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七善文化之一:一眼千年,感恩遇見

2023-09-21     朱文鑫

原標題:圖說七善文化之一:一眼千年,感恩遇見

一位多年喜歡古珠文化的老友給我發信息說,你現在西藏嗎?來北京七善藝術文化交流中心看看,看了你就不想走了。

於是,我走進了坐落在北京亮馬國際古玩城,一進門,醒目的「七善」二字分外奪目,走進大堂的那一剎那,滿目的古珠一下子擊中了的心——這裡集藏了喜馬拉雅古珠、新疆和田白玉和雲南保山赤玉,占據整整三壁「河山」。一位80後帥哥熱情地給我遞上一碗紅茶,這手中的茶碗也是十分的講究,鎏金的碗口襯著300年的古樹紅茶,坐下來,頓時心靜就下來了。整個大堂內,千年一眼,禪茶一味,萬物有靈,就這樣感恩遇見了。眼前的這位帥哥是七善文化的劉總,他說,七善者,「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之旨。

我頓然明白了,七善濃縮了道法自然之思,上善若水之行。大爭之世,大隱於世,在這裡,你不想慢下來就都不行,而且,虛極靜篤、萬物並作,在慢中再慢,一件件,帶著靈魂與靈魂的交流,吾以觀復是也。

因此,七善者,藝術賦形,文化賦心之思也。

於是,我們就慢慢的觀,慢慢的賞,在不知不覺間,穿越了千年,又回歸了千年。

是的,這裡貌似是集納了千年的天珠之大成而隱於京城的上乘之地。

天珠可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象雄時期,後又在青海、新疆、西藏等地考古挖掘出土,它伴隨著幾千載春秋的帝王,今生有幸結緣相遇守護相伴。

其實,我們眼前看到的天珠,大都是來自喜馬拉雅地帶的圖騰文化的大自然與出土的縮影,歷經幾千年,從帝王,到民間,傳承、延續到一代代喜歡收藏者之手,許多「天珠」圖騰現在也是未解之謎,是本土文明還是外來文明但隨著三星堆文化的推進天珠的眼與三星堆出土銅像的眼相通這又為天珠增加了一份藝術文化色彩。神聖的西域神聖的珠體帶給人們希望和能量加持有加世代相傳,即是神物是聖物又是護身符適合每一位有緣份的眾生,它代表著各個時代的文化軍事政治的傳承。它深度深入到信仰者的內心得見者大福報,它的能量與傳奇故事傳遍大江南北。同時它又具有強有力的金融屬性,是財富增值保值的堅石。

天珠獨到的磁場和能量一直護佑著眾生。千載流傳的能量場為世人鋪路完善著美好。可以說,擁有一顆,福佑千年。

我沉浸在七善這厚重久遠的文化和豐富多樣的飾品之間,仿佛是在與古人對話,古人云,石之美者為玉為珠。古珠紋飾古樸,其間包孕著不可替代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價值。中國人歷來對古珠美玉寵愛有加,將古珠看作是「大地的舍利」。我對古珠沒有研究,但面對如此厚重的文化和來自天然的古樸之古珠,自然不敢輕易把玩,唯恐其失手落地,只能靜靜的觀,在觀的每一刻,就像是與以為帝王或是一位志士對話。因為,最早的擁有者是帝王和貴族。

而今,我們的每一位普通大眾,都可以將其佩戴,眼前的一位女子正逢來購之,我與她攀談起來,她說,自小就喜歡,等工作了,有了生活的收入,衣食無憂,喜歡藝術,喜歡自然的藝術作品,而古珠恰好又是我做喜歡的飾物,所以,我就夢想者能夠擁有一顆。

是的呀,眼前的這位氣質女子,與這來自喜馬拉雅的古珠,亦是自然美與古典美最佳搭配。晶瑩光潔,溫潤純厚,結陰陽之精靈,其神韻,奪人之目。

古珠,沉澱了大地的滄桑,歷經了歲月的洗禮,它的自然沁色,是千年時光給予它的饋贈。而作為萬物之靈的人,在經歷了歲月和光陰的歷練後,更顯其成熟之魅力,沁色之於古玉,實在顯得尤為可貴!久遠的時光,給它蒙上了一層神秘且美麗的面紗,呈現出一種優雅安靜的姿態,美得非常到位,使得擁有它的人,顯得愈加溫潤恬靜。

(待續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035ad2ad612caaa7dd9de396f13f9a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