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域空間 潛力無限——《廣東省海洋經濟地圖》摘錄

2019-10-24     南粵古驛道網
  • 來源:南粵古驛道網,整理自《廣東省海洋經濟地圖》一書

資源篇:海域空間 潛力無限

廣東省海域遼闊,岸線漫長,島嶼眾多,灘涂廣布,港灣優良,海域空間資源豐富。

海域遼闊

廣東省海域東起潮州市饒平縣大埕灣,與福建海域相鄰;西至湛江英羅港和北部灣,與廣西海域相接;南到瓊州海峽中心分界線並向東、西、東南方向自然延伸。廣東省海域工作範圍41.93萬平方千米,是陸地國土面積的2.3倍。

岸線漫長

廣東省擁有全國最長的大陸海岸線,長4114.3千米,其中自然岸線1533.5千米,占大陸岸線總長的37.27%。

島嶼眾多

廣東省有海島1963個,居全國第三。其中面積大於500平方米的海島有759個,總面積為1472平方千米;大於50平方千米的海島有8個。

灘涂廣布

廣東省灘涂面積2114.33平方千米,其中沿海灘涂面積1717.33平方千米,占全省灘涂總面積的81.22%,其中可養殖區面積約為1200平方千米。灘涂、淺海可養殖區面積8360平方千米,占全國的32.2%,是全國重要的海洋漁業生產基地。廣東省海岸及近海濕地面積達815.1平方千米,居全國第二。

港灣優良

廣東省擁有大小海灣510多個,其中適宜建港的海灣有200多個。

空間保障

廣東省在保護生態環境、維持生態平衡的基礎上,提供港口碼頭建設、城市建設、工業發展以及濱海旅遊帶建設等用海空間7053.09公頃,延伸了廣東省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有力支撐了全省的經濟社會發展。


海洋可再生能源

廣東省海洋能、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資源非常豐富。海洋能開發潛力巨大,沿岸可開發利用的潮汐能總裝機容量為57.3萬千瓦,年可發電量15億千瓦·時;沿海波浪能資源理論平均功率173.95萬千瓦,占全國總量的14%。全省近海海域風能資源理論總儲量為1億千瓦,海上風電可開發面積達1.2萬平方千米,總裝機容量可達7500萬千瓦。

海洋油氣與天然氣水合物

南海油氣儲量有300多億噸,可開採石油儲量達5.8億噸、天然氣6000億立方米,其中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汽油產量最高。南海北部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資源儲量15萬億立方米。2017年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在南海成功試采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

資源篇:海洋生物 豐富多樣

廣東省海洋生物資源豐富,深海生物基因資源開發潛力可觀。廣東省積極推進海洋與漁業類保護區建設,保護珍稀瀕危物種和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態系統。

海洋捕撈資源

海水養殖資源

廣東省海水養殖種類70餘種,包括魚類、蝦蟹、貝類、棘皮動物、大型藻類等,其中魚類超過50種。


海洋生物藥用資源

廣東省海洋生物藥用資源豐富,約有7500種,其中南海特有種480種。目前以海洋生物製成的單方藥物有20多種,以海洋生物配伍其他藥物製成的復方中成藥有200多種,現代海洋西藥有7種。

海洋生物基因資源

南海有約3萬種海洋生物,是我國基因多樣性最為豐富的海區之一。廣東省已建成111個海洋與漁業類保護區,總面積50.88萬公頃,主要保護對象包括中華白海豚、海龜、花鰻鱺、儒艮、黿、鱟、文昌魚等珍稀瀕危水生野生動物。

廣東省濱海景觀類型豐富、多姿多彩,有自然景觀資源172處,人文景觀資源84處。全省沿海環境優美,自然物象豐富,山水土石、園林花草、鳥獸魚蟲等千姿百態,形成了天然浴場、海島勝地等多種自然旅遊資源;濱海人文底蘊濃厚,古蹟文物眾多,沉澱著歷史民俗、建築古居、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和南粵古驛道等各類文化旅遊資源。

廣東省國家A級景區數量

南粵古驛道沿海重點線路



(原文刊載於《廣東省海洋經濟地圖》一書,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編,南粵古驛道網采編整理。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南粵古驛道網聯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f7ICG4BMH2_cNUgokCz.html









阿瑞:歸途

2019-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