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亳州事業單位面試熱點:我們為什麼要這麼看?(國培教育)

2019-08-31     安徽國培

社會現象--我們為什麼要這麼看?

我們講義在給考察綜合分析能力的題型進行分類的時候主要分為時政類和哲理類,哲理類主要分為兩個題型,一個是社會現象,另外一個是政策理解。對於社會現象而言,之所以考察我們社會現象,主要是為了考察作為一名公職人員應有的社會視野及社會思維。在對社會現象進行定義的時候講義將社會現象定義為社會上出現的某一種現象,比如說「中國式過馬路現象」、「碎片化閱讀現象」,這種現象往往具有一定的群眾參與度,也就是你我都有可能是參與其中的一員。或者是社會上出現的某個事件,比如說「重慶渝北保時捷女司機掌摑男司機事件」這類事件並非是我們都參與其中的,但它的社會關於度比較廣,而且直接或間接關乎我們公眾的利益。當然了,像兩宋離婚、文章和馬伊琍離婚這類娛樂明星的熱點事件雖說社會關注度較廣,但並非關乎我們公眾的利益。又或者是社會上存在的某個問題,比如說「食品安全問題」、「醫療問題」等,這種問題積病已久,且與公眾利益息息相關。

對於在社會上出現的某個現象,我們在剛開始分析的時候,對於一個現象普通人是怎樣思考的我們就如何思考。比如說看到老太太過馬路訛人的這種社會現象,我們都會表示憤怒、憤慨,覺得這種行為應該受到譴責。那麼這種社會現象會造成了哪些消極影響從而讓我們認為它應該受到譴責呢?影響老年人在我們年青人心中的形象;造成群眾心理的恐慌、冷漠;讓以後遇到這種需要被幫助的老年人得不到幫助等。所以無論是任何人對於一個社會現象的分析在剛開始的時候差不多都是按照這種思維方式去分析的。對於普通人而言差不多分析到這個地步就已經結束了,但是我們的身份畢竟不同於普通人,作為一名准公職人員,要明白單位招聘我們不是請我們去當大爺的,而是需要我們去能夠幹事的,所以不僅要考察我們思考問題的能力,而且還會考察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我們在分析思考社會現象的時候需要比普通人多思考一步,也就是問題現在擺在我們面前,我們該如何去解決,從而體現出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去提出這個問題的解決舉措的話就需要我們去分析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是什麼。所以對於一個現象進行分析的時候,首先進行總體表態,再進行多角度分析(分析背景、現狀、原因、影響等),最後提出解決舉措,總共分為這三步。

通過對社會現象為什麼要這樣去分析進行理解才能夠讓我們知其然的時候知其所以然,而不至於我們覺得這個是培訓的老師教給我們的一個套路或者是模板,實際並非如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0KunLW0BJleJMoPMA6V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