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亂花錢咋辦?掌握「哭窮」技巧,讓孩子會省錢、不自卑

2023-08-04     陪寶寶寫日記

原標題:孩子亂花錢咋辦?掌握「哭窮」技巧,讓孩子會省錢、不自卑

孩子亂花錢咋辦?掌握「哭窮」技巧,讓孩子會省錢、不自卑。

那天,孩子要去挑幾本輔導書,我陪他進了書店門口,站定後,發現旁邊也有一個年齡相仿的孩子在那裡看書,媽媽在旁邊不停地催促他,讓他趕緊下決定。

孩子有些緊張也有些焦慮,最後他挑了4本書,告訴媽媽,自己選好了,於是母子二人就朝著收銀台走去。

排隊期間,媽媽一把拿過孩子手上的幾本書,沒有看書名,直接翻到書的最後一頁,查看價格。

「這書怎麼這麼貴啊,一本書就要40多塊錢,4本加起來快200了,你怎麼能這麼奢侈啊?你不知道我們家很窮嗎?家裡就你爸爸一個人掙錢,供你讀書就已經很不容易了,你還這麼亂花錢。」

媽媽的大聲說話,很快引來了周圍人的目光,孩子有些尷尬,也有些委屈。

「這些書都是和學習相關的,老師要我們多看。」「老師要你們多看,你就要買呀,我們可以去買盜版的呀,為什麼非得買正版的?這也太貴了。」

說完,這位媽媽怒氣沖沖地將沖沖地將幾本書放在旁邊的桌面上,拉著哭泣的孩子,奪門而出。

那一刻,我的心有些痛。

從媽媽的角度上,可能她只是想節約錢,可她沒有想過,這樣的話,對孩子的內心傷害有多大,可能孩子幼小的心裡就會留下陰影,甚至影響他的一生。

哭窮的危害vs好處

很多父母都會向孩子哭窮,目的可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懂得節儉,不大手大腳,可如果不掌握正確的方式,哭窮的危害,絕對讓你意想不到。

第一類:哭窮的危害

1、自卑

家長習慣性地將「家裡窮,不要亂花錢」掛在嘴邊,孩子慢慢地就會將窮這個字,刻在心靈的深處,會導致他們從小就對金錢產生渴望,卻又不敢開口向父母要錢,哪怕是再普通的東西。

時間長了,自卑就成了這類孩子的代名詞。

2、眼光狹窄

生活在習慣哭窮的家庭里,孩子就會對錢特別計較,眼裡只有錢。

這樣的孩子註定見識比較淺薄,眼光不夠長遠,長大後更容易安於現狀,不願挑戰去嘗試,如同井底之蛙。

3、錯誤的消費觀

其實並不是所有喜歡哭窮的家長家裡都很窮,相反的,有些家長家庭條件還真的不錯,但他們擔心孩子會養成浪費的習慣,於是就習慣性地哭窮。

可讓人想笑的是,他們一邊對著孩子哭窮,說自己賺錢有多不容易,另一方面自己卻又大手大腳,買著高檔物品。

這種矛盾的做法,只會讓孩子產生「就算沒有錢,也一定要購買貴的東西」,這種觀念會讓孩子變得虛榮,甚至會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而去做很多不好的事情,最終誤入歧途。

第二類:哭窮的好處

適當的,正確的哭窮,對孩子的成長確實有非常大的幫助。

1、不奢靡浪費

恰到好處的哭窮,讓孩子明白父母賺錢的不容易,知道自己不能亂花錢,用錢就比較有節制,不會大手大腳。

2、有憂患意識

就是因為明白賺錢很難,他們會下意識地對錢做安排,防止沒錢時那種困頓的感覺,再次出現。

3、知道感恩

孩子知道父母的辛苦,內心也會對父母抱有感激的心理,下意識地意思地從心理上體諒父母,動作上也會幫家人分擔,儘量做好分內的事情,不讓父母多為自己操心,感恩的品質也就慢慢形成了。

4、努力向上

家裡窮,父母卻還拚命努力地給自己最好的,一旦孩子心中有這樣的想法,他就會下意識地意識地發憤圖強,努力學習,爭取不辜負父母的希望,讓自己變得更好。

由此可見,哭窮對一個人的成長。可能有一定的危害和好處,關鍵在於家長如何正確地哭窮。

做得好,給孩子帶來的就是益處,反之,則會危害孩子的成長。

家長如何正確地哭窮?

家長向孩子哭窮,無非是希望孩子不亂花錢或者自己從原生家庭影響導致,要想將哭窮的好處發揮到極致,家長一定要把握核心宗旨:養成正確的消費觀。

只有讓孩子內心擁有正確的消費理念,才能在行動上進行主導。

1、告知家庭狀況

很多家長都不想讓孩子知道家庭的真實情況,太有錢的,擔心孩子會安於現狀,不想奮鬥,只顧享樂;太窮的,擔心孩子太過於懂事而委屈了自己。

其實,不管有錢還是沒錢,都要試著告訴孩子:哪怕家庭狀況一般,也足夠供孩子讀書和日常消費。

這一句話可以給孩子吃下定心丸,讓他明白,自己的學習並不是父母的負擔,而是在他們的能力承受範圍之內的,這能讓孩子放下心來,將精力集中在讀書身上。

2、自己做選擇

很多父母會覺得消費觀念太多,太冗長,可能孩子很難理解,其實只要把握好一點就可以了:教孩子自己來判斷。

這一點,延伸在哭窮的觀念里,就是:如果你選擇了一樣東西,就必須要失去另一樣東西,二者不可兼得。

比如,走進玩具店,孩子很想買一個玩具,但家長會告訴他,手上只有100塊,如果你想買這個玩具,那他另外想要的一件東西就不可以了。

孩子可能會哭鬧,兩個都想要,家長會告訴他,手上只有這麼多錢,要麼2選1,要麼都不選,你自己以後想辦法賺錢買。

作為家長,一定要教會孩子,如何在有限的金錢里,選擇自己最需要的東西,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明白取捨,更懂得什麼樣的東西對自己是最有價值的,而不是憑著一時的喜好盲目地索取 。

3、偶爾為之

千萬不要將哭窮一直掛在嘴邊,說得多了,不僅達不到讓孩子節儉的習慣,更能讓孩子感到厭煩,內心甚至嫌棄父母,變得叛逆,做出出格的舉動。

哭窮可以偶爾為之,在孩子不夠理性,亂花錢的時候,可以哭哭窮,平時該吃吃該喝喝,偶爾帶著孩子出去旅遊,或者進行一次高檔消費,都是可以的。

這些可以滿足孩子的虛榮心,讓他見識更多不一樣的東西,眼界也會變得更開闊。

錢絕對不是大浪打過來的。

不管家庭是貧窮還是富裕,都一定和父母的辛勞脫離不了關係,無論什麼樣的家境,哭窮都能讓孩子學會節儉,懂得感恩,更能努力向上。

作為家長,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孩子養成正確的消費觀,不自卑,不攀比,明白自己最想要的是什麼。

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對金錢有著足夠的判斷力,健康長大。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0b4daa9fb8957f335dac46bf3cbdb1d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