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網上曾經曝光了一條來自方艙醫院的新聞:
一高三女孩不幸被確診感染,她來醫院的時候除了日常用品,還背來一大包的複習資料。
偌大的方艙醫院,人聲嘈雜的環境里,她鎮定自若地抱著平板學習。
一邊跟著網課老師在上課,一邊認真地記筆記。
她說:
「六月就要高考了,我不能放鬆,一定要考出好成績!」
大家都說這樣的孩子不簡單,從小自律、刻苦,將來能差到哪裡去呢。
相比較之下,疫情期間,很多孩子即便是面對高考的壓力,在家學習的日子,他們也常常忍不住偷懶。
如果你身邊也是這樣的情況,希望你可以把下面這些話告訴他:
孩子,今天不吃學習的苦,將來勢必要吃更多的苦。
曾經有部紀錄片《人生七年》引起了非常大的轟動。
紀錄片講述了若干不同群體的孩子們,在幾十年後的奮鬥中,給生活帶來的改變。
令人驚訝的是:絕大多數人,富人的孩子還是富人,窮人的孩子還是窮人。
但有一個叫尼克的小男孩,出身貧寒,靠著讀書考上了牛津大學。
從牛津畢業後,他任職於美國一所大學,還娶了個美麗的妻子,過上了富足幸福的生活。
想想身邊多少信奉讀書無用論的人,在經歷了生活的捶打後,忍不住心生懊悔。
學習雖苦,但是沒有知識的人生更苦。
你只有在學習上付出汗水,不貪圖安逸,不養成惰性,才不至於被殘酷的現實淘汰。
我就聽到過一個真實的故事,希望你可以告訴身邊每一個正在備考的孩子。以下是他的故事自述:
高一高二,我是個徹頭徹尾的學渣,成績肯定比你們差更多。而如今我能坐在北外的圖書館寫下這篇文章,就是因為一模後的覺醒。
一模之後的寒假,最後100多天的努力,我改寫了自己的人生!
一模成績發下來,滿分750分,我考了380分。數學才40分,最後一道大題就寫了個「解」,很多題看一眼就懵。
其實落到這種地步,都怪我自己把自己玩廢了。
逃學、去網吧、打遊戲……如同很多青春期叛逆的孩子一樣,我每天過著看似瀟洒,實際卻頹廢至極的生活。
直到一模,我才發現高考已進入倒計時,身邊的朋友和同學沒有比我差的了。
大家都在規劃自己的志願,而我連好專科都不敢想。當時的心情,怎麼說呢,有失落、有不甘,五味雜陳……
這就是所謂「開竅」吧,人生中我第一次有了危機感,我想要好好學習,不求多厲害,只求不辜負爸媽,不辜負自己。
可是玩了兩年,我想靜下來學習,完全不知怎麼下手啊!高二數學課我就沒認真聽過,怎麼可能短時間補上?
迷茫之際,我在朋友圈看到一個學長分享的文章,講到他在一模之後,從一個墊底學渣,一路逆襲上考上985!
瞬間我感覺抓住了救命稻草,趕緊留言問他如何做,他給我推薦了金澤學校。直到那時候,我終於明白,原來一對一學習效果居然這麼好。
我本以為,參加了金澤學校一對一課程的學習,會讓老師感到頭大、無奈。
然而,金澤學校的老師,沒嫌棄我基礎差,還幫我仔細分析問題。通過我以前的試卷,作業評定我的學習情況,還專門為我進行測試並制定了個性化輔導方案。此時我才明白,知識很重要,方法也很重要。
我真的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嗎?
我的優勢是什麼,我有弱點嗎?
想要考上本科要提高多少分?
提分過程中將遇到哪些困哪?
…….
這樣細緻的剖析,仿佛一道新世界的大門向我打開,對學習、對未來我有了信心!
找到問題之後,就要對症下藥,金澤老師給我制定了詳細的學習計劃,甚至詳細到如何有效的利用每分鐘。這樣我的學習效率大大增加,信息和學習的積極性都受到很大鼓勵。
每天,我會把我學習中遇到的疑惑告訴老師,老師們也第一時間為我解答,讓我短時間內基礎知識迅速夯實,也為第二階段的拓展練習帶來便利。學管老師也會及時督促我,並且隨時跟我的父母報告我的學習狀態,並且溝通我的學習方案。
在以前的學習班,老師講完課基本就沒事了。在金澤,我感到家庭一樣的溫暖。老師會專門為我歸納知識點、重難點,還會定期幫我回顧梳理。所以,我的成績在最後階段進步的很快,特別感謝金澤老師們,圓了我的大學夢。
金澤學校一對一線上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