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藥不如運動,治療不如預防,有個好身體比啥都強。什麼?朋友少的人易生病?多說話有助於健康?來看看什麼事會影響免疫力,有些你想都想不到!
這九類人免疫力最差
1 交際圈子太狹窄
一個人結交的朋友越少,身體越易生病,甚至壽命也大受影響。研究人員發現,朋友數目超過6個的人抵抗感冒病毒的能力提高4倍。
友誼是增強免疫力的「良藥」,良好的社交關係有助於減少「壓力荷爾蒙」(人緊張時腎上腺釋放的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等化學物質)對免疫細胞功能的影響。但是與太多人往來,也可能變成一種壓力。所以不要勉強自己,三五知心好友比一堆泛泛之交重要得多。
2 平日欠下「睡眠債」
經常剋扣睡眠時間會讓身體產生的免疫細胞數量銳減。相對於每天睡7~8小時的人,每天只睡4小時的人,血液里的流感抗體只有前者的50%。
睡眠不足會使免疫系統功能降低。體內的T細胞負責對付病毒和腫瘤,如果得不到充足的睡眠,T細胞的數目會減少,生病幾率隨之增加。不過不一定要睡8小時,只要早上醒來覺得精神舒暢就可以。
3 凡事老往壞處想
當悲觀者積極看待生活中的不幸時,體內和免疫相關的白細胞數量會增多,他們的身體狀況得到顯著改善。
每天5分鐘,一邊深呼吸,一邊做做白日夢,讓愉快的畫面從腦中飄過,可以增加免疫細胞的數目和活力。
4 有話憋在肚子裡
喜歡探討問題的夫妻,血壓、心率會降低,而和免疫相關的白細胞數量會升高。有話就說,不要憋在肚子裡,這和適度鍛鍊對人體的好處差不多。
5 頂著重壓過日子
一份讓你內心不得安寧的工作會對免疫力造成深深的傷害。
騎自行車、參加瑜伽課程、學做美食都是減壓的好辦法。另外,按摩也會使身體放鬆,減少壓力荷爾蒙的釋放。
6 外出常以車代步
有車一族越來越多,許多人已經丟掉了走路的習慣。每天運動30~45分鐘,每周5天,持續12周後,免疫細胞數目會增加,抵抗力也會相對增加。
7 朋友是個大煙鬼
二手煙對健康的影響毋須多言。我們應儘量遠離二手煙環境,另外,飲酒也應適量。酒精會抑制製造抗體的B細胞,增加細菌感染的機會。
8 過分依賴抗生素
人的自愈系統可以進行調節一些小毛病,過度依賴抗生素屬於不理智行為。長期濫用抗生素會給人體帶來副作用,如可能導致體內微生態和機體免疫失調等,更嚴重的結果是會產生耐藥性。
9 不易被逗笑
幹嗎總是緊繃著臉悶悶不樂呢?大笑能減少「壓力荷爾蒙」的分泌,增加免疫細胞的數量。
做好小事 保護免疫力
擠出時間去運動
白天工作,晚上累得只想癱在沙發上或和朋友聚餐、打遊戲成了年輕人的常態。這種生活模式使得他們運動時間大幅減少,甚至不做運動。
運動能夠提升體溫,不僅刺激血液循環、改善心肺功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免疫細胞對病菌的吞噬。因此,不運動不但降低心肺功能及血液循環速度,也會降低免疫力。
而對於沒時間運動的人,可以午飯後散步半小時,或者上下班提前幾站下車,步行到目的地,也可以用爬樓梯代替坐電梯,達到微喘、稍微冒汗的程度即可。
一日三餐不錯過
由於生活節奏快,很多人都不按點吃飯。有些人為省時間,常吃快餐,但快餐通常重油重鹽,而且欠缺優質蛋白和蔬菜,長此以往導致營養攝入不平衡,尤其是缺乏蛋白質和維生素等會減少抗體的合成,使免疫力降低。暴飲暴食會讓人在短時間內攝入過量能量,不但給腸胃帶來負擔,擾亂消化食物的正常節律,也會阻礙身體吸收營養,間接降低免疫力。另一方面,由營養過剩產生的代謝物無法及時排出,也會傷害免疫系統。
我們應該早中晚三餐都不能錯過,科學分配三餐食量,熱量比例最好為3:4:3。為避免暴飲暴食,建議平時備些堅果和酸奶等,在三餐之間飢餓時可以及時補充。在外就餐時,儘量避免「全葷宴」,最好點盤綠葉菜,並提前喝點湯增加飽腹感,以防吃過量。
