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一個班,孩子間差距為何這麼大?原因終於找到了

2019-12-16   源媽親子營


由於擔任孩子班級的家委會主任,以及學校家委會的秘書。因此,經常有機會和家長、老師、孩子們溝通,有經常有機會去學校里做義工,幫助老師帶班。

在帶孩子、帶班的這幾年過程中,我發現:即使是同一老師教出來的,同一個班級的孩子,都有所不同:


比如小軒,就是典型的「問題」孩子,經常上課不專心聽講,四年級還會經常滾在地下爬來爬去。考試成績好的也只在七八十分,差的話,二三十分也有。小軒媽媽經常會接到班主任的投訴電話,班主任說,我也沒有辦法啊,每個科任老師都向我投訴,希望我管好孩子。我也希望家長能和積極配合。

小軒的父母工作非常的繁忙,經常出差。一邊是壓力山大的工作,一邊是讓人頭疼不已的孩子。小軒的父母非常著急,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放下工作陪孩子,工作丟了,孩子也管不好,怎麼辦?如果不放下工作,孩子沒有管得住,也是個問題。

象小軒這樣的孩子,其實在每個班級里總有那麼幾個。常常聽到父母們說:

「我家孩子做作業總是磨磨蹭蹭,一會看看這個,一會玩玩那個,非常不專注。作業也不多,便總能拖到十點多才完成。「
」我家孩子做作業速度是挺快的,30分鐘就寫完了,但是字寫得東倒西歪,寫錯很多。「

如果你開個媽媽座談會,准能聽到媽媽們在大倒苦水:「優秀的娃都是別人家的,我們家的娃是來報恩的。」

對於這樣的孩子,打罵、懲罰、激勵等方法,都試過了。但是就是效果不大,過一段時間又恢復老樣子。這可怎麼辦呀。

有些佛系的爸爸說:「孩子還小,不懂事,好好教育就行了。學習成績沒有這麼重要,你看我們那個同學,小時成績差得很,現在不是也一樣當上大老闆,開上了奔馳、寶馬嗎?「

這些家長不知道,這些問題看起來是小問題,表現的形式不一。但實際上,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

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有哪些危害呢?


第一,學習效率低。

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98%的孩子智商都是差不多的,100多個人當中,能夠出現一個天才都不錯了。孩子和孩子之間最大的差別,就在於是否能夠持續、專注的學習。

第二,人際關係差。

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他們的人際關係也會表現得很差。一種是經常任性、衝動,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這一點主要體現在男孩子方面,容易和同學起衝突,打架。表現在女孩子方面,就容易走神,內向,不喜歡和別人交往。

第三,孩子不自信。

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由於考試成績差,得到的都是家長和老師批評。在這種情況下,孩子的自信心受到損害。認為自己是笨孩子,造成了自卑和不自信的心理。

由此可見,良好的專注力和定力是孩子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的第一保障力。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有注意力缺失的毛病。其實,專注力不是天生的,它需要後天的培養。


如果為了家裡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我們可以下面和大家分享培養孩子專注力的五種方法,供家長參考。

第一、學習定量

讓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分階段完成學習任務,改定時為定量。如果孩子能夠專心完成,父母要給予一定鼓勵(表揚、撫摸、親吻等),並讓他休息5-10分鐘。再以同樣的方式完成下面的學習。

當孩子能夠做得很好時,可逐步延長一次性集中做題的時間。要求孩子在審題的過程中,自己把題目的要求、條件用筆勾出來,以防止走神出錯。這些都可加強孩子的自信,讓他感覺「我能自覺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第二、鼓勵孩子培養興趣

平時多鼓勵,不干擾孩子做好他喜歡做的事情。當孩子專注於做他的小手工製作或觀察小動物而忘記了吃飯時,父母切記不要干擾孩子,而是耐心地等他把工作完成。要知道,孩子沉浸於他的興趣同時,就是在無意中培養自己的注意力呢。


第三、減少嘮叨和訓斥

要儘量減少對孩子嘮叨和訓斥的次數,讓孩子感覺到他是時間的主人。教孩子學會分配時間,當他在相對短的時間內集中精力做好功課,便有更多的時間做其他事情。孩子學人自己掌控時間,有成功的感覺,做事會更加自信。

第四、大聲讀書

大聲讀書有利於訓練注意力。每天安排一個時間(10-20分鐘)讓孩子選擇他們喜歡的小文章大聲為父母朗讀,這是一個使孩子口、眼、腦相互協調的過程。孩子在讀書的過程中,儘量不讀錯、不讀丟、不讀斷。他的注意力必須高度集中,把這種訓練一直堅持下去。

第五、一次只做一件事

讓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人的注意資源是有限的,分配在性質不同的事情上面,會嚴重消耗注意力的有效性,尤其是孩子的注意力正在發展過程中,同時進行多件事情,會損害注意的有效集中。

所以,哪怕當孩子玩兒玩具的時候,也要關掉電視機;做作業的時候,不要放音樂。

所以,當你看到一個孩子成績差的時候 ,千萬不要一味的責罵孩子,要幫助孩子分析原因,並幫助孩子找到好的方法,慢慢去培養他們的好習慣。