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冬測,行業如何良幣驅逐劣幣?

2023-12-18     凱恩斯

今天華為汽車概念大漲,聖龍股份、滬光股份漲停,天汽模、賽力斯、銀輪股份等漲超5%。這兩天新能源車企有個事引來了不少討論,有個平台做了「2023冬測」,測試的車型有好幾家,主流的這幾個比亞迪、吉利、長城等都在其中。

這幾天北方大降溫,不少城市地區下大雪,溫度也降至零下,甚至零下十幾二十度,這對新能源汽車的考驗非常大,大家最關注的地方就是這,續航是每家車企的大問題,很多動力電池的最佳工作溫度就是10到30°C,在冬季低溫環境下工作效率會大打折扣,零下幾度有的車能在標準續航里程上減半,開著開著就沒電了。

特別是天冷的時候,取暖是個大問題,一般的燃油車在冬季車內暖風是採取發動機的餘熱,可以增加油耗。可新能源汽車是沒有發動機的,暖風就需要耗電,更增加了電池、電機等的冷卻需求,這部分用的電越多,續航用的電就越少。

想要儘量降低耗電,就需要熱管理系統。當然了,最終還是錢多錢少的事,新能源車的熱管理造價比燃油車高很多,一般的燃油車熱管理系統單車可能三千塊,新能源汽車要七八千塊。

而且這個熱管理系統,國內廠商做的並不好,還是國外一些瀚昂、法雷奧、馬勒等憑著接燃油車的優勢,接著做著新能源汽車的熱管理,差不多做著全球一半熱管理的生意。新能源車熱管理方向,像前端模塊、空調箱、熱泵系統和電動壓縮機這些都是核心部分。熱泵算是核心中的核心了。

國內也有做這些零部件的,像熱泵的零部件也非常多,包括電子膨脹閥、電磁閥、電子水泵、冷媒流道板等,國內企業在這些細分領域具備了非常強的競爭力。比如三花智控做電子膨脹閥,供應國內多個車企,還出口到海外,銀輪股份的冷卻板被寧德時代、沃爾沃採用。再比如拓普股份、飛龍股份這些也是做零部件,拓普股份可以做電子膨脹閥、電磁閥 SOV、電子水泵、PT 傳感器、電子水閥、 冷卻閥板、換熱器。飛龍股份也比較全面,可以找電子水泵,油泵等泵類,控制閥電磁閥等閥類,執行器,域控制器,溫控模塊等產品,這些供應特斯拉、比亞迪產業鏈等等。

你說好不是好,一切以數據說話

再說回這個測試還,挺有趣的。

現在的電車基本上表現續航是一個比一個高的,但實際續航大多是打折扣的。也有很多人好奇,就是能不能在一樣的環境下,這些車企都來做個測試,大家這些車的結果會是什麼樣呢?

從這回測試暴出來的數據看,比亞迪的仰望U8在低溫環境下依然保持了85.08%的續航,而吉利、長城等車企的部分車型續航均達不到40%,大火的問界M7增程續航更是低到了31.6%。遠達不到他們自己公布的續航。

然後前一陣長城汽車就邀請了三十多位來自於行業權威機構產學研和媒體的專家們舉辦了一場關於共同提升中國新能源汽車環境測試水平的一個論壇,然後還發起了關於提升新能源環境測試水平的倡議。倡議行業各方共同制定出新能源汽車環境測試的標準,並且推動這個標準的發布和應用。

那麼,對於長城汽車來說,也非常有帶頭作用,向媒體和機構開放自己的新能源環境。測試場地。包括有剛才我們說的那個投資十億建成的徐水綜合實驗場,還有占地兩百六十萬平方米的黑河冬季極寒整車道路測試場以及哈佛實驗中心等等。

現在是基於什麼樣的條件,給這些新能源車做測試才比較公平客觀呢?現在行業里也沒什麼統一的標準。大家都想有個標準,特別是老百姓,想買車的,想知道在一個標準下做測試,到底哪家的車續航強,哪款車續航強?

這就需要一起建立一個行業標準。但是又不是一家車企能自己完成的事,一個是得有場地有成本,比如長城的圍繞實車道路測試匹配建設了徐水綜合性試驗場、智慧交通試驗場及黑河冬季極寒整車道路試驗場。其中,徐水試驗場總投資10億元,占地面積114萬m,涵蓋高速環道、動態廣場、城市廣場、疲勞耐久路、操作性路、測試山及腐蝕試驗區等10個模塊,100餘種試驗路面。黑河冬季試驗場占地面積260萬平方米,是徐水試驗場的2.3倍,包括雪動態廣場、冰面ABS路、冰雪圓環、u分割坡道等12種測試場地。這個投入是非常大的,肯定靠一家車企很難支撐。還有得要行業里先進的專業知識做背景。

如果市場裡這些車企們一起制定出新能源汽車環境測試的標準,然後在行業里都推動這個標準的發布和應用。對於大家來說,這絕對算得上是一件好事兒啊。好處就是各家在產品研發時候就獲得更加全面準確的數據,及時做調整改進。

之後誰家的車測試之後的標準高,可就一覽無餘了。在數據面前,誰也別夸自己,大家都是一樣的。你的性能數據不好,肯定買你車的人越來越少,都不用在新能源汽車市場裡卷了,就被淘汰了。

呂長順(凱恩斯) 證書編號:A0150619070003。【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買賣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0a6b45376f96d4ccba026d20d940a9f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