空氣乾燥常潤鼻
如果鼻子發乾,空氣中漂浮的病菌極易通過呼吸道在人體內部繁殖,進而攻擊免疫系統。感冒流鼻涕是身體防禦外界細菌的重要方式,但若擦凈鼻涕後鼻子比較干,細菌的繁殖會給免疫系統帶來更大的負擔。
我們應常關注周圍濕度,如空氣太乾燥,可打開加濕器,保證鼻子內有濕潤感,或在洗臉洗手時進行鼻腔清洗,從而降低鼻腔黏膜發炎的可能性,還能移除內部髒污顆粒及細菌等引發炎症的物質。
而對於有鼻炎、鼻竇炎等情況的人,應在醫生建議下進行清洗,不要直接用流水清洗。
多喝白水
無論是感冒發燒,還是上火起泡,我們都會聽到周圍人勸告「多喝點水」。
喝水少的確會降低身體免疫力,多喝水利於疾病的恢復。這是因為,每天人體都會產生很多代謝物,一般情況下都可隨尿液排出。排尿少導致代謝物堆積,從而傷害免疫系統。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水是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生命活動中發揮重要功能。成年人每天飲水1500~1700毫升 (7~8 杯)為佳,推薦飲用白開水和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
勞逸結合多休息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身體感覺疲勞,沒多久便開始出現頭疼腦熱。
而這是因為疲勞也會衝擊身體的免疫系統。如果運動充足、吃飯準時,但身體仍感到疲勞,那麼要考慮是否運動強度太大或飲食不均衡。大多數時候,人們是因為運動量不足或者工作量太大導致的身體疲勞,此時身體器官仍在高速運轉,但代謝水平無法提升,導致身體系統超負荷運轉,從而給免疫系統帶來負擔。長期身體疲勞也會引起精神疲勞,免疫功能逐漸下降,無法抵禦外界病毒和細菌侵害,從而患病。
所以我們工作要適度,當身體疲勞、精神不振,就要及時調整當日的睡眠和飲食,多吃深綠色葉菜和奶製品,以補充維生素和優質蛋白質。運動也要適量,如因此產生疲勞,就要減輕運動量並保證睡眠。
控制體重少吃糖
肥胖成為人們容易患流感的一大危險因素,而肥胖是身體糖脂代謝紊亂的體現,這類人群也易得多種慢性病。這是因為,包括免疫器官在內的各個器官長期超負荷運轉,導致身體各項機能出現不同程度的減弱。
為保持身體健康,應始終控制體重在標準範圍內,體重指數(BMI)在18.5~23.9範圍內,即用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當數值大於24時,就應調整飲食、增加運動量,降低體脂,增加肌肉量,提升身體代謝率。超重者要嚴格控制糖攝入量,除了因為其熱量高、不利於控制體重。另外,體重嚴重超標者快走、跑步等都會導致膝蓋損傷,運動最好選擇游泳。
保證睡眠少熬夜
熬夜工作、打遊戲、追劇是信息時代人們的通病,這在帶來睡眠不足及慢性病的同時,也「誤傷」了免疫力。熬夜會擾亂身體的生物鐘,使得肝臟、腎臟功能下降,同時導致體內蛋白質消耗增加、合成減少,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受到阻礙,導致免疫力下降。
所以我們應該白天提升效率,儘量減少因工作而熬夜;如夜間克制不住想玩手機的衝動,可以設置自動關機或下載睡眠管理軟體。
如不得已熬夜後,應儘量補充損耗的能量,如喝杯牛奶讓胃腸保持舒適,還可以加些燕麥片。
【免責:本平台部分文章改編自網絡及其他公眾平台,重在分享信息,版權原作者所有】
編輯:王曉婷 責任編輯:韓力
投稿郵箱:jilinsheng12320@163.com
聯繫電話:0431-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