。

因為家中窮困,即便韓父咬著牙拚命幹活,但還是很難負擔得起韓先楚的學費,在韓先楚12歲的那年,因為貧窮,韓先楚告別了才上了一年的私塾,再度回到田地耕農。

僅是一年的私塾學習,這導致韓先楚的文化水平依舊是比較低下,所以導致了韓將軍在日後的工作中,時常鬧出笑話。

但在這些笑聲之下,卻是隱藏著極大的悲哀,正是因為貧窮,讓千千萬萬像韓先楚將軍一般年紀的孩子上不了學,認不全字,只能被迫成為一名「文盲」。

為了生存,韓先楚吃盡了萬家苦,給地主放過牛,幫人當短工,跑過堂,要過飯,什麼苦,什麼罪,他都受過!

韓先楚曾經也以為自己這輩子或許就這樣了,年輕賣苦力,中年討個老婆,然後生幾個娃兒,再為了生計而奔波,就與他父親一般。但黃麻起義的那聲驚天槍響,卻是讓韓先楚在昏暗的世道下,看到了希望。

·革命之火,照亮前方

16歲那年,韓先楚參加了當地的農民協會,第一次有了改變命運的想法,沒過多久,韓先楚就當上了童子團的團長,職務雖然不大,但卻讓韓先楚心中越發有著改變命運的衝動,他也第一次親身經歷了「地位上的轉變」,農民也可以當家做主!

次年,1930年,17歲的韓先楚因憧憬紅軍,帶著同村十幾個小伙子,走出了村莊,參加了孝感的紅軍游擊隊,正式開啟了他傳奇而又波瀾的革命生涯。

參加革命後,韓先楚很快就在戰鬥中脫穎而出,並在不久就成功入了黨,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作戰英勇的韓先楚在日後更是屢立戰功,沒多久就當上了紅軍隊伍里的排長。

韓先楚的革命起點是在25軍,軍長徐海東的運籌帷幄,政委吳煥先的謙遜為人,都給正在成長的韓先楚帶來極大的積極影響。

可以說,徐海東、吳煥先是韓先楚在革命隊伍里的最早的人生導師,這兩位優秀的革命先輩,讓革命之火在韓先楚身上綻放得更加璀璨。

吳煥先作戰英勇,文武雙全,深受革命戰士的愛戴與敬仰,只可惜,在甘肅涇川四坡村戰鬥中不幸犧牲,享年28歲。

吳煥先的不幸犧牲,成為了韓先楚心中一顆無法忘懷的傷痛,即便是全國解放後,韓先楚也把自己這位老首長的照片常年放在辦公桌上,不時睹物思人,黯然淚下。

1934年,紅25軍在河南羅山縣朱堂店被圍,國民黨第115旅和騎兵團在這裡布下了天羅地網,準備痛擊我紅25軍官兵。

著急趕路的紅25軍,一著不慎被打了先手,面對洶湧而來的敵人,紅25軍將士們絲毫不懼,英勇地予以還擊。

時任營長的韓先楚,看著戰友們因敵人占據有利地形而無法突破後,心中不免有了個大膽的想法。

老首長吳煥先的話此時就在他的腦中浮現:打仗不能死腦筋,你得多動動腦子,何為出奇制勝,便是敵人想不到的你給想到了,那就是出奇制勝!

此時的紅25軍處於劣勢,是被包圍的一方,但韓先楚此時卻是靈光一閃,誰說自己就一定只能被動挨打了。

於是乎,藝高人膽大的韓先楚當即帶領戰士們採用了側面迂迴,繞到了敵人的後方,以一個營的兵力,來了個反包圍,敵人是怎麼都沒有想到,背後居然還會出現紅軍戰士。

一眾國民黨士兵還以為是紅軍大部隊來了,一個個頓時軍心渙散,無半點敢戰之心,在英勇的紅軍戰士們面前,國民黨反動派像是秋收的麥子般,一個個倒下。

於是,在韓先楚的機智果敢下,紅25軍不僅轉危為安,全殲數倍之敵,還粉碎了蔣介石的圍剿陰謀,打出了25軍的赫赫軍威,讓紅軍戰士的果然再度出現在世人眼中。

而這場戰鬥,也讓韓先楚三個字成為了人人相傳的名字。

而在日後的鬥爭中,韓先楚又先後擔任作戰部隊的團長、旅長,屢立戰功。

解放戰爭時期,是韓先楚一生戎馬生涯的巔峰時刻,在東北戰場上,他四保臨安而不失,奇襲威遠堡威震東北,掃清了錦州外圍敵人號稱「銅牆鐵壁」的軍事堡壘群,他還帶兵全殲116師,為戰役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殲滅敵軍當時,國民黨高官杜聿明在離職前,談到韓先楚時,還說道:「整個東北戰場,最難打的就是韓先楚的部隊,如果能打掉韓先楚,說不定東北還有翻盤的希望。」

