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再無大漲!樓市大清退:「退房令」、「退貸令」相繼而來

2021-03-13   遠舒

原標題:房價再無大漲!樓市大清退:「退房令」、「退貸令」相繼而來

我國房價再無大漲?打問號是因為這句話在過去沒有幾個人信,因為說出這句話的人也被現實啪啪打臉,以至於現在但凡有人說起這句話時,別人不是說你傻也會認為你太天真。但是,大家不要忽略了一個基本邏輯:市場不會一成不變。而哲學裡有一句話叫「要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問題」。

夕陽下的漢口天際線

2021年起,我國房價真的再無大漲。

這句話不是我說的,而是國家對未來5-15年的房價走向的定調。根據「十四五」規劃以及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可以看到,未來5-15年,我國經濟發展要求要從過去的「十三五」規劃中提到的保持經濟中高速發展轉變為到「十四五」規劃期間的高質量發展,要想完成這樣的轉變,首要任務就要保證房地產的平穩健康發展(房價大漲大跌都不行)。

自從國家提出「房住不炒」的定位目標這幾年,針對於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就越來越嚴。而且有的舉措都是嚴格限定期限執行,遠的不說,就拿2020年「三道紅線」為例,為了督促房企儘快降低負債,減輕金融風險,監管部門要求不達標的房企需要在2023年6月底前達到及格標準。

樓市大清退:「退房令」、「退貸令」相繼而來。

當然,樓市問題很複雜,其中需要整頓的不僅是房企,還有很多主營業務非房地產的大企業,這其中包含上市公司和央企。

資料圖:樓市、房價

2017年,審計署工作報道直指上市公司炒房亂象。數據顯示,截止到2018年第一季度,上市公司投資房地產的數量就已達到1655家,共持有投資性房地產市值高達9904.17億元。這還只是統計到的企業數據,實際上有多少非上市企業投資房地產那就完全不得而知,但肯定的一點是全國非上市企業的數量更加龐大,必定也存在大量投資房地產的企業。

2020年,國資委發布《通知》,涉及到兩大核心內容:一是「中央企業加強參股管理」,二是涉及「退房令」。「通知」指出,「堅持聚焦主業,嚴控非主業投資,不得開展央行投資項目負面清單規定的商業性房地產禁止類業務」。

隨後不久,國家電網就表示要堅持主營業務,退出傳統製造業以及房地產業務。專業人士分析認為,此番動作更能看出國家執行「退房令」的決心,更是對「房住不炒」舉措的具體落實。

一直以來,企業炒房的危害性比個人炒房嚴重得多,因為企業的財力非個人能比,毫不誇張地說,幾個上市公司聯合起來的炒房能力能輕鬆秒殺一個民間炒房團。因此,企業炒房對房地產市場造成的危害也是巨大的。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場樓市大清算竟是自上而下,從企業到個人全面展開。

「退貸令」就是指清退經營貸。目前,對於個人的清算已經開始了,從經營貸開始下手,很多熱門城市都在進行。主要排查購房者的貸款是否存在違規操作,是否利用經營貸,或者消費貸進行購房。

據網絡消息爆料,近日上海一購房者被查到違規使用經營貸,金額達到300萬,已經收到銀行發來的告知函,要求在3月31日前退還全部貸款。

可能有人要問了,到期還不上怎麼辦呢?可以很明確地告訴你,直接涼拌。還不上的後果等於房子會被查封抵貸,並且損失的還有購房首付款,以及需要承擔相關懲罰款。

其實違規利用經營貸買房的現象在很多城市都存在,即使在嚴查的當下還有人在網絡上大肆宣傳利用經營貸買房的好處,可真是壞透了良心。為什麼他們膽子這麼大?因為他們靠這個業務賺錢,反正做經營貸的人是購房者,如果被查出來也是購房者個人擔責任。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現階段只是排查,並沒有進行全面徹查,就好像抽獎一樣,會抽到哪個「幸運兒」誰都不知道。筆者建議普通購房者不要去嘗試,即使你的運氣一向挺好,萬一出問題別到頭來錢沒了,房子也沒了。

通過樓市調控的種種跡象表示,房地產市場已經變天了。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怎麼變大方向都是為了樓市環境逐漸向好,為了清理出市場中存在的弊病,為了給老百姓一個平穩健康的樓市,為了解決人們買不起房,住不起房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