只可惜,杜聿明的期望也只是期望,在日後與國民黨軍隊的戰鬥中,韓先楚更是一場不敗,赫然打出了「旋風部隊」的美名。

何為旋風,如風般來去無蹤,又以勢不可擋之勢無人可擋,甚至有些國民黨官兵光是聽到韓先楚的名字,就已然覺得此戰無望,八成必敗了,韓先楚將軍的雄威可見一斑。

四野南下時期,與許多將領坐鎮機關指揮不同,韓先楚每逢戰事,必會來到前線,與戰士們一同沐浴在戰火之中,這也有了日後的解放海南島戰役。

正如亮劍裡面,李雲龍親自到前線勘察敵情,幾位戰士像談的話一般。

「咱們這位首長啊,每逢打仗,都得親自來到前線勘察,就是為了讓戰士們知道,首長一直跟咱們在一塊兒的,咱們在哪兒!首長他就在哪兒!」

·勇敢果敢,眼光毒辣

而解放海南島,更是將韓先楚將軍的指揮才能展現得淋漓盡致。

當時,各級作戰機關討論數天覺得還是穩妥為主,在廣州召開的作戰會議上,我軍原先制定的作戰計劃是先進行持穩準備,在六月初進行渡海戰役。

但韓先楚卻覺得此戰若如此執行怕是不妥,如果在穀雨前沒能進行登陸作戰,越往後推只會給戰事帶來更大的風險。

彼時的解放軍渡海船隻還只是風帆船,依舊依靠人力天時,而一旦穀雨到來,那無疑會讓解放軍部隊的作戰更加艱難。

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但韓先楚卻是連發三次電報,呈交了自己的個人意見,但均無人理睬。

韓先楚看著眼前一眾年輕的解放軍戰士們,一咬牙,對15兵團,四野,軍委,發了一封電報。

如果其他部隊還未準備好,他願意親自帶40軍主力攻克海南。

為了保護戰士們的生命,韓先楚立下了軍令狀:不破海南,提頭來見。

方案終被認可,韓先楚決定親自擔任第一批登陸指揮員,奔赴前線。

1950年4月17日,韓先楚下達了總攻命令,甚至親臨前線,戰士們為了保護韓先楚的安全,冒死將韓先楚保護在巨石後。

而素有「長沙之虎」的薛岳,也終抵不過旋風將軍的旋風攻勢,大敗而歸。

5月1日,海南解放,是韓先楚力排眾議,堅持真理,才讓海南寶島這般順利地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如果沒有韓先楚,或許海南島的回歸還會遇上些許波折。

為將如先楚,當如是也!

抗美援朝開始後,韓先楚又是最早奔赴朝鮮的高級將領,他是志願軍最早的三大副司令之一。

在抗美援朝期間,韓先楚依舊不忘作戰風采,親自奔赴前線,指揮作戰,五大戰役,韓先楚更是全部打滿,一場都沒落下。

常勝將軍韓先楚,在朝鮮赫然打出了我中華軍人的風采。

戰事不存後,韓先楚又先後擔任了副總參謀長、福州軍區司令員、蘭州軍區司令員、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可以說是一位實實在在的大首長。

但就是這麼一位位高權重的大首長,他的故居與我們所想像的金碧輝煌,四院三宅完全不一樣,韓先楚的故居非常破舊,甚至可以說清貧,泥巴地、磚頭牆,就連家具也都是老物件,半點置新也沒有。

韓先楚的故居就跟韓將軍本人一樣,樸實、簡單、質樸,都是代表著最純真的中國品質。

1986年,一代戰將不幸病逝,只按功勳來說,韓先楚完全可以葬在八寶山,但他卻拒絕了這份榮耀。

生前曾是副國級領導人的韓先楚將軍選擇了將自己的屍骨葬在了紅安老家,而這也就是韓先楚將軍生前的遺願。

韓先楚將軍曾說:紅安是他的老家,那裡也是他參加革命的起點,雖然參加革命後,他四處奔波,遊走各地戰場,可他始終沒有忘記過紅安老家。那裡,是他的根!

韓先楚一生都在惦記著鄉親們,就算已是躺在病床上,韓先楚也不忘關心紅安當地的生態形勢,多次囑咐關愛紅安百姓,照顧好他們的衣食住行。

時至今日,韓先楚將軍的雕像還立在紅安陵園內,就像韓將軍生前一直為紅安百姓的解放終生奮鬥著那般,即便韓將軍已然逝去,他那高尚的革命精神,依舊在不斷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新青年,紅安精神永不斷!

將軍一生苦戰,不為錢不為權,只為天下百姓能夠有一口飯,有一件衣穿。

我們今天之所以能夠生活在如此幸福安寧的中國,正是無數像韓先楚將軍一般的革命先輩用他們的一生為我們爭取得來的。

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的今天,謹以此篇,向所有革命前輩,表達衷心的感謝。

也希望我輩後人,不忘先烈遺願,更好地報效祖國,也願偉大祖國,能夠更加繁榮昌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0c0fbcdef263c7db2b782218afae6a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